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籍烈士归根记②|跨越1130公里,湖南亲人组团赴河北祭扫

来源:红网 作者:肖帅 丁晴 陈啸鼎 编辑:陈加宁 2021-06-23 17:35:08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6月9日,在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的组织下,湖南省6市(州)7县(市)30名烈士亲属、故友、家乡代表,专程赴河北省石家庄市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祭扫安葬于此的11位湘籍烈士。

即日起红网时刻以“寻亲、祭扫、回访”为篇章,推出《湘籍烈士归根记》专题报道。

红网时刻记者 肖帅 丁晴 陈啸鼎 石家庄报道

5261624427646_.pic_hd.jpg

“阔别70年的亲人,我们来看你了。”

“平时我们在烈士墓前祭扫,可能感知上没有那么具体。但是当他的亲人站在墓前,像平常那样说话,可能说的还是平常那些事情:家乡的变化,子女的成长……就是这份平常,甚至还带着乡音,给人感受却像是时空里一下就发生了某种‘链接’,你会忽然意识到长眠在此的烈士,就是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他们就好像再次活了过来。”

赵蕾是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政策法规处四级调研员,负责组织协调此次祭扫活动的后勤工作。回忆这次祭扫活动,她既未提寻亲过程的复杂,也不计后勤工作的繁琐,内心涌动的只有这份难以磨灭的感动。

6月8日至9日,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易德才带队,组织烈士亲属、故友、家乡代表等一行30人,赴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祭扫。

松柏掩映下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内,一排排烈士墓庄严肃穆。郭陆顺、吴强、喻忠良、袁子清、范坚才、周万成、刘贵荣、谭云、欧阳波平、蓝芳、蒋鸿高11位湘籍烈士墓就布列其中。9日上午9时,祭扫团冒雨列队站立在纪念碑前,献上鲜花,告慰烈士。

握着泥土,捎上歌声,阔别70年的亲人,我们来看你了

浏阳市永安镇永和村是烈士郭陆顺的家乡。郭陆顺,冀中回民支队政委,这位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年轻将才,与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紧密合作,取得了大大小小30多次战斗胜利,声名大振。毛泽东称他所在的部队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1942年,郭陆顺在观察敌情时,被敌人流弹击中牺牲,时年28岁。

受乡亲们的委托,郭陆顺烈士侄孙郭启华和永和村村委委员刘雷来到郭陆顺烈士墓前祭扫。临出发前,刘雷特地到本村丰裕中学附属幼儿园,邀请小朋友们录制了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曲。

5291624427649_.pic_hd.jpg

献上家乡的特产。

“跟着毛主席跟着党,闪闪红星传万代……”孩子们稚嫩的歌声在墓园里响起,似乎向烈士诉说着红色基因在幼小心灵中传承,歌声表达了烈士后人、烈士家乡人民世世代代跟党走的决心,也寄托了对烈士的哀思,同样告慰了先烈,烈士们为之付出生命的事业始终后继有人。

从浏阳到石家庄,郭陆顺烈士的侄孙郭启华夫妇手中的红绸布从未离身,这里面是他们特意从郭陆顺烈士曾居住过的老屋门前挖来的泥土,郭启华夫妇郑重地将泥土安放在烈士墓前,满含热泪地说道:“这泥土代表了您曾经立足过的土地,曾经养育过您的土地,身不能回故乡,那就让故乡的泥土伴您长眠。”

曾孙女写给曾祖父的家书:“这盛世,如您所愿”

岳阳平江,是湖南早期革命的风暴眼,激起了无数热血儿女投身革命。烈士蓝芳、吴强、喻忠良、蒋鸿高和欧阳波平烈士均出身于此。1927年,年仅20岁的吴强就参加地方游击队策应秋收起义,随后加入革命队伍,1930年后离开家乡,跋山涉水,到达陕北延安,曾任冀中军区组织部副部长。1946年12月牺牲。

“爷爷投身革命有多艰险,我们后来才了解;但家中的奶奶有多挂念多操劳,我一辈子无法忘记。”烈士吴强的孙儿,现年66岁的吴益辉噙着眼泪回忆道。他告诉记者,他的奶奶余银香,也就是烈士吴辉的遗孀,是在困苦中独自带大孩子,替爷爷奉养双亲,直到1950年,才获知丈夫牺牲的噩耗。1995年,92岁高龄的余银香去世,去世前,老人一直居住在长寿镇那两间木屋里,因为那里留着她最幸福的记忆,老人一辈子割舍不下。

吴益辉还带来女儿吴竞争写给曾祖父的信,信中写道:“爷爷,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们的国家如您所愿,繁荣富强,国泰民安,您老可以安息了。”这封跨越时空的家书,这是曾孙女写给曾祖父的慰藉,也是新时代党员写给革命老前辈的思想汇报。信中说“这盛世,如您所愿,我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将继续踏着您的足迹,立足新起点、新征程,永不止步。”在吴强烈士亲属的告慰下,在场的工作人员都几度落泪。这封信更是经家属递交,最终保存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吴强烈士的原始档案里。

5281624427648_.pic_hd.jpg

祭上家乡的米酒。

和吴益辉一样,当日各位烈士的后人带着家乡的风物分别向自己的亲人行礼祭拜。虽说是时隔70余年,血浓于水的亲情却从未有过阻断,在各位烈士亲人的心头潺潺流淌。“这是家人们包的粽子,这是茶陵的米酒,这都是家乡的味道,在这里安睡了七十多年,爷爷应该很想念家人,也很想念家乡的味道。”刘贵荣烈士的孙儿刘头徕、刘二来跨越1130公里将家乡的粽子和米酒供奉在了爷爷的墓前。

撒一把家乡的泥土,奉上亲手包的粽子,放一段思念的歌,“这大概是最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在祭扫现场,参与此次活动的烈士战友后代余安翔、余安平感动地说道:“湖南省高度重视、行动迅速,找到了9名烈士的亲属和战友后代,比例超过80%,还提出‘找不到亲属故友要找到家乡’的要求,找到了其余2名烈士的家乡,11名烈士全部找到亲友、家乡,这是我见到的找到亲友效率最高、组织活动效果最好的省份。”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管理处的负责同志说道:“感谢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组织了如此有站位、有温度、有情怀的祭扫活动,烈士英灵得以告慰,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5271624427647_.pic_hd.jpg

祭扫活动现场。

来源:红网

作者:肖帅 丁晴 陈啸鼎

编辑:陈加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1/06/23/957950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