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博实乐·潇湘晨报家庭教育公益讲堂长沙站圆满落幕

来源:红网 作者:肖毅 编辑:文建美 2022-01-27 14:31:59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截图_20220127141544.png

嘉宾同台讨论。

红网时刻1月27日讯(通讯员 肖毅)由博实乐教育集团、潇湘晨报共同主办的博实乐教育集团星光计划第二季——博实乐家庭教育公益讲堂第三课,近日在长沙威尼斯碧桂园中学英文学校重磅开讲,聚焦“提升孩子内驱力,促进多元成长”主题展开了精彩的分享与讨论,联动博实乐教育集团直播、晨视频APP等平台进行同步直播。

此次家庭教育公益讲堂全网累积超过80万人次观看,数千人参与线上互动讨论,反响热烈,受到家长朋友们一致好评。

段佳琪:要悟透教育和孩子成长的规律

本次公益讲堂邀请了博实乐教育集团两湖区域总校长、长沙碧桂园威尼斯中英文学校校长、2020年《光明日报》第三届“中国好校长”段佳琪,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抗震救灾先进、长沙威尼斯中英文学校学生家长刘晓武,长沙威尼斯中英文学校四星名师张耀老师作为主讲嘉宾。

段佳琪校长表示,在“双减”背景下,一定要悟透教育和孩子成长的规律。

“教育规律的本质是唤醒,学生成长规律的核心是自我成长,两个加起来,就是要唤醒孩子自我成长的内驱力。”他认为影响孩子内驱力形成的因素有四点。

首先是好奇心。“双减”之后,孩子的作业减少,学习时间减少,但段佳琪校长表示“少即是多”。“留下空余的时间,孩子们可以体验教材以外的世界,可以去解决问题,面对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会产生新的学习欲望和梦想。”

其次是归属感。段佳琪校长提醒家长们:成长和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对于孩子的学习一定要尊重和接纳。为了提升孩子的归属感,长沙碧桂园威尼斯中英文学校打造了“生命课堂”,倡导“把学习还给学生,让思维进入课堂”。

段佳琪校长详细解释了生命课堂的三个标准:“一是让孩子进入一个安全受鼓励的环境,保护学生的发言权,在这里学生的错误都能得到及时正面的反馈。学生得到保护和尊重,让学生敢问、敢呈现自己的思维,从而促进更深层次的学习。二是落实好‘把学习还给学生’的原则。我们每一节课都要经过独学、对学,群学和师生共学,让学生真正理解和吸收知识。三是策略性练习。让学生达到学习的基本冲动,同时我们会呈现学习成果,促进学生进行更高阶的学习。”此外,为了提升孩子的归属感,长沙碧桂园威尼斯中英文学校还实行“学科加”和“走班制度”。段佳琪校长表示,“每个学科和年级都提供不同起点、不同学习材料,不同学习空间和高度的课程。在这样的课程里面,学生可以自行选择,能够按照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打破学习的天花板。”

再则是成就和价值。段佳琪校长提出了一个新奇的理论:成功是成功之母。他表示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帮助孩子创造微成功,因为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会给学生带来学习信心。“内驱力源于价值感,价值感源于一次一次成功的累积。”如果孩子学习成绩普通怎么获得价值感?“我们可以为他降低学习难度,提出差异性的要求,用其他的学习方式去激励他。”

最后是意义感和目标。“如果学习总是从课本到试卷,从试卷到作业本,学生会感到枯燥。但是把学习与社会问题结合起来,这个过程就其乐无穷,学生会慢慢形成自己的目标和梦想。”段佳琪校长解释道。

张耀:要多维度去考量学生

理解教育理念容易,但是在实际教育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状况和问题。张耀老师对此深有感触。在17年的教学经验里,她总结了以下方法激励孩子,让他们保持对学习的热情。

张耀老师表示,让孩子在学习中有胜任感,帮孩子找到归属感,鼓励孩子培养自主感,还有就是打造良好班风和学风,让集体氛围带动孩子爱上学习,这些非常重要。

张耀老师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老师对孩子的培养原则:“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优秀的学生。”她表示,要多维度去考量学生。同时她也强调,“要为孩子营造安全受鼓励的学习氛围,师生交流应该是自由民主的;我们鼓励不同的声音,促进孩子的共同成长。”

刘晓武:要相信榜样的力量

家长常常对孩子的叛逆感到头疼,在学习上又把握不好“管”的尺度。在家庭生活中,如何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刘晓武结合自家孩子的教育经验进行了分享。

刘晓武表示,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作为家长,不管什么年龄,都要对孩子真诚,“真诚产生信任,父母对孩子的信任是激发唤醒内驱力的前提条件”。其次,要保持和孩子的有效沟通,尊重孩子,适当让孩子自己做主。

刘晓武最后着重强调了榜样的力量。他认为,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有助于唤醒孩子内驱力。

家校合作提升孩子内驱力

提升孩子内驱力尤其需要家校配合,家校合作、齐头并进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让孩子在通力合作之中激发内在的学习力和进取心。

段佳琪校长分享了两点:一方面家庭是孩子内驱力的启动的第一阵地。如果家长能够捕捉到孩子的天赋,从天赋入手,可以更快地唤醒和激活孩子内驱力。另一方面,家校共育是加速孩子内驱力成长的催化剂。“家庭和学校要达成对教育理解的同频共振,要实现教育行为的相向而行。”

刘晓武认为家校共建要做到家校是一种亲密的合作关系。他表示,家长对学校事情应该是有限的关心而不是无限的关注,应该信任学校和老师;其次,每个人经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是先导和起点,它的侧重点应该放在孩子良好习惯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上。

来源:红网

作者:肖毅

编辑:文建美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2/01/27/1081701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