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李慧芳 通讯员 张恺姣 报道
“朱德、陈毅在中共宜章县委的紧密配合下,智取宜章县城成功,打响了湘南起义第一枪。”
“湘南起义,把武装斗争与工农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在广大的范围发动群众,组织大批工农武装,保存与发展了工农革命军的力量,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促进党员学思践悟,国网郴州供电公司利用工作日午休前,推出午间“微课堂”活动,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领学。主讲党员自主选题、提前消化、提炼精华、制作课件,领学党史,其他党员畅谈学习体会,在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爱岗敬业、推动工作的新动能。
回顾湘南起义
湘南起义发生在1928年1月12日下午4时的湖南郴州宜章县城。朱德、陈毅在中共宜章县委的紧密配合下,智取宜章县城成功,发动了宜章年关暴动,打响了湘南起义第一枪。
宜章,成为湘南起义的策源地。在这里,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在这里,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在这里,成立了湘南第一个红色政权——宜章县苏维埃政府;在这里,组建了湘南第一支农军——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三师。
来自宜章的职工满满的自豪
公司青年党员胡彬的家乡就在宜章,说起这段历史,他激动不已,他补充:“湘南起义军到达井冈山时共有1.2万人,其中宜章儿女便有3000多人,后来有许多人在党的高级指挥机关和军队中担任重要职务,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巩固发展建立了卓越功勋。”
从小耳濡目染家乡的红色资源及勤劳、勇敢、奉献的宜章精神,胡彬对宜章这片故土怀有深深的敬意。在这堂微党课上,他几次转述家中长辈对湘南起义的亲身见闻,让课堂变得更有声有色。
学习党史从当地的红色历史红色故事学起
为了加深印象,课堂上还播放了《湘南起义》影视作品片段,并组织全体党员齐唱《十送红军》,将全体党员一秒带回革命年代,从荧幕上学党史、感党恩,从音乐中追忆革命先烈。鲜活的革命故事,珍贵的历史照片,加上授课者声情并茂的讲解,让全体党员同志在历史与现实交融之际弥生出感同身受之体验,体悟革命前辈不畏牺牲、英勇奋战的精神力量。
“学习党史不用走远,就从当地的红色历史、红色故事学起。把课堂搬到党员政治生活馆,眼见之处皆是党的痕迹,以增强学习氛围。”公司党建部负责人谭智涵打开笔记本,里面记载着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他记录下来的各个重要历史事件以党的发展脉络,表示受益匪浅。
此外,公司党委还号召全体党团员借助“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及党员政治生活馆学习基地进行打卡学习。通过平台海量的学习资源,多视角、融会贯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来源:红网
作者:李慧芳 张恺姣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