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年饭飘出团圆味道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易思含 汤文莉 李琼皓 编辑:杨雁霞 2022-02-07 09:59:41
时刻新闻
—分享—

版权所有

长沙一饭店提供的定制年夜饭。

版权所有

  湘西一户土家族人家举杯庆祝新年。组图/受访者提供

版权所有

广西宜州年夜饭里的豆腐圆。

对联贴上、新衣穿上,饭热菜香,搭配团聚的笑语,这就是“年味儿”。各地关于年味的记忆都各不相同,记者采访了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人们,讲述他们各具特色的过年方式。

苗族银饰清脆的声音很喜庆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解放岩乡的年味,是从赶集开始的。除夕前,记者采访到一位苗族姑娘,对苗族过年进行了解。

腊月二十七,是当地年前最后一次赶集。当地人小俊(化名)告诉记者,在这里,可以感受到热闹的人间烟火味和苗族的特色味,赶集的现场有丰富的民族特产和农贸商品,银饰就是其中之一。赶集的人会背着竹篓,少数人会在棉衣里穿着苗族服装。手腕上的银饰,随着赶集的步伐,会和年货摩擦产生出清脆的声音,产生喜庆的氛围。

“苗族人是很喜欢银饰的,我们在重要节日也会收到承载着好寓意的银饰礼物。”小俊说,她手上的银手镯就是奶奶给她的新年礼物。不同的银饰,样式图案也都不尽相同。作为礼物送出的银饰,都是经过家人精心挑选过的,它们都承载着家人的祝福。

小俊表示,自酿好酒,自备好菜,迎接客人的这份热情是当地每一家都会具备的。

不管过什么节日,中国人总是擅长将美好的期许对应到美食之上。这样一来,这个节日就变得更加活色生香起来,春节也不例外。

男女搭档制作的糍粑、细心泡发而成的干货、湘西人家常见的“黄雀肉”,这些朴素的食材发酵成了湘西人熟悉的“年味儿”。腊月二十八,小俊一家在做最后的节前准备工作:打扫楼房、备足柴火、酿好米酒、在腊肉下围绕着炉火做豆腐、准备丰盛的年夜饭食材,来迎接虎年的到来。

小俊说:“其实从腊月二十五开始,我们家里就开始做豆腐了,家里主要以白豆腐为主。爸爸是个非常热情的人,很多次坐家门口的巴士,车上的村民抢着帮我出费用,因为爸爸常常会大方热情地帮助他们,所以村民们也特别照顾我。家里多做些豆腐,可以给客人和村民们送一些。”

相对于其他地方,小俊觉得家里过年最大的特色就是热闹。村里人彼此都很熟悉,常常会相互串门,彼此分享家里的美食。“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这种场景最贴切的就是在湘西。春节期间,彼此之间都会相互邀请,在吃年饭的时候增加彼此的感情。虽然每道菜都不会很精致,不会讲究摆盘,但是吃进肚子里的都是纯天然食品,每一口酒都是真心真意。”小俊说,“除夕夜晚,家里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准点放鞭炮。在除夕晚上十二点,随着春晚的钟声敲响,村子里会响起阵阵鞭炮声。放鞭炮这个时间不晚不早,正好迎接新年的到来。”

除夕凌晨3点起床“过赶年”

绝大多数的年夜饭都在中午或者傍晚亮相,而许多土家族人的年夜饭却是在早晨,称为“年早饭”。

土家族人过年有许多独特的习俗,而“过赶年”就是其中一个。坊间对于土家族人为什么要“过赶年”,有两种说法:一是明朝嘉靖年间,朝廷抗击倭寇屡战屡败,于是向湘西征兵,可是当军令传达到湘西的时候,已经是除夕前一天,为了尽快赶往前线保家卫国,将士们都决定提前吃年夜饭过年。后来湘军大获全胜,为了纪念先祖,人们将“过赶年”的传统沿袭至今。二是从前湘西土匪横行,总是在除夕时下山搜刮财物。人们为了躲避土匪,选择在凌晨吃年夜饭,吃完后紧闭门户,躲避灾祸。

