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这个国际性大会,“饭碗问题”如此震惊

来源:红网 作者:王义正 编辑:黄河 2021-10-20 15:36:03
时刻新闻
—分享—

10月19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首届大会——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的“内外兼修”分论坛在长沙举行。

红网时刻记者 王义正 长沙报道

平时不显山露水,一有风吹草动就会一剑封喉。

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什么比粮食安全问题更立竿见影了。

10月18日—20日,博鳌亚洲论坛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首届大会在长沙举行,期间专门设置了“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的‘内外兼修’分论坛”,探讨粮食安全问题。

众所周知,湖南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是全国13个主要产粮省份之一,是培养了包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内大量农业领域科学家的农耕沃土。

在这样一片特殊的土地上,在这样一个高规格的场合中,探讨这样一个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的话题,不得不说十分耐人寻味。

危机感和安全感

怎样保障“舌尖上的安全”高端对话现场。

论坛邀请很多大咖,分享了很多观察和思考,但在现场的记者却听得有些不淡定,饥饿感、危机感瞬间飙升。

比如,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终身荣誉主席高占义提到:“现在世界上只有30多个国家实现粮食自给,只有6个国家有能力输出粮食,绝大部分国家还在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而努力奋斗。”

比如,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屈四喜在会上说:“2020年,全球有7.2亿到8.1亿的人民面临饥饿,而23.7亿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食品。”

来自印度的国际水稻所首席研究员乔哈尔·阿礼教授称:“从2019年到2020年就有7亿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的情况,其中4.7亿在亚洲,2.62亿在非洲,6000万在拉丁美洲。”

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级研究员赵炳然则指出:“到2050年,全球人口再增加23亿时,在现在的基础上还需要增产粮食70%。”

不知看到这些数据,你有没有在心底默默盘算自家的“米缸”,会不会看着丰盛的餐桌而感到庆幸。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作为农耕文明起源的民族,中国人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有着源自基因的坚定认知。

记者认为,这种认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在过去几千年里饱尝饥饿,而近年来国家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拔节攀升,让中国人挨饿成为历史,“饥饿感”也正在被更多元的需求逐渐稀释。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党和的国家的决策层始终将粮食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就语重心长地说:“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

历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始终聚焦农业这块“压舱石”,而粮食生产更是被明确定位为政治任务。截至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迎来了“十七连丰”。

而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反对餐桌上的浪费、打好种业翻身仗、保护耕地资源,无一不是为粮食安全未雨绸缪。

北京艾格农业、艾格资本创始人兼董事长黄德钧在论坛上称:“2020年,全国产出了粮食6.5亿吨到6.7亿吨,蔬菜接近7亿吨,水果是2亿吨。生产的肉蛋奶大约有2亿多吨。即使在没有进口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满足中国老百姓每天一斤粮食,两斤水果蔬菜,一斤肉蛋白的供应。”

经济安全与粮食安全

然而,粮食安全是不是我们吃饱肚子不挨饿就万事大吉了呢?

你可能注意到,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经济发展与安全”,那为什么又会讨论“粮食安全”呢?

可能很多人会想到,我们常说粮食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稳定器”,人不吃饭就无法从事社会生产。

但这些仅仅是我们目所能及的内容。

比如,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可持续食物消费与绿色供应链项目主任于鑫在论坛上指出:“食物体系的供应是当下生态环境中非常大的威胁,导致了70%的生物多样性锐减,80%的森林损毁,消耗了全球70%淡水资源。”

而生态环境的破坏,则会加剧全球的气候变化。如果说经济安全是人类发展稳定中的显性威胁,那么粮食安全则是隐性的威胁,而这种“隐性威胁”所带来的破坏性、不确定性远远超过了人类目前的可控范围。

