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厂房变身潮玩潮创“大脑工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飞 摄
“大脑工场”变成了年轻人的乐园。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飞摄
从外面看,这里就是一栋上个世纪的五层老楼——外墙上,处处是岁月的痕迹。
从窄窄的小门进去,内里却是别有洞天——清水混凝土地面、明亮现代的LED射灯、一尘不染的玻璃门窗,穿搭时尚的年轻人穿梭其中。工业化的外观和文艺范的内里,强烈的反差犹如一场时空对话。
这是位于长沙市芙蓉区东方新城社区的“大脑工场”,今天的这里,已是一个充满当代色彩,集共享办公、文化传播、生活社交、共享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社交空间。而就在两年前,这里还是长沙市巧克力食品厂废弃多年的厂房。
追忆 长沙巧克力食品曾甜蜜全国
“那时生意好,厂里有20多个业务员,全国划片区跑,每年营收都有600多万元。”回忆起工厂当年的盛况,69岁的武徽很是感慨。
武徽是原长沙巧克力食品厂车间主任,如今是老厂房的看守人员之一。
“长沙巧克力食品厂是1984年开建的,建厂时只有57人,厂里有3条生产线,一条生产饮料,两条生产巧克力食品。”武徽自豪地告诉记者,两条巧克力食品生产线是从德国引进的,当时,光这两条生产线就花去了200多万元。
“买设备时,厂里还派了我和其他5个人去德国学习,工资照发,另外每个人发500元服装费,每天发50德国马克、50美元补贴,美元舍不得用,后来买了彩电带回国。”武徽说。
“工厂生产的巧克力食品质量很好,全国到处抢着要,还得过全国银质奖,被国家体委指定为国家运动员营养食品。当年中国女排获得五连冠后,还送给我们厂一个有全体球员签名的排球。”回忆起工厂当年的高光时刻,武徽仍有些激动。
“那时,我们每个月工资三四十块,比长沙很多厂都高,另外每人每月还发150多元的奖金,效益好得不得了。厂里每年都组织旅游,南岳衡山、张家界等,都去过。”武徽说。
“到了1991年、1992年,厂里突然一下就困难。”65岁的宋小敏是现在长沙市巧克力食品厂的负责人,他说,当时出现了大量的三角债,很多应收货款没法收回,工厂没钱购买原材料,生产越来越难以维持。
机缘 停产20多年后迎来年轻创业者
1991年起,长沙市巧克力食品厂断断续续停产,一部分人先离开了,1993年下半年完全停产。
因企业大量负债,无法盘活,长沙巧克力食品厂一停产就是20多年,厂房年久失修,渐渐变成了日新月异的城市中的一处疮疤。
“除了一楼出租了几个铺面,其他楼层都变成了废物仓库,消防安全问题非常突出。”东方新城社区党委书记刘辉照说。
2019年,一个年轻人偶然路过这里,老厂房就此迎来了涅槃重生。
年轻人叫彭士平,是个“90后”。当时,这个年轻人正经营一家自创的叫“享梦游”的旅游公司。
“感觉像个学生,说要租,我们巴不得,但有些怀疑他的实力,提出预付一年房租,没想到,他很快就将50万元打了过来。”宋小敏说。
“当时,我们公司有100多号人,在附近租了1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就想把这里改造一下,把公司搬过来,面积大,租金低,结果装修前前后后花去了近千万元。”彭士平笑着说。
“现在这里已经是个网红打卡地了,同时也是一个创业孵化中心,经常会有游客从外地过来打卡参观。”对老厂房的新生,长沙巧克力食品厂的一位老员工发自内心地高兴。
蝶变 旧巧克力工厂变身潮玩潮创“大脑工场”
2020年7月17日,昔日的旧工厂被打造成了一个全新公共空间,命名为“大脑工场”。一楼是奶茶店,楼上有书店、花店、摄影工作室,还有办公区。
“我们的目的就是打造一个年轻社群的社交场,在这里,他们可以潮玩潮学潮创。”彭士平说。
“大脑工场”很快就引进了樊登书店,这是一家基于“樊登读书会”线上数百万会员、有着互联网社群基因的复合业态精品书店,集书籍、咖啡、文化产品和学习生活场景应用为一体,在这里,市民不仅能看书籍、听讲座、学技能,还能观花草、买文创。据介绍,这是樊登在长沙最大的一家旗舰店。
“作为一名‘樊登读书会’会员,首次去‘大脑工场’参加沙龙活动,就认识了一大群美丽、积极又乐观的宝妈,收获多多,感恩遇见。”网友黄易易惊喜分享体验。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来打卡,彭士平还在3楼培育了“子时剧本推理社”。28岁的社长刘衡说,2020年,他萌生了开剧本店的念头,几经选择,最后把地址定到了“大脑工场”,一年多了,周边很多剧本店都倒闭了,没想到自己第一次创业,就在这里活了下来。
“‘享梦游’有20万会员,为了更好服务和深耕这些年轻客户,我们朝旅游细分市场持续发力,在这里先后孵化了‘流浪象机’‘享茶悠’‘大脑传媒’‘环球鹿’等品牌和公司。”彭士平介绍,如今的“大脑工场”,已经成了无数年轻人的“共享空间”和“梦想孵化基地”,成为大众点评排名第三的网红打卡楼,预计今年营业额将突破1亿元。
“在这个开放性文化平台上,一切都将有可能。”彭士平说。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颜家文
编辑: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