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洋子 通讯员 王向 卢晓晴
入汛以来,长沙遭遇强降雨“车轮战”。频频发生的极端强对流天气,对气象服务提出巨大挑战。如何更好应对灾害性天气?长沙市气象局全力做好汛期气象保障服务,一手抓递进式气象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短期临近(以下简称“短临”)强对流天气问题,一手抓精准预报系统建设持续提升气象为民服务能力,更好服务人民生活“最后一公里”。
科技支撑,预警直抵“末梢神经”
“完美避开下雨时刻!”5月13日11时15分,开工仪式结束,长沙县福临镇某建筑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向长沙市气象台对接工作人员发来微信致谢。该公司的开工仪式,原本定在9时,后根据气象部门建议调整到了10时48分。结果,开工仪式前暴雨,仪式结束后中雨,仪式过程的50分钟刚好无雨。
“我们经常收到这样的感谢。”长沙市气象局业务与减灾处处长邱庆栋介绍,目前长沙能在短临预报预警做到精准到点到位,一方面得益于省局“递进式气象预警服务”的推广应用,一方面也是市气象部门开发的精准预报系统短临预警平台的实践应用。
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过程,向来是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瓶颈。为探索应对极端天气,长沙气象部门探索建立了“递进式气象预警+短临精准预报服务”新模式,提升气象预报预警精细化水平,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目前,长沙市气象局建立了282个区域自动气象站,检测风速、风向、温度、湿度、气压、降水等六要素,修建了21个“道安监管云”交通气象监测预警设施,完成了北斗自动探空系统建设,有效提高了相关气象要素的探测精度。长沙气象已完成“六个一”标准化建设,实现基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为确保全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提供重要的科技保障。
多管齐下,气象服务已层层深入社会生活
72站暴雨、2站大暴雨,最大瞬时风力23.1米每秒,冰雹最大直径达到8厘米……从5月10日晚上开始,长沙遭遇暴雨之夜。
就在这个夜晚,气象部门紧密配合长沙交通运输、防涝排渍等部门,紧急转运滞留旅客5000多人,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汛期,用更好的气象服务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长沙市气象局不断优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签订“局市合作协议”,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汛期气象服务发展的主体格局;协调联动市水利、水文、住建、自然资源、应急、农业等部门,建立起暴雨、雷暴、大风、冰雹等气象防灾减灾防御监测预报预警应急联动制度,深入开展雨水旱情监测,暴雨洪涝、山洪联合会商和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形成工作合力……眼下“直通式、分层级、多渠道”气象服务已层层深入社会生活。
目前,长沙市气象局已完成气象相关数据、突发事件相关预警数据资源归集共享工作,实现“我的长沙”APP的移动端气象服务接入。2021年,气象服务将根据政府各相关部门和兄弟单位需求继续开放使用权限。气象部门还建立了媒体服务群组和不同民众群体的微信群组,在高影响天气临近和发生时段,逐小时分类别针对性预报预警。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张洋子
编辑: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