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赣边战略大家谈丨谢波:用好国家“三新”定位,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1-10-29 10:47:58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11104154757.png

文|谢波

日前,国家发改委10月份新闻发布会召开,正式发布《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方案》),赋予了湘赣边区域“三新”定位:为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探索新路径、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探索新模式、为省际交界地区协同发展探索新经验。浏阳作为湘赣边区域合作的重要发起者、建设主攻手,“三新”任务既是光荣使命,更是重大机遇。当前应聚焦“红”与“绿”、“老”与“新”、“硬”与“软”、“近”与“远”这四组关键,抢抓机遇,对接政策,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用好“红色”与“绿色”资源,为革命老区振兴探路

革命的红是湘赣边的灵魂,生态的绿是湘赣边的底色,浏阳尤其如此。用好这两笔优势资源,对促进革命老区振兴至关重要。

要用好红色资源,建设红色教育新高地。《方案》指出要围绕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和湘赣革命斗争三条主线,串联湘赣边区域红色资源。浏阳作为湘鄂赣苏区的中心区域、秋收起义会师地,红色资源十分丰富。因此,必须做大耀邦故居和文家市秋收起义红色板块,加快筹建秋收起义干部学院,以学院为集散地,开发3—7天的“红色+体验+教育”教学课程,形成联通“秋收起义”“一线九馆”的“红色研学游”线路,使浏阳成为湘赣边红色教育文旅中心,建成继井冈山、韶山干部培训学院之后的湘赣边红色教育“第三极”。

要用好绿色资源,打造碳汇经济示范区。《方案》提到湘赣边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昭示着全域生态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浏阳森林覆盖率达到66.2%,如何践行“两山”理念,兼顾生态保护与利用?“双碳”战略的实施,碳汇价值的彰显,为我们指明了实现路径。那就是发展碳汇经济,通过引入金融资本和专业机构,统筹开发管理全域自然资源,开展碳汇指标评估、碳汇总量核定,投入市场进行碳汇交易,将生态碳汇能力变成地区经济收益,让“绿水青山”变成革命老区人民的“金山银山”。

壮大“传统”与“新兴”产业,为中部地区发展领航

湘赣边传统产业特色优、新兴产业基础实、人力资源丰富,若能实现产业协作、资源整合、优势叠加,必能有效助推中部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要共推花炮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传统产业。湘赣边花炮产业涵盖4县(市),拥有企业1032家,总产值达445亿元,但产业安全因素不高、区域恶性化竞争等制约产业发展。若能破除制约,必将迎来新腾飞。浏阳作为花炮产业主产区,必须扛起主责任,继续深化合作,加强协同监管,通过共搭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企业上云用智,实现一平台管理;共建产业研究中心,合力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推动产品升级迭代,共制安全规划和技术标准,全面有序规范市场,从而提高产业安全度、产品价值度,将其打造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撑。

要牵头形成产业协同圈群,壮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浏阳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主引擎作用,既带动湘赣边区域关联产业发展,又集聚区域资源促进产业壮大。一方面,要构建大产业格局,以经开区(高新区)为载体,与湘赣边的其他园区合作,以浏阳的产业为核心发展配套产业,共同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补全产业生态链条,带动区域产业繁荣。另一方面,要集聚人力发展资源,依托产业用人需求和区域庞大人口基数,引导职业院校和重点企业建立培训基地,围绕浏阳新产业需要培育新人才,在为新兴企业输血的同时厚培产业发展土壤,建设新兴产业发展高地、洼地。

加强“硬件”与“软件”联通,为省际区域合作示范

实现高质量省际合作,交通互联互通是硬基础,服务共享共有是软联接,两者互为支撑、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省际联合体的关键。

要加强“硬件”合作,实现交通互联互通。以交通互通构建省际大循环。浏阳作为湘赣边的节点城市,地理位置优,交通基础好,进一步打通联通省际的“主动脉”和“微血管”,能构建立

体式交通网络,打造相邻县市半小时、偏远县市一小时综合交通格局。着眼实际情况,既需要加快长赣高铁、浩吉铁路货运站场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壮大省际交通骨架;又需要争取湘赣边旅游高速等重点项目落地,畅通湘赣旅游路网,建立资源流通要道,建成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

要加强“软件”合作,实现服务共享共有。让优质公共资源惠及更多老区群众。对于浏阳来说,要继续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能力,为湘赣边提供优质的民生服务。在医疗上,要加快中医医院、集里医院以及骨伤科医院等医疗项目建设,提升医疗服务供给水平,同时继续实施医院共建、医保互认、医疗共享、医术共提等行动,既提供优质医疗供给,又带动医疗水平提升,建成湘赣边区域医疗中心。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优质教育资源,开展校际合作、教师交流、解决随迁子女入学等,建成湘赣边区域教育资源高地,加速周边人口向浏阳集聚。

争取“当前”与“长远”支持,为区域建设发展注能

项目和资金是区域发展的根基,没有项目和资金作为硬支撑,那么区域建设就缺少坚实的基础,犹如空中楼阁,无从谈起。

要立足当前,抓项目落地。把抓实项目建设作为做实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方面,要深化红色文化传承、基础设施联通、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服务共享六大合作专项行动,抓实40大项目、37项重点任务,确保如期完成,筑牢夯实湘赣边合作基础。另一方面,要抢抓规划编制机遇,积极向上对接,争取红色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互通、城乡融合发展、生态保护修复、产业合作园区建设等领域铺排项目进入上级规划和政策,争取更大发展红利、更广发展空间。

要谋划远期,争政策红利。把支持政策用好用活,为区域可持续发展谋取源源动力。一方面,用好专项债券政策,对建设项目进行精心策划包装,确保重大公益性项目纳入地方专项债券支持,重大建设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倾斜,积蓄项目发展动能。另一方面,用实金融支持政策,积极使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贷款开展项目建设,鼓励有条件企业发债融资,争取“世行贷款项目”有效落地,有力支持区域建设。同时,立足区域资源禀赋,主动对接央企开展交流合作,为区域建设引入强大的源头活水。(作者系浏阳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