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袁隆平与张家界70名种粮大户的难忘一面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冯建华 编辑:陆波 2021-05-24 19:35:12
时刻新闻
—分享—

惊闻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于5月22日13时7分在长沙与世长辞,国失栋梁,悲痛伤感的心情,犹如这绵绵不绝的雨和阴沉抑郁的天!

作为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一个湖南农业大学毕业的学生,一个一辈子从事“三农”工作的普通人,袁隆平院士就是我心中的神圣、心里的信仰和人生的灯塔。虽然在农大读书时也曾在袁老师的水稻育种实验田里劳作,在省农科院勤工俭学收割过品种试验水稻,也曾在省农科院和湖南杂交水稻中心参观学习过,由于我是学植物保护专业的,没有学习农学专业,也没有从事水稻育种工作,因此从未奢望过见到袁老师。但人生机缘宿定,我还是在工作多年之后,有幸见到了我心中的神圣,见到了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袁隆平院士。

那是2019年12月4日上午,我正组织和带领张家界市70名种粮大户在湖南农大进行培训学习。通过与袁隆平杂交水稻中心的领导联系,同意我们在湖南杂交水稻中心参观学习时,袁隆平院士前来看望我们并与大家合影留念。那时袁隆平院士虽然身体健朗、精神矍铄,但毕竟八十九岁高龄,加之已经定好了去海南育种基地的机票,时间非常紧张。上午十点整,袁隆平院士的车到达湖南杂交水稻中心大门前的通道上,袁隆平院士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缓缓从车上走下来,满面笑容地走到已经排好队形的学员面前,与学员招呼,与学员握手,然后与学员们合影。当时我就站在袁院士的左边,向他介绍这都是张家界市最优秀的种粮食大户,都在用他发明的杂交水稻种子种粮食,优质又高产,他开心地笑了。我们严格遵守湖南水稻杂交中心领导的要求,学员个人不与袁院士合影,不占用袁院士更多的工作时间,不给袁院士增添身体负担。合影之后,学员们欢呼着、簇拥着、依依不舍地目送袁院士慢慢上车,缓缓离去!那一刻,我与其他70名学员都是一样,更加坚定了做好农业、种好粮食的信心,坚定了像种子一样惠济苍生的信念,坚定了心中像袁院士一样为农为民的信仰!

我们这一辈人,已经完全没有了饥饿苦难的记忆,但我们的父母一辈和他们更上辈的人,那些旧社会走过来的人,那些三年困难时期走过来的人,哪一个没有经历过饥饿生死的考验与折磨。小时候常听妈妈讲,生产队时,队里几个饭量大的人硬是活生生地饿死了。我们家里最困难的时候,一家人到山上挖葛根打蕨粑,打得这些东西也没有时,就连没有长出胡须的玉米棒和青青没有灌浆的麦穗都直接拿来用石磨磨成浆水之后来充饥。在更苦难的旧社会,有太多的人在饥饿折磨下,吃树皮、芭蕉蔸、青刚泥和观音土等,饥饿的苦难无法想象。父母辈常说:是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让我们翻身得解放,是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让我们吃饱了饭。

自古民以食为先。袁隆平院士通过毕生的努力,通过杂交水稻和杂交水稻理论的研究,解决了中国十四亿人民生存发展的这个“先”字难题。作为一个普通的“三农”人,我们对他最好的悼念,就是化悲痛为力量,认真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种好优质高产的粮食,与千千万万的农业科学家一道,继承他未竟的事业,继续追逐他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2021年5月23日晨

(作者冯建华,系张家界市农科教办主任 )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冯建华

编辑:陆波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1/05/24/939625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