4月23日,全国草原监测评价培训班在郴州举办。(陈凯军 摄)
红网时刻4月24日讯(记者 李慧 通讯员 陈凯军)草原工作离不开草原监测评价的基础支撑,草原监测评价既是国家的政策要求,又是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4月23日至25日,全国草原监测评价培训班在郴州举办,湖南、内蒙古等地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来自全国各省区市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草原监测评价业务处室、承担草原监测评价工作任务机构负责人等300余人参加培训。
在开班仪式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司长唐芳林讲话,湖南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长清致辞。
培训会学习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研究谋划有关草原监测评价任务和考核工作。围绕草原监测评价配套技术文件开展业务培训,开展了“草原监测评价工作政策与技术解读”“草原基况监测技术方案”“草原生态评价技术方案”“草原资源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设计方案”围绕当前推进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探讨交流扎实高效落实的机制、举措和路径方法。另外,培训还安排在仰天湖草原实地开展外业现场教学。
湖南是南方草原资源大省。监测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省草原面积116.69万公顷,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87.04%。湖南草原资源分布广泛,湘西南草原面积最大,永州、邵阳、岳阳、郴州4个市州的草原面积约占全省草原面积的43%。
草原资源监测,为草原保护修复、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撑。2008年,湖南正式开展草原资源监测,确定桑植、慈利、永顺、道县、华容、安化、城步7县为草原监测项目县。2018年机构改革后,借助森林监测体系的优势,湖南草原监测技术和监测体系建设有了新的进步:监测队伍实现专业化转变;监测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由全靠人力的监测向视频电子监测、无人机监测、3S技术应用的推进;监测范围扩大。
来源:红网
作者:李慧 通讯员 陈凯军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