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Vlog·诗中那抹红丨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 ”的开国元帅

来源:红网 作者:王进文 陈奥男 编辑:高芹 2021-08-06 14:19:06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如诗人般浪漫,却又似钢铁般坚韧,红色热土上的血色浪漫,在首首或慷慨,或悲壮的诗词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湖南,中国革命的主要发源地和策源地,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灿若星河的革命人物,数不胜数的动人故事,让这片红色的热土拥有着不竭的动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红网带您从那些或美、或凄却从未放弃信念和理想的诗词中,去感受那段从血与火中淬炼出的红色山河。

红网时刻记者 王进文 陈奥男 张家界报道

茫茫大地起风云,

举国昏沉岂足云。

最是伤心秋又到,

虫声唧唧不堪闻。

1927年,南昌起义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起义军在南下潮汕途中,遭到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层层阻击和包围。在起义军领导人决定分开行动时,周恩来与贺龙有过一段不舍的话别。在这次话别中,周恩来提到了他在南开读书时与老师张皞如的那次诗词唱和,并当场吟诵了他步张皞如《伤时事》原韵写下的这首七绝。正是这一诗之谊,让周、贺二人更加坚定了挽救国家危亡的决心。

忠诚于党 他是“两把菜刀闹革命”的开国元帅

贺龙纪念馆外景。

从长沙贺龙体育中心向西北而望,400余公里外,便是这位“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龙元帅出生地:湖南省桑植县。贺龙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自小就以仗义疏财,敢于同恶势力相抗争而闻名乡里。贺龙拥有自己的革命理想,从不以功名利禄作为人生奋斗的方向,只有能够为国家、为民族做出点贡献,革命才有意义。

贺龙忠诚于党,忠诚于党的事业,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他常说,党性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要体现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之中。贺龙时常教育自己的部下,晋西北是陕甘宁边区的屏障,是党中央与其他根据地取得联系的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党中央派我们来到这里,我们就要在这里扎下根来,不管付出多大代价也要保护好党中央。

服从调动 他是守卫边区后方的“萧何”

贺龙铜像。

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党中央的决定,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贺龙所属野战部队的指挥权交给了彭德怀,而贺龙则负责陕甘宁、晋绥两个边区的后方工作,支援西北解放战争。一个一辈子带兵打仗、驰骋沙场的将领,在战火最炽烈的时候,却“改行”去管后方,为解放大西北立下了不朽功勋。毛泽东对贺龙的杰出贡献赞赏有加,说“贺老总忠于党、忠于人民,是守卫边区后方的‘萧何’”。

贺龙深知,党中央权威必须依靠党的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来维护,依靠每个党员的自觉行动。他常说,一个共产党员,什么都应当是党的,恐怕只有对老婆的爱情才是属于私人的吧;但是当必要时,当党的工作需要而调走自己的老婆时,自己还要服从这个调动。贺龙是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他的英雄形象和崇高品德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崇敬和爱戴。

一生戎马 他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接续力量

贺龙,以“两把菜刀闹革命”,在旧军队中官至军长;他在南昌起义中担任总指挥,是人民军队创始人之一;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

正是在贺龙元帅的革命奋斗精神影响下,今年7月8日,在贺龙元帅的故乡,“青少年心向党 红色故事我来讲”桑植县2021年小小志愿讲解员社会实践活动启动,共有100名小小志愿讲解员参加。他们通过系统培训,为广大参观者提供免费讲解服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助力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来源:红网

作者:王进文 陈奥男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1/08/06/975101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