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间,距离我2001年9月份进入红网已经20年,距离2017年12月离开红网到兄弟单位任职已经3年多。17年烙印太深,以至今日仍不时以红网员工角度考虑事情;3年新岗位更显珍贵,让我能抽离出来更客观地观察和思考20年来的红网。这个“离而不疏”的叙述角度或许能够给红网提供一点点新鲜感,也是对孵化养育成就我的老东家的一丝感恩、一次致敬。
从2000年底试运行至今,红网完整经历了互联网新闻传播发展变迁的全过程,见证了21世纪前20年中国互联网风云激荡的全过程。在此期间,红网经历过自建内容原创生产平台、剥离事业身份进入出版集团、报网融合后又自主运营、合作建分站到自营市州分站、移动互联网的挑战、抢占户外大屏传播阵地、视频化转型等一系列大的挑战和抉择。回头看,不是所有想做的事情都做成了,但在所有事关重大的选择面前都选对了,所有事关生死的事情都做成了。也因此,在中国地方新闻网站这个特殊细分领域,红网做到了坚守最彻底、底蕴最深厚、破局最有效、进步最持久、品牌最闪亮。
20年间,红网董事长舒斌带着团队无数次北上、南下、东进、西探,学习兄弟网站创新的成功经验,也曾羡慕过很多兄弟网站的机制更灵活、资源更深厚、资金更充足、创新更大胆。20年后回望,不禁感慨沧海桑田,兄弟网站中有的仍蓬勃向上,有的却已趋向泯然:机制灵活的跑偏很远无法回头,资金雄厚的已缺钱少粮,资源深厚的仍过苦日子,创新大胆的昙花一现无法持续,反倒是一穷二白、不等不靠、注重内生增长、注重扎根本土的红网,蓬勃成长、活力充盈。
本文绝不能变成一味的赞扬,所以自接到写稿的邀约后,我一直在思考用哪一句话来概括20年来的红网历程,思虑再三,“坚守”和“破局”是最多出现的关键字,“坚守中破局 破局中坚守”成为本文的主题。有以下几个“坚守”,值得一说。
第一,坚守区域定位。立足湖南、报道湖南、服务湖南。这个定位说着容易,坚持难。20年间互联网信息传播格局变化极大,机会极多,真假机会并存,对不少兄弟新闻网站构成了极大诱惑。有的进京做新闻论坛聚合平台,有的做各类新闻的二次分发聚流量求营收,有的扩展边界走向了报道全国报道全球路线,有成功如澎湃新闻,也有铩羽而归的。红网在出省、出圈上同样面临诱惑,但最终保持了定力,以“湖南党网”“立足服务报道湖南”为根本原则,二十年如一日,从未改变,赢得了党政、社会、百姓的信赖和认同。
第二,坚持下沉路线。确定了“立足湖南”的根本原则,还有个路径选择问题。有一些兄弟网站依靠母体报业集团,依靠省一级和省会的资源,做资源变现,也有一些兄弟网站积极与商业网站合作,承接商业网站地方站。红网缺乏这些资源,也担心依赖资源、依赖商业网站会导致“虚胖”,于是选择了最难的“彻底下沉”路线。2009年起,在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支持下,红网花三年时间做完了123个县(市、区)级分站和13个市州分站(合作),董事长舒斌带着团队,跑坏了几辆车,跑完了所有县(市、区),在全国范围内第一个建成了完整的省级党网+市州分站+县级分站的内容生产、传播平台、外宣渠道三合一的树状架构。这个架构,有力地支撑了湖南内宣、外宣的提质升级,是PC互联网时代的省一级的最彻底、最完整的互联网宣传体系。分站体系的建设不挣钱,甚至亏了一些钱,很多兄弟网站不愿做、不敢做,但红网顶住压力,坚持做了下来,也经此一役,将根基扎了下去,与湖南融为一体。再之后的县区手机报建设、红网云、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都是分站体系的延展和扩充,也是“下沉扎根”思路的再坚持。
第三,坚守核心内容自产。新闻报道、时事评论、舆论监督是传统新闻媒体内容的三驾马车。但新闻网站怎么运营,当年乃至当下仍有分歧。新浪腾讯等聚合模式(商业网站没有采访权)、今日头条的新闻+自媒体聚合分发模式都证明没有采访、没有原创也能成功。有些省的新闻网站也曾定位为平台,聚合本省各媒体内容,不做采访、评论、监督,也有过高光时刻,流量不小,但时间一久,在大平台的降维打击下、自媒体的蜂拥冲击下,成了夹心饼干,愈发萎缩。红网自创办之日起,就确定了核心内容自产的原则,采访部、百姓呼声部、红辣椒评论部迅速成立。从一个记者到十个记者,到现在数百名记者,一代代红网记者奔波在湖湘大地;从无人发帖到每天近千条求助帖文再到每年推动有关部门解决11万+群众投诉,百姓呼声部已经升格为网上群众工作部,投诉质量、解决力度在国内遥遥领先;从自己人写评论到100个评论写手再到全国最大的时评基地,红辣椒评论转发于海内外。