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一本名为《湘江评论》的杂志应运而生,使昂扬澎湃的新思潮激荡在湘江两岸。
红网时刻记者 王诗颖 长沙报道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1919年7月14日的长沙城,26岁的毛泽东发出时代之问,这一年,毛泽东实现了从教员到革命家的转变;这一年,一本名为《湘江评论》的杂志应运而生,使昂扬澎湃的新思潮激荡在湘江两岸。
102年岁月峥嵘,102年血脉赓续。《湘江评论》的基因、气质传承到了如今的《新湘评论》身上,时代不断变化、文本表达不断创新,但《湘江评论》的风骨和内核,却始终没有改变,“坚守信党、为党的初心,就是《新湘评论》始终不变的精神内核。”《新湘评论》杂志社社长、总编辑任晓山这样说。
作为中共湖南省委机关刊,《新湘评论》始终与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同向同行,始终与潮落潮涨的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如何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出去,如何将党的创新理论传入寻常百姓家,如何创新更具可读性的传播方式,《新湘评论》一直在探索。
青年毛泽东编写《湘江评论》旧址。
“姓党”“名理”“字新湘”
在长沙市修业学校南楼一层,紧挨着楼梯间的最左侧有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小房子,房子里只有一张床、一张书桌和一个简易的柜子。这个简陋的房间就是当年毛泽东居住和撰写《湘江评论》的地方,白天要教书,毛泽东只能深夜写稿。从创刊宣言到国内外大事述评,所有的文章几乎由他一人撰写。文章写好了,还要自己编辑、排版、校对,甚至亲自去售卖。
这个简陋的房间就是当年毛泽东居住和撰写《湘江评论》的地方。
《湘江评论》以其大无畏的革命气势向当时落后的、腐朽的社会宣战,其刊发的文章针砭时弊、文笔犀利且观点进步,受到了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学子的追捧和欢迎。
《湘江评论》虽然只发行了4期,但它对于当时青年学子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湖南早期党组织的建立做好了思想准备,同时也成为了《新湘评论》的精神源头和基因根脉。
2019年7月,《湘江评论》创刊一百周年之际,《新湘评论》全新改版,以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改版后,《新湘评论》自觉继承和发扬《湘江评论》的光荣传统,进一步明确了“姓党名理字新湘”的基本定位。“姓党”就是进一步强化党刊的根本属性、突显党刊的红色气质;“名理”就是进一步明确政治理论刊的办刊方向,深入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字新湘”就是进一步坚持立足湖南、认真履行好省委机关刊的职责。
为履行好这一根本职责,《新湘评论》持续开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专栏,每期结合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聚焦一个主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宣传阐释。《学习》《研究思考》《实践》等栏目也以学思践悟新思想为主,凸显出浓郁的政治理论刊物特点。
从《湘江评论》到《新湘评论》,“评论”两字始终紧紧跟随。
“评”字上下功夫 “论”字上求深刻
作为一本以“评论”为刊名的地方党刊,《新湘评论》自觉继承和发扬青年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的光荣传统,始终把评论作为一面旗帜高高举起,在“评”字上下功夫,在“论”字上求深度,从《湘江评论》到《新湘评论》,“评论”两字始终紧紧跟随。
在重大主题宣传中,用评论“开路”造势,用评论带动主题宣传,是《新湘评论》在办刊实践中形成的一大特色。
真正要让评论成为媒体重器,就必须让评论走上前台,当好主力,发出强音。《新湘评论》在地位上“看重”、在版位上“尊重”、在数量上“侧重”,通过多项措施为评论工作凝力蓄势。着力打造“辛字号”系列署名评论,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前有“辛湘平”、中有“辛湘言”“辛湘理”、后有“辛声”的评论品种结构,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的立体评论矩阵。
如今,在重大主题宣传中,用评论“开路”造势,用评论带动主题宣传,是《新湘评论》在办刊实践中形成的一大特色。自2019年改版以来,“辛湘言”聚焦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党史学习教育等重大主题刊发40余篇长篇评论,发挥了重要舆论引导作用。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党刊的理论宣传是否有效,最终要看能不能以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100多年前的《湘江评论》因一批文风新颖,通俗易懂,气势磅礴的“爆款”文章深受读者的喜爱。
新时代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份有着悠久历史的党刊在融合传播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光彩。
从《湘江评论》到《新湘评论》,新时代带来了新的挑战,《新湘评论》“借船出海”,积极推进融合发展,构建了“一刊一网三微多平台”宣传矩阵,并积极入驻各大平台,将最核心的生产力放到最活跃的互联网生产线,发挥内容的引领优势,创新内容传播手段,占领新兴传播阵地。让这份有着悠久历史的党刊在融合传播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光彩。
在文本表达上,《新湘评论》从群众中汲取智慧,改进文风,努力使党刊做到既可敬可学,又可亲可爱,好读耐读。“理论宣传本身具有政策性、理论性、逻辑性强的特点,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要将这些大道理有效传播出去,让人能听得懂、听得进并乐于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任晓山说,这就要求党刊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创造性地开展理论宣传工作,不能只是简单地阐释、复制、传抄,不能说一些“车轱辘话”,而必须在牢牢把握导向的前提下结合丰富多彩的实践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为了创新理论宣传形式,长年开设的《经典赏析》栏目,紧扣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内容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组织约请省内外有关部门领导专家撰稿,结合党的经典历史文献进行联系解读,以这种“穿越+对接”的链接方式增强理论解读的深度、丰富理论宣传的形式,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橘子洲头》栏目在注重精神文化上下功夫,采取了主题征文、向名家约稿等方式,写好“湘之风”“湘之雅”“湘之颂”文章,展现三湘四水的自然人文风光,开掘传承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讲好红色故事。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如今的《新湘评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百年党史,以思想伟力汇聚前行动力,赓续新时代党刊使命与时代价值,正努力书写着百年如一的初心。
来源:红网
作者:王诗颖
编辑:彭笑予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