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有这样一群人,没有太多的华丽言语来形容,因为他们很普通,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色彩,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卷。今天,就和我们一起走近基层科技工作者——蒋万胜。
红网时刻张家界6月1日讯(记者 张红 通讯员 李冰姿)
与自然相处,大而有道,多而不繁。在蒋万胜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近二十个年头里,无论是作为一名科研人员,还是一名高校教师,他都一直保持着对自然的好奇与敬畏,一路前行,探索自然、保护自然、珍视自然。
蒋万胜,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9年10月吉首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现为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林产化工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教师,大鲵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湖南省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其长期扎根在科研教学一线,秉承物种保护与利用双赢的发展理念,一直围绕水生动物野外调查及保护——进化与生态适应的分子机制——种质资源的挖掘与利用这一主线开展富有创新性的科研实践,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
野外科研无数个日日夜夜,只因热爱!
“不是在野外爬山涉水,研究水生动物的生态习性;就是在实验室穿上白色大褂,探索蕴藏在基因深处的奥秘。”说起蒋万胜,这两句话就是他工作中大部分时间的写照。
据统计,在蒋万胜其学习和工作期间,其野外考察足迹遍布云南、西藏、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湖北、湖南等地,掌握了大量的野外一手资料并积累了宝贵经验,先后发现7个我国特有鱼类新物种。
洞穴鱼类是蒋万胜主要研究的类群之一。它们因常年身处黑暗的地下河中,多数眼睛已经退化,外表呈白色或无色透明,能够清晰地看到内脏。“把它捧在手心里,看着奇特的形态,宛如天外来物,对它们的保护也有了一种更加强烈的信念”,蒋万胜回忆起在云南阿庐古洞采集到透明金线鲃时的场景。
这些年来,蒋万胜与同事关注了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洞穴鱼类保护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关系;发现了武陵山区三峡片区长江干流第一个盲鱼物种——“三峡金线鲃”;发表了我国特有洞穴鱼类金线鲃属代表性物种的基因组,并通过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探讨了洞穴特征演化更深层次的分子机制,相关科研成果发表在《Science》、《BMC Biology》、《Zoological Research》等多个国际知名刊物上,文章在国内外被广泛引用(ESI高被引论文)。
梦圆山水间,立德树人谱新章!
201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蒋万胜参与了一个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组织的对湖南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生物多样性考察的联合课题,一路考察一路感受大湘西当地的淳朴民风,特别钟情于武陵山区良好的生态保护现状和原生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短暂的旅途给蒋万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以为只是一次平常的考察,殊不知他与大湘西、与吉首大学的故事在那一刻埋下了种子。
2019年10月,蒋万胜辞去了原单位的工作,作为“双一流”建设学科“生态学”博士引进人才,以林产化工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大鲵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湖南省工程实验室老师的身份,正式成为吉首大学高校教师中的一员。
“来吉首大学圆了我多年以来一直想要成为一名高校教师的梦想,在研究所时虽然也经常被称为老师,但与大学的感觉还是有点不一样。”蒋万胜说到。
“蒋老师平时为人很随和,但在学术方面特别严肃和严谨。指导学生实验时,都是自己亲力亲为。”在2020级生物学硕士研究生王金秀和兰香英眼中,蒋万胜既是老师,也是朋友。遇到挫折、反复实验会让学生感到焦虑,蒋万胜总是耐心地带领大家一个个排查原因,迎难而上。
入职吉首大学以来,蒋万胜还继续发扬其创新的科学思维与扎实的科研基础,聚焦武陵山区洞穴鱼类的保护、张家界市大鲵遗传种质资源保护等科学问题,通过多方法融合的协同创新,积极推动张家界大鲵产学研全面发展。目前已开展针对张家界市养殖户的“大鲵健康养殖与疾病防治”培训,并积极投身国家级大鲵工程中心的建设中。此外,作为张家界市环保局环境应急专家库专家,蒋万胜还在涉及其相关专业领域的建设项目和应急预案中提供咨询建议,助推全市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长期的科研热情和工作习惯注定着不平凡。蒋万胜先后获得“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湖湘青年英才”等省级荣誉称号,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质兰公益基金会”等项目支持,还主持撰写了大鲵野外研究与人工繁殖有关的英文专章汇编入国际知名系列书籍中。
穿梭于静谧山间,畅游于无边江海,蒋万胜在探索自然的道路上,一路前行,将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珍视自然、利用自然进行了有力的诠释。在不断追求自我突破的研究和探索中,也不断总结和传承科研与教学经验,从研究所到大学讲堂,蒋万胜转变的是身份,但从未改变那颗对自然充满热爱和对工作永保热忱的心。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 张红 李冰姿
编辑:陆波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