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胡用梅 通讯员 姜恬 郴州报道
和煦暖阳下,郴州的河湖尽情舒展她的美丽。便江波光潋滟,两岸含秀吐绿;舂陵江候鸟翩飞,湿地生机勃发;郴江河白鹭频驻,鱼翔浅底......
郴江河白鹭频驻。
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郴州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立足市情水情,不断夯实工作基础、强化责任落实,高位推动河长制落实落地,河长制工作体系全面建立并有效运行,河湖“四乱”专项整治取得重大胜利,河湖水域岸线管理进一步加强,河湖管理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河湖面貌明显改善,逐步实现了全市河道“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林中之城碧水长清的愿景正在成真。
郴江河生态持续好转。
有名有实 河湖长制“落地生根”
自2017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意见》以来,郴州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河长办决策部署,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上下联动,全面促进全市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
市、县、乡三级均成立了河长制工作委员会,由党委书记担任第一总河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河长。全市共明确市级河长15人,县级河长163人,乡级河长1299人,村级河长1860人,共计3337名河长。全市567条河流、54座水库(湖泊)均有相应河长“认领”,各级河长名单均在当地报刊或政府网站进行公示,并设立市、县、乡、村级河长公示牌共3028块,接受群众监督。市、县两级均制定出台了河长会议制度、信息共享制度、工作督察制度、工作考核办法、考核实施细则、河长制验收办法、河湖监管巡查等7项制度。各乡镇(街道)均制定出台了乡级河长制实施意见或方案。市河长办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河长履职尽责的实施意见》,全市3337名河长按照《意见》要求带头巡河、积极履责,共计完成巡河57万余次,有效推动河长制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着眼“治水重清水”,郴州市坚定治水决心,全面开展河湖保护和污染治理。五年来,共完成43处中小河流治理、1235座小水电清理整改、158艘僵尸船清理整治、13处船舶污染物收集点建设、179万亩农作物统防统治、1760亩退耕还林还湿、140处乡镇级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整治、25处黑臭水体综合治理、36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82处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846处水利工程划界、193条河流管理范围划界、5处河流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153条样板河建设和2处示范河湖建设等重点任务。
为破解“九龙治水”难题,郴州市河长办建立统筹机制,强化部门协同,组建市、县两级联合执法工作组,坚持每季度开展河湖保护部门联合执法周行动,定期召开河长制联席会议调度重点工作进度,强化了各部门分工明确、高效配合的工作格局。2017年以来,市县两级联合执法组先后组织开展了联合执法周行动22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1250多人次,共清理纠正900多个涉河违法违规问题,立案查处了34起涉河涉水违法行为。推进行刑两法衔接,联合公安部门,在全市实行“一河一警长”工作制度,全市880条河流、河段均设立了河段警长,并明确治安联络员。建立检察院驻河长办检察联络室,与检察院联合出台《关于建立“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的意见》,强化涉河刑事、民事、行政检察、公益诉讼和社会治理监督。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为推进河长制工作落实,市河长办对河长制工作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半年一总结,一年一考核”的工作机制,定期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汇报,对重点任务、薄弱环节及时调度,健全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机制,共同推进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常态化开展乡村河长制暗访督查,共督查全市126个乡镇、1119个行政村,发现各类问题656件,现场交办问题清单190余份,印发督查通报17期,问责13人。运用“考核问责”和“奖优罚劣”的工作杠杆,每季根据督查情况评选出最美、最差河流各10条,并对最差河流的河长姓名及河流问题清单进行通报,责令河长限期组织整改到位,有效调动了各级各部门开展河长制工作的积极性和推进问题解决的实效性。投资1100万元,建设郴州市河湖管护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全市重点河湖、水库100%覆盖。聘请专职人员对市城区136个摄像监控探头进行实时查看,对非法排污、非法向河道倾倒垃圾、违法电毒炸鱼等情况进行抓拍取证,并及时交办,截至目前已下发交办函389件,提高了郴州市河湖管护监督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攻坚克难 全力推进清理整治