除夕当天,人们通常在凌晨3时起床,准备一年中最具有仪式感的一顿饭。为了办好年夜饭,家家户户都会提前做准备,腊肉、香肠、炖腊猪蹄、腊鱼、血豆腐、猪头肉;一道道特色美食都是每年的固定食材。

今年49岁的汤先生回忆起小时候过年:只要是子时一过,他便和伙伴兄弟们集合,拿上新买的“炸爆头”,用串串鞭炮声迎接新年。这一天半夜不睡觉疯玩,也不用担心被责怪。这时家长便慢慢开始收拾起年夜饭,大约凌晨4时,“年早饭”开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与窗外的晨曦一同迎接除夕。

现在,很多人没有了通宵守岁的热情,选择早起做饭。一些长辈不忍心打扰正在熟睡中的孩子,会在凌晨蹑手蹑脚地起床,把所有饭菜准备好后,才将孩子叫醒洗漱吃饭。因此在很多张家界年轻人的童年记忆中,“年早饭”总是在睡眼惺忪中慢慢品尝的,电视里的早间新闻一定会播报湘西“过赶年”的新闻。年年如此,孩子们也在一顿顿“年早饭”中慢慢长大。

在湘西,“过赶年”有一个规矩,一定要在天亮之前把饭吃干净。饭越吃天越明,象征着日子也越过越光明。问起对“过赶年”的看法,正在读高二的小羽说:“这是一年中唯一一次不感到痛苦的早起,因为我觉得很有仪式感的。是一种和平常完全不同的体验。”

做豆腐圆是壮族妇女必备手艺

“你家有十亩田,不比我小菜园;不怕早上无米煮,夜饭我可以打酒酿豆腐圆。”这是广西宜州流传的古民谣。豆腐圆,自古以来在宜州人心中,就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宜州市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这里居住有壮、汉、瑶、仫佬等多民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在宜州人的节庆宴席中,豆腐圆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佳肴,当地的年味,也由这个“圆”开启。

制作豆腐圆是壮族妇女必备的手艺。“除夕夜凌晨3点起来做了近千个豆腐圆,没到中午12点就卖光了。”宜州德胜镇居民王继芬在自家摊铺一边忙着收拾,一边算着这几天豆腐圆销量。

58岁的王继芬是土生土长的德胜人。由于手艺好,宜州、德胜等多地居民们的餐桌上的豆腐圆都出自这位“老土著”。“饭桌上有酒、豆腐圆,这个年就其乐无穷了。”

说起豆腐圆,王继芬做了近30年,梦也“圆”了30年。她对豆腐圆的制作颇有心得,要想吃起来嫩滑爽口,肉馅里的香菇、猪肉、水发木耳、花生、葱花、荸荠碎等都要精挑细选。其中,包着肉馅的豆腐品质最为关键,保留了食物最本真的味道。“水豆腐又白又好吃,我们用石磨来磨,还有山泉水来做才好吃。”

象征阖家团圆的豆腐圆,也见证了几辈人勤劳致富的故事。靠着做豆腐圆,王继芬成了十里八乡的招牌。

“最馋的就是吃继芬阿姨家的豆腐圆。”张小凡(化名)说,儿时家里生活拮据,只有逢年过节,家里来了稀客时,才会买豆腐圆,还不能放开肚皮吃。

张小凡回忆,上小学的一个冬天,放学刚进家门,就闻到一种久违的香味。妈妈给他和弟弟端上煎好的3个豆腐圆,“那天是我弟弟生日,豆腐圆鼓鼓的,咬到一口肉馅,好满足。”直到吃完了,才发现母亲不曾动筷子。后来去当兵后,有能力让母亲吃更多豆腐圆时,母亲却已无福享受到了。“那些艰苦的岁月,和妈妈一块吃豆腐圆,让我感受到母爱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激励我一直向前。”张小凡说。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易思含 汤文莉 李琼皓

编辑:杨雁霞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