其间,也出现过因缺乏资金,采访部长期不加人而记者疲于奔命,百姓呼声审帖人员不够帖子大量积压,时评研讨会评委嘉宾没有出场费纯粹打义工讲情怀的艰难时期,但不管条件再艰苦,红网都没有出现过减缩记者人数、关掉百姓呼声、不办红辣椒的念头。红网上上下下都明白,既然是党的媒体,就不能偷懒耍小聪明,就要有媒体的样子,就要在核心内容上坚持自产、持续投入。2017年,红网14个市州站开始逐步自营,所有站办公场地、人员、设备、采访车辆全部到位,投入压力很大,但决心更大,几年下来,效果斐然。这也是“坚持核心内容自产”的思路延续。
第四,坚守栏目优先。红网20年获得了五个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其中《改革开放30年——中国志》《长沙有多“长”》是优质题材+创新表达,主要还是创新表达。那么剩下的三个一等奖,“百姓呼声”“红辣椒评论”“问政湖南”,在国内地方新闻网站同行眼里,就有更大的轰动效应。这三个全部是新闻名专栏,要一直做下去的。红网怎么想着办这些栏目?运作机理是什么?怎么把栏目办好?实际效果怎么样?一时间,前来学习的同行络绎不绝。我作为当年的参与者,可以拍胸脯说,这三个栏目都不是冲着得奖办的,都是冲着互联网时代做好为民解难、做好评论发声而来,只是相比报纸和电视台,做了符合互联网传播特点的重大创新。“百姓呼声”和“问政湖南”同出一门,就是搭建老百姓反映问题、红网审核筛选问题对接主管主办部门、相应部门调查解决反馈的一个开放信息平台,服务更多的群众。“红辣椒评论”则是在报纸时评版基础上的互联网创新,聚合更多的原创评论员,精编发布后分发到国内外各新闻网站,做成了原创时评的最大基地。相比于传统报纸,红网对栏目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对栏目的耐心也非常足够,“百姓呼声”搞了4年才有点声响,“红辣椒评论”也摸索了3年。在红网,一个好的栏目,就是一个一级内容部门,在创新互联网传播方式上面,红网想的是做长期稳定输出赋能,而不是过多追逐短期流量、效益。2010年后,红网又围绕着产经生活类内容、政务类内容开设了一批一级频道,每个频道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湖南该行业该领域发声的主平台。实践证明,坚持栏目优先,使内容、功能栏目化,栏目团队创业化,打好基础找好人,给予足够的孵化周期和宽松的探索空间,不功利、不急切、久久为功,是红网的独门绝技。
第五,坚守“监督不添乱”。媒体要有影响力,舆论监督不可或缺。2001—2006年前后,红网也曾有过做一些监督报道,后来发现事情不对劲,当时商业网站内容匮乏,对“负面报道”如饥似渴,红网的小社会新闻被他们放得很大,典型的负面报道更是全网皆知,媒体的监督报道变成了商业网站获取流量的工具,即使后期有关部门把问题解决,做了整改,也平息不了之前的大波澜。媒体监督报道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能不能又解决问题,又不添乱?后来红网就转变做法,很少甚至不做负面新闻报道,而是将百姓呼声直接对接功能持续放大,把红网论坛市州版块做成地方部门和社会公众沟通的平台。时任红网总编辑隆国东总结其为变“舆论监督”为“媒体监督”,保留了监督功能,去掉了掀起舆论风潮的功能。我将这个做法称作“监督不添乱”。事实证明,这个做法是对的,有统计表明,湖南省网友有效投诉的65%—70%发生在红网百姓呼声和论坛两个平台上,解决率也很高。红网对投诉帖的要求,推动了投诉质量的上升,很多投诉者在红网学会了发帖、发图片、咨询律师,变得有理有据;红网对有关部门的督促,也推动了他们适应互联网舆情规律,建设了舆情调查处理快速反应机制,培养了基层干部关注互联网、关注投诉的习惯。从2013年开始,“百姓呼声”就越来越少发调查函(传真)了,而是由各地各部门主动认领投诉,调查处理后,及时反馈。红网还建立了向省领导定期报告重大舆情的机制,在幕后推动了许多大的决策。或许,在很多职业新闻人看来,红网不是一个一流的媒体,没有报道过大的社会新闻,没有轰动全国的监督报道,但我知道,所有红网人会一直为这样的主动放弃、自我设限而自豪,为每年推动解决11万+的湖南百姓的困难问题而骄傲。