舂陵江是湘江的一大支流,桂阳段全长111公里。欧阳海水库地处舂陵江中下游,是一座综合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湖南省第三大灌区,灌溉面积72.7万亩。受历史原因影响,当地人靠水吃水,在欧阳海库区周边建围库、网箱养殖鱼类,环境承载压力越来越大。为进一步强化河湖管理保护,维护河湖健康生命,2018年以来,郴州市全面贯彻落实省第5号总河长令要求,高度重视欧阳海库区矮围拆除整治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亲临现场指导督办,召开大小会议20余次部署推进此项工作,桂阳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累计投入1.2亿元专项用于欧阳海“四乱”问题整治。截至目前,桂阳县欧阳海库区共完成“四乱问题”整治245处,移动土石方300余万方,投入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8000多台次,共整治水域面积1.8万余亩。欧阳海水库围库清“四乱”历史性难题得到根本性整治。
舂陵江湿地
河湖治理,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污水排放问题一直是郴州城区水生态环境提升的短板,也给水污染治理带来不小的压力。2017年以来,郴州市全力抓好源头治理,综合实施采矿破坏水体修复工程,突出抓好尾矿库治理,对全市103座尾矿库实行逐一编号管理,共治理“头顶库”20座,所有尾矿库建立污水处理设施,三级以上库建立了监测系统;苏仙区永盛矿业、玛瑙山矿业打造矿山循环经济新模式,实现尾砂尾渣综合回收“零排放”。全力开展市中心城区污水管网改造,结合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投资8200余万元,对城区郴江河沿线排污口进行全面摸排和整改。坚决推行城乡污水与垃圾无害化处理,郴州市第一污水处理厂经提质改造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尾水达到了中水回用标准;坚持水陆同治,率先建立垃圾“大分类”体系,建成粪便无害化处理场,日处理规模125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城区河湖面貌焕然一新。
为全力提升河湖水质,郴州市切实抓好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实施陶家河、东河、西河、三十六湾等重点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加快推进临武马家坪电站大坝断面超标问题整改,难啃的“硬骨头”被一点一点“啃下来”。对三十六湾、香花岭矿区进行大力整治,关闭、炸毁反弹的非法矿点1170个,拆除、炸毁机械设备3500台(件),拆除烧毁厂棚2870间,遣散从业人员10万人(次);优化整合三十六湾矿区17家企业到只保留2家,并大力推进技术升级改造;将三十六湾及周边矿区所有涉重金属污染地区全部纳入国家治理规划,共获得中央专项资金5.53亿元,实施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17个。通过实施系统治理,甘溪河上游地表尾砂已大部分稳定固化,流域生态环境和水质得到一定程度改善。针对马家坪电站大坝断面水质超标问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通过投放除砷除氟药剂等方式,分段削减污染物浓度。目前污染物超标倍数在逐步下降,水质明显趋向好转。
乘势而上 谱写生态发展新篇章
保护河湖生态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为强化河湖生态保护,破解跨界河流管治难题,郴州制定下发《郴州市跨境河流河长制联动机制》,首创流域生态环境事故协商处置和“跨界共治”生态补偿等制度,构建了权责明晰、监管到位、协作联动、全面覆盖的河湖监管网络。耒水流域苏仙区、资兴市、永兴县,舂陵水流域临武县、嘉禾县、桂阳县,永乐江流域资兴市、永兴县、安仁县河段保洁联动机制全面建立,取得显著成效。桂阳县浩塘镇与嘉禾县普满乡建立上下游联合协作机制,彻底解决浩塘镇邓家村“飞地”河流管理的历史遗留问题。汝城县与广东省仁化县、嘉禾县与永州市蓝山县、宜章县与广东乐昌市等地签署河长制合作协议,构建跨省、市河长制协作机制。
东江湖
全面推进东江湖流域转型发展,一方面执行政策实行“最严格”保护举措,严把项目入关,保护性退出流域所有矿山企业、水面网箱养殖、环湖所有畜禽养殖场,取缔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农家乐,严格治理船舶污染。另一方面,统筹治理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全面实施田溪河湖水系综合治理及污染防治工程和林草植被生境恢复工程,全面加强监测监察能力建设及环保设施运营管护。同时,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实践新路径,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着力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积极探索把东江湖绿水青山优势转化为群众“金山银山”收益新思路,做活做强水文章。东江湖“水文章”正不断成长为资兴市支柱产业和群众致富新门路。
东江湖
开展“水美湘村”试点建设,以汝城县沙洲村、资兴市汤市镇为试点,将河长制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通过水质改善、完善亲水设施、滨水绿化、景观美化、文化设施建设等,对村内河塘坝等水体进行综合生态整治,让村庄因水而美、因水而宜、因水而兴,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美“湘”村样板村。目前,沙洲村已成为集生态环境美、文化风情美、旅游服务美、产业发展美于一体的农旅结合典范;资兴市汤市镇乡村美丽河流与狗脑贡茶一样闻名遐迩。
五年回首,郴州河长制工作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展望未来,郴州市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河长办的大力支持、指导下,以更加昂扬奋进的姿态,顺势而为、迎难而上,持续将河长制工作向纵深推进,为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胡用梅 姜恬
编辑:何雨杏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