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走进乡村看小康丨攸县:科学种植作保障 香芋产业鼓足村民“钱袋子”

来源:红网 作者:文建美 李放鸣 编辑:姜姿 2021-10-22 14:15:02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截图_20211022103347.png

编者按:乡村振兴关键词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如何实现?让我们一起探寻农业小产业大经济的“致富之路”。

红网时刻10月23日讯(记者 文建美 通讯员 李放鸣)深秋十月,香芋成熟。湖南攸县宁家坪镇双田村部临时搭建的工棚下,当地村民正热火朝天地围着小山似的香芋堆,忙着削毛、装袋、上车,身影忙碌,不时充满欢声笑语,沉浸在一派丰收的喜悦中。

据悉,该镇今年共发展香芋3120亩,总产量达到6240吨,总收入达2683万元,这是镇里围绕乡村振兴大办产业换来的丰收果实。

村干上任第一课,田间地头话振兴

微信截图_20211022103551.png

今年仲春的一天,在攸县宁家坪镇双田村千亩成片大垅中的香芋产业基地里,成群的陌生人一起来到这里进行学习参观,这是该镇新当选的百余村干部被镇领导特地带到这里开展的“村干上任第一课,田间地头话振兴”活动。

这次的村干培训班采取前所未有的创新,该镇紧扣乡村振兴时代主题,聚焦产业发展核心,将他们带到镇里产业前沿阵地的攸县蔬而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双田村香芋基地进行开眼界、学经验、变理念、谋发展。

近年,有着5万多人口、5万多亩耕地的攸县首屈一指的农业大镇的宁家坪,以调整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为突破口,以党员干部为骨干,创办了青玉米、香芋、高粱、红薯、西瓜、药材、苗木、牧草、龙虾等十大特色产业项目达三万亩,成为全省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基地。

矢志不移老支书,力杠产业大红旗

今年57岁,原村支书胡炳顺,双手各捧一个近4公斤重的大香芋高兴地说:“今年我们基地的香芋迎来了来之不易的大丰收,平均亩产冲破4000斤,亩平纯利可达5000元!”

微信截图_20211022103645.png

去年,胡炳顺自种17亩“实验芋”, 借此积累经验进行示范。但由于天气原因和首年初种,经验不足,结果产业丰产不丰收,经济效益不佳,影响了群众积极性。

今春,胡炳顺在面临产业将要滑坡、崩盘的艰难时刻,不灰心、不气馁,通过总结分析,找到了个小、价低是导致产业效益不佳的真正原因,并且推出“换种、大个、冲价”的产业新办法,让双田村的基地种植面积不减,还让其它村组延长,最终形成了双田、田心、龙田、杜口4村3120亩集中连片的香芋大产业基地。

科学种植作保障,丰收田野笑声飞

为了运用现代农业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科学种植技术驾驭香芋产业驶向成功的彼岸,该镇采取“实行农田大流转、实施土地大托管、实现规模大生产”的办法,将土地和产业交由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农人领办的农民合作社操办、经营,组织本地剩余劳力当季节打工人,并实行土地分红,从而保障合作社与村民利益的“双赢”。

微信截图_20211022103745.png

田心村今年53岁的谭青海,他今年引种香芋206亩,实现总产量40万公斤,总收入达到172万元,总利润达到94万元。谭青海说:选择个大、易种、产量高的福建槟榔芋良种种植;选择立春后20天内务必全部栽培完毕,便于早生早发;按每50Cm一株,亩平达到1800株基本苗,搞好密植;按每亩75公斤复混肥、50公斤有机肥作基肥,月后开始按亩平50公斤复混肥3至4次,施好肥;每株只保留一个,其他萌芽全部除去,以保证个重达到2公斤标准。他就是通过上面的七大技术措施才换来了今年的大丰收。

这些香芋,虽每株只有一个,但每个皆有2公斤重,最大的近4公斤,价格升至每公斤4.3元,并畅销东南亚各国及全国各地市场,还与衡阳、永州的两家芋业公司订立了产销合同。

近年来,攸县宁家坪镇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双田村、田心村、杜口村等地种植了香芋3000亩,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订单”模式,把香芋产业打造成富民兴村的特色产业。

来源:红网

作者:文建美 李放鸣

编辑:姜姿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1/10/22/1031794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