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杨朝文 长沙报道
这是一条来自网友的求助信息,也是一则医院里面临生离死别的感人故事。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肿瘤科病房里,杨理华握着廖琼的手,不断地宽慰她:“不用怕,这里还有我,先战胜病魔,往后的日子好好过!”
常言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但在艰难困苦面前,本已不再是夫妻的两人,却比以往更加紧密。今年9月,在听到前妻确诊淋巴癌,需住院治疗的消息后,杨理华毫不犹豫选择从深圳回来,挑起责任和担当。
杨理华在病床前照顾廖琼。
2018年4月,在同甘共苦度过15年婚姻生活后,杨理华和廖琼选择了离婚。谈起这些往事,杨理华唏嘘不已。
同当时的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杨理华从学校一毕业,就选择了南下进厂务工,从广州到深圳,再到东莞,哪个工厂在招工、哪个工厂效益好就去哪里,只有遇上长假或手头存下一笔钱后,才会回怀化老家一趟。2003年,杨理华和廖琼结婚后,夫妻俩的生活也同是如此。这样的生活,直到孩子出生后才迎来变化。
“廖琼是家中的独生女,父母身体也不好,长辈生活需要照顾,夫妻俩一边务工一边带着孩子在广东生活也不现实。”从此,夫妻二人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分居”生活,杨理华留在广东务工,负责家里的经济收入;廖琼则回到怀化老家,照顾家中老小生活,并在怀化火车站找了一份两班倒的临时工作,以补贴日常家用。
平淡生活积累下来的日常琐事,也最终在长时间分隔两地的沉默中爆发——两人选择了离婚。在杨理华现在看来,这场离婚,更多的是夫妻俩长期缺乏沟通交流,一气之下的冲动之举。虽然已经离婚3年多,但他们的生活依然没有新面孔的介入,孩子也同时享受着母爱和父爱。
虽然有坎坷,但太阳照常升起,日子该过还得过,但命运再次开了一个玩笑。
今年8月底,廖琼无意之间发现腹部有一个肿块,不痛也不痒,经过简单的观察和诊断后,大家都认为只是良性的脂肪瘤。仅半个月后,廖琼右侧腮腺部又发现一个肿块,因为没往坏处想,也只是认为这是腮腺炎,打了一星期消炎针后,肿块部位虽然已经有消肿迹象,但仍然可以摸到明显的肿块。最终,在医生的建议下,廖琼在怀化当地做了活体穿刺检查,检查结果让她心底一凉——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廖琼的检查报告。(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得知这一消息,杨理华第一时间向工厂请了假,回到怀化,陪廖琼到医院开展各种检查,并到长沙进一步治疗。
“廖琼的父母都已70多岁,为了不让老人担心,她的病情我们都是往轻了说,往小了讲。”杨理华说,在化疗过程中,廖琼每天都要遭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如果是父母来照看,光心理就难以承受,更不用说往来各个检查、治疗、缴费窗口。因此,在这段时间里,从送饭,到陪护,再到拿检查结果和缴费,杨理华都是一力承担。
经过这段时间的医治,治疗团队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虽然廖琼的病情十分严重且复杂,但如果治疗及时,仍然还有治愈希望。不过,长达6—8个疗程的治疗周期,也意味着后续的治疗费用至少需要40多万元,甚至更多。
但现实是,除去前期花费的8万多元检查、治疗费用,第一个疗程的化疗就几乎掏空这个家庭的家底。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进入治疗阶段后,杨理华走上了筹钱的路程,亲戚朋友们借了个遍,并以廖琼母亲的账号发起水滴筹……“我只有一个念想,那就是陪她一起战胜病魔,孩子不能没有母亲。”谈起自己做的这个决定,杨理华语气坚定:“不管从道德层面讲,还是作为过去这个家庭里顶梁柱,陪她走到底,都是我不能逃避的责任,即使顶不住也要顶。”
在杨理华的计划里,等到廖琼病情度过最危险的阶段后,他将再次收拾行囊外出务工赚钱、还钱,以支援廖琼的后续治疗费用。
同时,他也恳求广大网友伸出援手,不论资金多少,众人拾柴火焰高,帮助这个家庭渡过难关。
来源:红网
作者:杨朝文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