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涌现出无数感天动地的英雄模范,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6月1日起,红网时刻推出专栏报道,深入挖掘湘籍英雄模范感人事迹,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生动鲜活讲好英雄模范故事,汲取前行的智慧与力量。
张孝骞。新华社发
他曾说,病人以性命相托,我们怎能不诚惶诚恐,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他还说,在患者面前,我们永远是个小学生。
他在文章中这样写道:“我看了一辈子病,我总觉得,一个医生不管他的本领多么高,他对病人病情的了解,是无限度的,是无止境的。”
……
他是“协和”泰斗、“湘雅”轩辕,他是张孝骞。
张孝骞,号慎斋,湖南长沙市人,生于1897年12月28日,是我国西医学的先驱、著名临床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医学界的“南湘雅,北协和”,都与他有不解之缘。新中国成立前,他担任了11年湘雅医学院的院长;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了31年的协和医院内科主任,并先后担任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等重要职务。
有人说他虽然是个知识分子,却有着军人般的斗志。无论在协和,还是湘雅,90个春秋的搏击和奋斗,彰显了他对医学教育、培养人才的执着追求。
人们尊敬地称他为“协和”泰斗、“湘雅”轩辕。
2017年,新华网发布的《张孝骞的遗产》是这样描述的:一摞小本子、一根拐棍、一个听诊器,这是张孝骞的三样遗物。
1981年9月,张孝骞(中)在北京协和医院参加会诊(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截短的听诊器
在北京协和医院有一个被截短的听诊器。
由于听诊器的管子比通常的听诊器短半截,张孝骞总是得弯着腰听,几乎要趴在病人身上。张孝骞说:“我耳朵不好了,短点才能听得清楚些。”原来,那是耄耋之年的张孝骞为了听诊的准确性而自制的。
有人说,张孝骞对临床的坚持几乎到了偏执的程度。不管现代化检查手段多么丰富,他都认为不可以取代临床直接观察。
早年他曾两次游学美国,不仅亲身体验了西方优越的科研条件,还做出了引起全美医学界关注的成果,却都婉拒了“留下来”的邀请。他有一句名言:“生命的泉,即使拌和着血和泪,也要在自己的国土上流淌。”
只因心怀抱国之志,张孝骞觉得,戴上听诊器解除百姓疾苦,是一件神圣的事,容不得半点玷污。
泛黄的“小本本”
张孝骞一生并没有留下鸿篇巨制,但随身携带的小笔记本倒是积累了很多。
巴掌大小的笔记本,几十册,整齐地码在协和医院院史馆一张老木桌上,里头密密麻麻地记满了病人的姓名、年龄、病案号、病情、初步诊断等,纸张已然泛黄。
对疾病个体性的认识,使张孝骞格外重视临床第一手资料,于是他养成坚持用“小本本”记录疑难病例的习惯,总数达56本。
即使他到晚年,在右眼出现视网膜色素变性、左眼患白内障的情况下,为了能记录他的“小本本”,对患者负责,他每次查房时都要通过扩瞳提升视力。
掉漆的竹拐棍
竹拐棍,是张孝骞晚年另一个“标配”。他去哪儿都拄着,用得太久,手柄都磨掉了漆。
直到89岁,他还拄着拐棍去诊治病人。
1986年7月,呼吸内科医生陆慰萱想请张老帮忙看一个疑难病人,又很犹豫。那时张孝骞已确认了肺癌,一直痰中带血。后来,张孝骞还是听说了,拄起拐棍就出了门。
正是酷暑,烈日当头。从门诊楼到老楼的8楼2病房,要走500多步,爬42级楼梯。有电梯,但按规定只能用于转运病人,张孝骞严守规定,步履蹒跚地去爬楼梯。不难想象,对这个生命只剩最后一年的老人来说,那段路是多么沉重的负担!
当他气喘吁吁地出现在病房门口时,陆慰萱和病人感动得都呆住了。
那天,张孝骞为这个病人忙了两个多小时。
这,是他一生中看的最后一个病人。
1985年,张孝骞教授在北京协和医院内科病房询问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资料照片)。
“医者,外治肌骨,内驯五脏,袪疾患,消病痛,以精专之术救死扶伤,此为妙手仁心。医者,上循天道,下探良方,扬善义,慰人情,以公共立场济世安民,此为杏林之侠。世有良医,天下之福,幸甚至哉,幸甚至哉!”
1919年出版的《新湖南》月刊第一卷第一期中,22岁的张孝骞在他题为《公共卫生设施之程序》的文章里写下的这段话,100多年后的今天听来仍然振聋发聩。
来源:红网
作者:李 丽
编辑:彭笑予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