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预定新兵讲述红色标语背后的故事。
红网时刻9月5日讯(通讯员 徐志强 胡后继 记者 陈宗昊)9月3日,在娄底市双峰县人武部的预定新兵役前教育训练场,著名红色标语收集“达人”、双峰县特级历史教师吴剑锋,用他历经16年在全国20多个省份拍摄的红色标语,向全体预定新兵生动讲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自创建以来所写标语背后的故事。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预定新兵。
“这条‘工农革命胜利万岁,工农革命努力奋斗’的标语,是拍摄于湖南省道县。1934年11月中旬,红军长征途经道县,队伍驻扎在当地的文庙,一名红军小战士在老乡处借来梯子,在文庙外墙高处写下这条标语,字未写完,敌人就来了,但这名小战士坚持把最后一字写完,迎着敌人的枪声,牺牲在标语下,年仅14岁!”当吴剑锋讲完这个故事,不少预定新兵已是热泪盈眶。
役前教育前,双峰县人武部通过集体谈话、个别交流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入伍新兵开展思想调查,发现有56.67%的人员对党史军史的了解程度不深。为帮助他们了解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光辉历程,端正入伍动机,补足精神之“钙”,县人武部在役前教育期间制订严密的思想政治教育计划,每天组织“五个一”活动:上一堂党史军史教育课、学一首革命歌曲、开一次学习交流班务会、看一场红色电影、写一篇心得体会,引导新兵加强对党史军史的了解和认知,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
“红色标语教育新鲜、直观,每一条标语后面,都有一个生动鲜活的党史故事、一段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一下子就直达我心里了!”参加教育的预定新兵朱靓坤告诉记者:“我的伯父在新疆当兵时,为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挺身而出,光荣负伤,后来还落下残疾,我曾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是对党和部队的信仰!当时我不是很明白,可现在我懂了,革命军人要有信仰,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我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有信仰的军人!”
来自双峰县洪山殿镇的成思源、成思泉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今年大学毕业后双双应征报名,此次都被确定为预定新兵,成思源告诉记者:“这是我们第一次接受这样的思政教育,我们两兄弟都是‘理工男’,在大学上思政课就觉得没劲,有时还旷课,现在想起来觉得很惭愧。通过这几天参加人武部组织的党史军史学习,我们被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牺牲、巨大勇气、巨大力量,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让我们认识到中华民族选择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必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入伍后,我们一定要向党看齐,争取早日入党!”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宗昊 徐志强 胡后继
编辑:肖拓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