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Vlog·诗中那抹红丨红军时期第一位女师长胡筠:火线产子仍指战退敌

来源:红网 作者:陈奥男 任晔 陈珉颖 编辑:彭笑予 2021-09-10 16:48:14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如诗人般浪漫,却又似钢铁般坚韧,红色热土上的血色浪漫,在首首或慷慨,或悲壮的诗词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湖南,中国革命的主要发源地和策源地,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灿若星河的革命人物,数不胜数的动人故事,让这片红色的热土拥有着不竭的动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红网带您从那些或美、或凄却从未放弃信念和理想的诗词中,去感受那段从血与火中淬炼出的红色山河。

红网时刻记者 陈奥男 任晔 陈珉颖 平江报道

当年烽火战咚咚,

幕阜山前一女雄,

动地惊天生与死,

至今仍爱说芙蓉。

开国元帅彭德怀评价她“革命坚决,打仗勇敢,是个难得的女将”;湘鄂赣边区人民对她的印象是“留着短发、别着双枪、骑着白马的女英雄。”她就是红军时期第一位女师长——胡筠。

图像2021-9-10 下午1.49.jpg

胡筠烈士雕像。

冲破束缚成为战场女将

胡筠,1898年出生于平江县大坪乡的一户士绅家庭,从小熟读四书五经,是远近闻名的才女。19岁由父母包办,嫁给了北乡虹桥镇平江首富李采藻的儿子李积琦,就连出嫁,胡筠也是带着两箱书到了李积琦家。

1924年秋,胡筠不甘家庭的禁锢,考入平江县城启明女子示范学校读书。校园里,学生们畅谈理想,宣传救国之道,思想非常活跃。胡筠带头放开了小脚、剪了长发。在她的倡议下,女校学生纷纷响应,全剪了短发。因为深受新思想、新文化的启蒙,胡筠萌发了救国救民的思想。

1925年,胡筠由共产党员余贲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后跟随叶挺部队到了北伐前线,后来又回到家乡平江,组织农民自卫军,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练就“神枪手”,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女兵中的一员。

四一二政变后,胡筠回到平江组织游击队,带领队伍在幕阜山一带打土豪分田地,还烧掉自家的房屋和田契,宣布与李积琦离婚,和地主家庭彻底决裂。她利用军校所学,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给敌以重创。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便开创了从浏阳至平江的大片根据地。

图像2021-9-10 下午1.48 (1).jpg

胡筠小学。

火线产子仍连连击退敌人冲锋

1929年7月的一个晚上,国民党县保安团率4000余人,向胡筠游击队驻地桃花洞进剿。时任游击纵队指挥员的胡筠已身怀六甲。她不顾同志们的劝阻,毅然留在前线,并指挥游击队分三路阻击敌人。指挥部队打退了敌人的四次冲锋。

当敌人再次发起猛攻时,临产突袭而来。胡筠半躺在山头工事里,咬紧牙关,强忍痛苦。在枪林弹雨中,胡筠挣扎着从背包里拿出匕首,割断了脐带。来不及擦去婴儿身上的血迹,胡筠便把孩子交给了一位红军家属,而她仍坚持指挥游击队继续战斗。当敌人再次集结重兵,冲上阵地时,胡筠早已率领游击队员打扫完战场后撤离了。

胡筠本想着等战斗结束后,她就去接回孩子。可她没有想到,这个在战火中诞生的孩子,她再也没能找回......

“牺牲换人间幸福,奋斗是吾辈生涯。”这两句遗言正是胡筠不惜牺牲生命而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和信念。

“胡筠烈士火线产子的故事令人潸然泪下,她终其一生初心不改,使命在肩。如今我们要带领孩子们学习胡筠的故事,让孩子们深深得知,我们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胡筠小学政教主任余彬燕这样说道。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在追忆革命先辈的同时,更应当在他们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勇于担当,砥砺前行!

来源:红网

作者:陈奥男 任晔 陈珉颖

编辑:彭笑予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1/09/10/1012913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