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湘电集团推出的108吨电动轮自卸车获国家质量金奖。
红网时刻记者 陈雪骅 通讯员 韩珲 长沙报道
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近期频推百集微纪录片《信物百年》,以“红色信物”为切入点,讲述信物故事,传承红色信仰。今天“出场”的是老牌国企湘电集团,这也是湖南省属国企唯一一家入选《信物百年》的单位。
信物讲述人,湘电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健君讲述了自主研发百吨级矿电电动轮自卸车以及开启大型矿山运输设备自主化新篇章的故事。
自主研发攻克重重难题
20世纪70年代,露天煤矿陆续开采急需设备,但是我国大型露天矿场开采设备和工艺落后。当时,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已成为世界上很多矿场的标配,我国的运输设备还是传统的自翻车,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要求,运输设备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电机驱动的电动轮技术,是中国乃至世界自卸车制造的发展趋势,大吨位自卸车,需要更先进、更有力量的电机作为动力来源。1974年5月,具有30多年机电产品研制经验的湘电主动请缨,自主研发108吨电动轮自卸车。然而,这项研发从一开始就遇到了重重困难。
电动轮自卸车系统结构复杂,尤其是轮毂电机牵引控制系统技术,当时受国外的严密封锁,技术资料极其匮乏,国内很多厂家连该车实物都没见过。
电动轮轮毂驱动是整车的核心技术,要把电机安装在自卸车的两个后轮之间,驱动后轮转动。轮毂电机要求体积小、功率大,国内通用的电机功率不足,如果增加电机功率,不仅要改进电机内部结构、增加齿轮,还要保证电机体积不变,以副总工程师黄祖干为首的技术人员毅然接下这一重担。
湘电集团生产车间。
为节省空间,每一条线的长度、每一个线圈的缠绕,都经过周密计算。实验过程中,从基础的线圈组装,到精度要求极高的硅钢片叠压,每一道工序,技术人员全部手工完成。
1976年6月,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技术人员成功设计出体积小、功率大的6级驱动电动机,电动轮总成设计难关被攻克了下来。
从图纸到实物,是湘电技术团队遇到的另一道难题。该车有16000多个零部件,最难的是电传动系统,当时国内没有一个厂家生产、加工过类似的零部件。为攻克这一难关,工程师唐重恒主动请缨,与10多位技术人员担当起电控部分的设计研制工作。
通过反复研究探索,技术人员发现电动轮自卸车控制部分的核心部件就是磁放大器。找到这一核心部分后,湘电技术攻关组全力突破,一个多月后,技术人员制造出独创的磁放大器、桥式方向器等关键零部件,显著提高了对电动机转矩控制的动态性能。
“争气车”引领新能源时代
1977年,我国第一台108吨电动轮自卸车在鞍钢大孤山矿厂投入使用,仅仅1个月的时间,这台车的运料总量是其他车辆的3倍以上。
电动轮自卸车的横空出世,不仅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更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是名副其实的“争气车”。
这辆诞生于1977年的百吨级矿用电动轮自卸车,标志着一次划时代的技术革新,开启了大型矿山运输设备从机械传动时代到电传动时代的新篇章,也标志着我国从此具备了自主研制百吨级以上大型矿山运输设备的能力,为我国大型露天矿山机械化开采提供了重要的装备保障,摆脱了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研发水平提高和技术进步带来好评如潮,如1988年湘电集团推出的108吨电动轮自卸车,就获得国家质量金奖。
湘电集团研制的百吨级纯电动交流车成功下线。
周健君说,这台电动轮自卸车的成功研制,是我国大型工业装备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它背后,凝聚的是无数湘电人攻坚克难、艰苦创业的精神。从1977年研发成功的108吨自卸车,到154吨、220吨、300吨大车相继问世,完全攻克了轮毂电机技术和直流、交流牵引控制技术,标志我国电动轮自卸车在载重上达到了世界水平。2021年7月,湘电研制的世界首台百吨级纯电矿用自卸车正式投入运行,这又是一次全新的技术革命,矿用装备进入了“新能源时代”。
接下来,湘电集团将顺应国家发展战略,将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的力量,融入牵引系统、推进系统和电传动系统,在建设装备制造业强国、服务国家“双碳”战略进程中,继续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雪骅 韩珲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