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7月24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致信海峡对岸的领导人蒋经国,并全文刊载在了第二天的《人民日报》上。这封公开信在海内外引起震动,它的由来和内容是什么呢?
原来,就在不久前,蒋经国发表了一篇悼念父亲蒋介石的文章,提到“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还表示“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
当时,两岸交流处于隔绝已达33年,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蒋经国流露的怀乡之情,立即被时任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邓颖超捕捉到,她建议由副组长廖承志给蒋经国写一封公开信。廖家与蒋家的渊源深厚,廖承志与蒋经国既是儿时的好友,又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
但这不是一封普通的信,既要叙旧、感怀,又要向包括蒋经国在内的广大台湾民众传递大陆方面和平统一的意愿。
廖承志在信中,动之以情,表达了对故友的真挚思念;同时,晓之以理,从国家民族大义出发,奉劝蒋经国和台湾同胞为实现国家统一作出贡献。信中阐明“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引用鲁迅“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诗句形容两党关系,并明确表示希望两党举行谈判,同捐前嫌,共竟祖国统一大业。廖承志在信中还表示,自己愿意为开启两岸交流亲往台北。
1982年7月25日,这封情辞恳切的信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在海内外华人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公开信发表之后的第五年,台湾终于宣布开放台胞赴大陆探亲,分离两岸近四十年的骨肉亲人,迎来了团聚的时刻。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战略自信和战略定力,始终把握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坚持对台大政方针不动摇,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推动两岸关系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芒果云
编辑: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