第六,坚持独立一体化发展。独立和一体化是两面一体,没有独立性,就无法跟上时代脚步,做一体化运营;没有一体化运营,就没办法持续强化独立性。2006年前红网是个小单位,由省委外宣办领导,缺乏资金、资源;2006年,红网划转至湖南出版集团,与《潇湘晨报》实现了战略整合。两家媒体尝试报网融合,合办栏目,《潇湘晨报》每年给600万的广告经营买断费用给红网。但最后发现两家都得不偿失,《潇湘晨报》挣不回这个买断费,红网丢掉了自己内容延展、经营持续发展的可能性。2009年,红网组建了广告中心,收回经营权,内容、经营一体运营,自此走上了独立一体化之路。广告中心运行4年后,孵化出政务中心,而后是文旅公司,后面广告中心还增加了户外大小屏业务,升格为红网传媒。一体化的模式又复制到市州分站建设上,保障了市州分站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中心(后改名为新媒体中心)也受益于红网影响力的扩展和经营收入增加,发展了手机报业务,孵化出新媒体编辑部、“时刻新闻”客户端,推动了技术研发团队的建立,最后又把手机报+客户端+编辑部整合进老新闻中心,组建了适应移动传播时代的大的中央厨房。在这些看上去眼花缭乱的操作背后,是内部资源的完整性、运作的独立性在支撑,赋予了红网打乱重组再造的可能性。相比之下,部分发达省份的兄弟新闻网站,失去了做移动客户端、做分站的机会,有的网站没有经营权,有的网站没有做分站的权力。部分省份日报团队,也只能从移动端开始打,从经营端开始打,永远无法弥补在PC时代丢掉的基础性功课,也没法再把内容、栏目、监督、服务、经营一体化运营的模式补充完整。
上面这六个坚守,当然不是全部,只是我作为参与者、观察者觉得更为核心、更为难得的几个方面。这六个坚守,是红网的根基、框架、方向或者是“红网纲领”的要点所在。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红网也迎接了多次传播形态变化、经营格局变化,多次面临局面困顿、无法突破的危险,这也就是我想表达的第二个主题:破局。
这20年,从事互联网的人发现,事业很容易碰到天花板,巅峰即终局,这是互联网时代的新特性。前面说了,有些兄弟地方新闻网站当年比红网发展快、发展好,但在新形势、新挑战面前动不了、跟不上,也就破不了局。
第一个破局,经营乏力局。经营能力决定了媒体的发展天花板。有些媒体自以为影响力大,经营上不来,是经营人员不给力。但其实更多情况是,影响力不代表传播力,传播力不代表经营力。对地方新闻网站而言,转载量、点击量都不代表经营力,我们不是超级传播平台,我们是内容生产+媒体发布平台。内容生产是不是够本地化?是不是以原创采访为主?是不是能够在许多垂直行业产生影响力?是不是能够成为行业事件的见证者、行业发声的主平台?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解决经营不给力的问题。所以后来成立的广告中心就向《潇湘晨报》学习,成立政务中心、市州直营站也是向《湖南日报》学习,把他们的成功经验创造性地搬到互联网上,才在市场行业、政务领域、市州市场扎稳了根。由此,可以看出,媒体就经营谈经营,是没有意义的,要站在媒体属性、内容取向、生产模式、资源分配角度,将自己主动调整成适合经营持续发展的姿态,才能解决经营乏力的问题。
第二个破局:移动互联网转型局。这对于地方新闻网站是一个生死劫。有的网站是不让做客户端了,有的网站是看不上客户端不愿做或做晚了,有的网站是缺乏技术不知道怎么做。红网当时也有些纠结,因为当时红网的技术人才全是PC时代的人才,做不了移动端App。2013年左右,红网主动与第三方技术公司合作,做了一个红网新闻客户端,最后发现太难用了,响应慢,难迭代,花了钱效果不佳,也有点灰心。到2014年下半年,在竞争环境倒逼下,所有人都意识到“不做就没有未来”。舒总带着团队,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破釜沉舟摸黑前行,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重启客户端建设。先引进了一个产品经理,通过他招了20人组成技术团队(工资很高),苹果安卓系统同时上,三个月后就上线测试,第二年5月份正式上线,同时按照移动端发布规律新建一个编辑部。时刻新闻客户端是湖南省第一个自主研发的新闻客户端,内容丰富,构架合理,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终结了湖南省“党端”花落谁家的业内话题。从这个破局过程来看,事业发展没有躺赢这一说,当碰到生死问题时候,一个要有决心,一个要有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有决心,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