更糟糕的是,这样会形成一个非良性的循环。

菲律宾农业部长达尔在视频连线中就指出:“因为一系列的自然灾害,还有气候方面的风险,我们发现在去年整个一年菲律宾的稻米产量都令人非常地不满意。我们看到整个菲律宾的供应链,尤其是农业的供应链在疫情影响下受到了非常大的摧残。”

而经济衰退引发了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则让全球的粮食安全冲突更加尖锐。

“2020年有20个国家和地区一亿人陷入了粮食危机,这个数据,比2019年的7700万人,增加了很多。”屈四喜称。

在马斯洛需求定理中,物质条件的改善和生活环境的安全都并非人的最基础需求,事关生存的粮食安全才是,人类的所有需求都是基于生存的前提之上。

或许,这也是博鳌亚洲论坛在探讨“经济发展与安全”的同时,重视“粮食安全”的重要原因。

破解需要“内外兼修”

时至今日,如果我们还不能正视粮食安全所带来的威胁,那么就是毋容置疑的掩耳盗铃。虽然我们身处一个已经温饱的国度,但这样的温饱也仅仅是近几十年而已。

那么,不容乐观的全球粮食安全形势如何破解呢?

这正是全球的智者共聚一堂,举办这场论坛的重要目的。

这场论坛的名称是“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的‘内外兼修’”,记者认为,“内外兼修”需要从两个向度来理解,一个是“量”与“质”,另一个是“物质”与“精神”。

要破解粮食安全所带来的威胁,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提高粮食产量,但粮食产量的提升其实是一种资源的转化,土壤、淡水、生态等等,如何提高转化率则是涉及“质”的问题。

农业生产同样需要考虑节能减排,同样适用于“碳中和”。

此外,粮食安全“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参照系数则是粮食的绿色安全、对人类的营养健康。论坛披露,据最新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报告显示,受新冠肺炎和经济衰退影响,全球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已明显增加。

而所谓的“物质”和“精神”层面,则是指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能力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意识的认知程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依托农业机械化、高标准农田建设、改良种植方法和种子、化肥农药破解田间管理的难点,让我们的粮食产量不断攀升。

10月17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在衡南县开展2021年南方稻区双季亩产1500公斤攻关测产验收,测产结果显示,晚稻平均亩产为936.1公斤,加上今年早稻测产平均亩产667.8公斤,杂交水稻双季亩产为1603.9公斤,刷新纪录。

比如,就在会议召开的前两天,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专家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继去年突破1500公斤大关后,再次刷新纪录,杂交水稻双季亩产达到1603.9公斤。

而世界粮食奖基金会前主席肯尼斯·奎恩在演讲中就曾数度提到袁隆平院士,对他为全球粮食安全做出的贡献表示敬意。

再比如,对盐碱地的治理,让不适合种植的土地产出粮食。赵炳然介绍称,几十年的治理,中国已经在1.15亿亩盐碱地里种上了粮食。

据了解,全世界现有耕地222亿亩左右,而全世界盐碱地则有143亿亩。

技术在不断进步,种子、耕地、生产方式都在提升,但记者认为,更为关键的还是在于人。

论坛上,于鑫提到,根据今年最新的报告,全球浪费的粮食量达全球粮食产量的40%,在40%当中其中有超过15%的量是浪费在生产环节,而加工、消费等环节更多。

近年来,中国正在大力推进“机收减速”确保颗粒归仓,以湖南为例,今年全省减少早稻损失就达1.45亿斤。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也已氛围日浓。

人们重视了,问题就有了解决的可能。

记者认为,解决粮食安全的问题,离不开“共同体”的思维,人类的命运是一个共同体。

4月20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的主旨演讲。

习近平指出:“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我们应该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对这一重大命题,我们要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以负责任态度作出明智选择。”

人与人也好,国与国也罢,如果只顾自己,那么“饥饿者”所承受的苦难,最终会以其他的方式反噬我们的美好生活。

毕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11.gif


来源:红网

作者:王义正

编辑:黄河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1/10/20/1030972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