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师风采丨李迎秋:思政视域下让组胚学鲜活起来

来源:红网 作者:潘锦 编辑:江雪 2022-02-09 16:38:14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记者 潘锦 长沙报道

如何把课程思政建设与组胚学教学相融合?李迎秋老师为此花了不少功夫。

作为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组胚学教研室副主任,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首批一流课程负责人,李迎秋2020年主持了湖南省教育厅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求实重教·立德树人——组胚学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她融入思政的新模式,让医学教育鲜活起来。

探索微观世界、诠释生理功能;阐明人体奥秘、构筑医学基石,李迎秋老师根据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特点,逐个章节研讨梳理,寻找学科知识体系与学校、专业的德育知识体系的“融合点”,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

《组织学与胚胎学》作为医学基础课程,面向大学一年级新入学的医学生授课,这是从高中教育到本科教育的第一年过渡性阶段。李迎秋介绍,胚胎学是一门容易引起学生好奇心的学科,它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告诉我们人是怎么来的,受精卵经过几周的分裂分化初具人形,其外形、体内各系统和器官又是如何发生演化的。

在讲授学科发展史时,李迎秋会向新生讲述我国早期实验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童第周先生立志为祖国争气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故事,传递给学生强烈的自尊、自强和自立的民族精神。

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要求,李迎秋将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紧密衔接。面向中医学专业学生讲授组织学的呼吸系统章节时,会结合新冠疫情,融入孙思邈医德名篇《大医精诚》相关内容:“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引发学生“医者即是仁者”的思考,提出并引导学生树立“仁心仁术”的医德思想,教导身为医务工作者要有仁爱之心,用大爱服务患者,立大德于社会,诠释厚德精技,实现自身价值。

李迎秋老师拥有爱心和责任心,担任兼职班主任时乐意与学生共建敢于追梦圆梦,富有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班集体,被学院评为级优秀兼职班主任。在医学院担任影像学专业班主任时,她发现班上有位同学成绩断崖式下降,考核不合格科目累积接近留级边缘。

李迎秋多次找该学生谈话交心,倾听学生对于医学专业的困惑、生活中的烦恼以及学习规划,告诉学生“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求学道路初看平坦顺遂,经历时却发现需要翻山越岭,努力后方能看到星辰大海,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专业和学业的观念,从家长的角度说服孩子理解和感恩父母,帮助学生在学好新课程的同时,复习并通过全部课程的考核,让学生体会到每次历练都是成长的台阶。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李迎秋老师带给学生的不仅是智慧与知识,还教会学生全面、立体地看待问题。在智慧的启迪下,点亮学生的心灵,点燃自己的快乐,逐渐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医学领路人”。

李迎秋老师在思政视域下秉承大学“文明、求实、继承、创新”的校训精神,培养学生严谨求真的学术精神,将德育课堂多元化,开拓思政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使教育回归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本真,培养出有爱、有创新精神、充满爱国情怀的新时代医学人才。

来源:红网

作者:潘锦

编辑:江雪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2/02/09/1085681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