第三个破局:人才匮乏局。地方新闻网站为什么人才匮乏?是因为我们培养不出专业的人才。一个优秀毕业生来上班第一天,就被告诉要有写作功底,有校对能力,懂点网页制作,懂点美工,懂点代码,甚至还必须懂点音视频剪辑,等这位毕业生什么都懂了点,他也就丧失了专注某一领域并有所成就的可能性。互联网网站的采编人员,在没有实现较大规模下的工种细分前,不可能成为纯粹的文字工作者,所以等到网站内容要提质、要有创意时,老员工们就勉为其难了。经营板块也是如此,经营板块需要的是有行业资源、懂内容、有经营意识的领军人物,这个在当年小规模的新闻网站里,不可能培养出来。在技术板块,更不得了,技术更新快,今天最好的技术人员到明天就抓瞎了,一个重要新技术出现,就意味着要组建一个新技术团队,不找团队把技术外包,又会碰到各种麻烦。整体来说,网罗更多优秀采编人才、横向跨界的经营人才、掌握新技术的技术人才,仍然是地方新闻网站要破的人才困局。红网一直受这个问题困扰,幸运的是,传统媒体的渐次式微,提供了一定的人才来源。红网是一个有凝聚力而又非常开放的平台,这一点非常难得,本着“五湖四海”的理念,红网这些年从本省报纸、电视台、网站引进了很多的专业人才,这里面有红网党网地位的魅力加持,也有事业发展的前景加持。锄头挥得太猛了,也会引发兄弟媒体的抗议,也算是插曲了。现在看,2010年红网进入快速发展期后,引进的许多有工作经验的同事,不只是成为骨干,更可以说担当了大任,激活了新陈代谢,推动了事业进步。
第四个破局:产业拓展局。地方新闻网站的产业边界到底在哪里?这个问题没人回答得清楚。有个别兄弟网站跳出传播圈,向互联网产业进军,效果总的来说不太好。如果从地方主流媒体的核心能力出发,广告业、政务服务业、活动策划是题中应有之义,那教育医疗业要不要深入进去做些产业?有的媒体做了教育配套餐饮服务,效益明显。文化旅游要不要进入?有的媒体做了旅游服务公司客源不断。在线游戏要不要进入?有的媒体买了游戏公司发了大财。从互联网技术应用来看,红网也做了很多尝试,手机报是基于运营商的传播类产品,还做了网站建设部门,做了土特产电商尝试(后放弃),做了融媒体技术服务部门,都收到了不错成效。红网最近几年比较大的产业拓展,是户外大屏。这是基于已经成型的广告+政务运营销售能力,用存量能力带动资源拓展,用优质资源拓展反哺能力建设的典型案例,这个模式未来还有可能升级,红网可能变成城市户外形象资源主开发商、主运营商。回头来看,产业拓展这个局,是一个长期的课题。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看不准别盲动,看准了要下大力气。此外,还是要尽可能围绕核心资源、核心能力来破,不能看一个爱一个,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上面说的四个局,是红网之前拿出了良好乃至优秀答卷的局。下一步,作为观察者,我感觉还有很多局要破,比如视频化的局,比如全网分发的局,都不轻松,都要投入,都有风险,但一旦破局成功,又能迎来一片崭新天地。
综上,坚守和破局又是一个两面一体的事物,没有正确的坚守,就没有成功破局的可能;没有不断的破局,就没有坚守的信心和动力。在各类挑战和变化面前,红网在坚守和破局中成就的信心、胆识、逻辑判断力、执行力都是宝贵的财富,会持续推动红网坚定前行、前路光明。地方新闻网站有极为重要的政治功能和社会价值,当然要越办越好;地方新闻网站也是互联网行业中相对贫瘠的行当,随时都要面临新挑战,解决新问题,打开新局面,算是比较苦的行业。成就和风险共生,荣光与焦虑并存。作为在这个行当打拼过,在红网出过汗流过泪的老兵,能够有机会把新的观察和想法分享出来,感恩的同时,也惴惴不安,担心有不合适的言语。除了绕不开的舒斌董事长和前任总编辑隆国东,我没再点出更多熟悉的名字,那会拉长太多篇幅,敬请谅解。
最后,祝红网越来越红,祝领导、朋友们安康、进步!
(作者 刘建剑 系湖南快乐老人产业经营公司总经理)
来源:红网
作者:刘建剑
编辑:陈加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