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明日报丨改革风劲潮自涌 “三湘”热土开新花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鲁婧 编辑:杨雁霞 2021-09-20 10:12:56
时刻新闻
—分享—

摘要:如今的三湘大地上,满是一派充满生活气息的祥和,却不由得让人忆起曾经在那个硝烟不断的年代,这片土地上涌现出的敢为人先的风云人物和不畏强敌的铁血“湘军”,数千年的悠久文化和抗战留下的红色底蕴共同铸就了这片土地的“魂”,敢想敢拼的“霸蛮”精神也成就了这片土地的“人”。

初秋的湖南,湿气未散,暑热犹存,湘水之畔湿润的水雾氤氲着周遭充满烟火气的市井小巷。如今的三湘大地上,满是一派充满生活气息的祥和,却不由得让人忆起曾经在那个硝烟不断的年代,这片土地上涌现出的敢为人先的风云人物和不畏强敌的铁血“湘军”,数千年的悠久文化和抗战留下的红色底蕴共同铸就了这片土地的“魂”,敢想敢拼的“霸蛮”精神也成就了这片土地的“人”。

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一周年之际,第十六届中国传媒年会暨“全国百家党媒看湖南”活动在长沙举行,记者重访湖南,深入一线,感受到各行各业迸发出蹈厉奋发的成长活力,见证了湖南这方热土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

“一心”谋发展

打造锐不可当的实干“湘军”

一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把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以及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作为发展目标和使命。

省会长沙一马当先,找准路子开拓创新,凭借“工程机械之都”“智造之城”的硬核实力,“媒体艺术之都”“广电湘军”的浪漫气质,“房价洼地”的比较优势和“网红城市”的人间烟火,为自身发展夯实了根基、擦亮了名片,一大批创业者在这里埋头深耕,一大批高新科技在这里落地生根。长沙在发展浪潮中逐流而上,成为全省改革创新的领头雁。

上半年,长沙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5%。1至7月,规模工业增长8.9%;1至8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3%。主要经济指标数据两年增长平均值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以长沙为代表的实干“湘军”正迸发出令人振奋的发展活力,以“三高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新长沙的建成令人期待。

“双创”V力量

创作帧帧精彩的中国影像

本世纪初,湖南广播电视台迁址到长沙市开福区马栏山,随着诸多热门电视节目在这里诞生,电视湘军声名鹊起,马栏山周边逐渐衍生出很多电视、影视、视频制作和文创类上下游企业。九曲蜿蜒的浏阳河河畔,一颗文创产业的新星在此处冉冉升起。去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马栏山考察时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

激发文创原动力。2017年12月20日,在湖南“文化强省”的东风下,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正式揭牌。走进园区,开放的广场、极具设计感的装潢、年轻时尚的创业者……一股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园区的氛围和政策的利好吸引着满怀创意和梦想的青年人才在这里聚集。二咖传媒湖南分公司副总经理易海方坦言,公司选择来长沙发展分公司,是因为马栏山很重视视频产业,而且省市区三级叠加政策对创业者很友好。青年创客代表、云目未来科技(湖南)有限公司总经理伊沙晨子认为,马栏山对于年轻人创业很包容,这样一个极具潜力的平台给予她绝佳的创业机遇。“目前,我与团队小伙伴在园区和政府的指导下,将致力于深耕互联网内容安全领域,为文化产业服好务。”

在马栏山,54项工程建设类事项可“一站式”和“容缺审批”受理办结,48项文化审批事项实现“帮代办”。预计到2025年,园区企业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

孵化科创新活力。21世纪信息革命席卷全球,文创产业向好向快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利用科创“深蹲蓄力”,实现文创“起飞跳跃”。走进园区展厅,记者看到5G、AR、AI、4K等新技术都在这里落地开花,许多新技术已经达到国内,甚至国际领先水平。今年3月,马栏山视频文创园首席技术专家周苏岳带领的“红色文化数字呈现工程项目”团队,让市民看到了彩色的电影《雷锋》。据悉,这项技术将国外某团队花四年的人工上色时间提前到三个月完成。“我们还有这么多红色经典的胶片电影,以及留下来的珍贵影像,应该把它修复好,传承好,这也是我们接下来努力的方向!”周苏岳说道。

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起步就对标北京中关村,致力于打造“中国V谷”,并确定了“不做房地产,做文产”;发挥独特优势,做视频;科创加文创,做数字新经济三大发展定位。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技术创新应用平台、区块链技术应用研究院、国家电视技术工程中心马栏山分中心……愈来愈多创新平台、科研院室在这里落子,为世界新媒体技术的变革,烙上鲜明的“马栏山”印记。

“三专”促创新

成就底气满满的中国创造

湖南作为我国的制造强省,有着深厚的基础和优势,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中车株机等企业,依靠专利、专业和专一,在各自的领域开拓创新、深耕不辍,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持续做出新贡献,共同助力“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记者来到长沙经开区山河工业城中挖装配车间的生产线上,看到工作人员正在自动化设备中穿梭忙碌,一旁的智能仓储货架,可让装配件快速、精确到达生产线。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山河智能牢记总书记嘱托,加码自主创新,下苦功夫、真功夫攻克更多“卡脖子”技术难关,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成功研制耦合式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完成1000小时矿山工业性考核;国内首创竹节桩植桩成套装备及技术,解决了植桩效率、装备成套化难题,5G智能旋挖钻机、5G高空作业平台实现全球首创……“我们在后续发展中除了要突破‘卡脖子’技术之外,还要将产品与技术从大量细节层面做到极致,锤炼‘高端品质’。”山河智能首席专家、董事长何清华说。

而位于株洲的中车株机公司城轨事业部总成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组装崭新的列车机车。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总成车间面积2万平方米,大小相当于3个标准足球场地,可年产1000节高品质城轨车辆。列车从进车到组装完成,只需短短12天。一列列城轨车辆、动车组,就是从这个车间驶向全球30多个城市。此外中车株洲所、中车株洲电机等公司也在各自的领域日复一日坚持着科技创新。素有“中国电力机车摇篮”美誉的株洲产业集群实力不断增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作为湖南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三个世界级产业集群之一,成为湖南代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响亮名片。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鲁婧

编辑:杨雁霞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