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河谷 积沙成洲
在湖南、江西和广东三省交界的大山深处,有一座热闹的小村,湖南郴州沙洲村。
村庄所在的地方,原是一处荒僻的河谷,因河水裹挟的泥沙不断堆积,形成岸边大片沙洲,故得名沙洲村。沙洲村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共一百多户人家,其中百分之六十是瑶族。
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典型的湘南民居,还能看到马头墙上装饰着瑶族同胞古时驱邪用的牛角和耕作用的蓑衣。当然,还有瑶族传统的竹竿舞表演。因为旅游业的发展,这种过去只有在重要节日才跳起的舞蹈,如今在沙洲村,一天都会跳上好几回。
这些年,随着游客增多,沙洲人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富足,无论农忙还是农闲,人们都能有活儿干、有收入。2021年,沙洲村的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了17000多元,比2014年翻了三倍还不止。
半条被子 见证军民鱼水深情
这座大山深处的小村,之所以如此有人气,还得从80多年前的一个故事讲起。
1934年11月,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一场激战后,陆续来到了沙洲所在的汝城县进行休整。但因为在红军到来之前,敌人就到处宣扬,诬蔑红军是兵匪。不明就里的沙洲人纷纷躲进了山里,只有村民徐解秀一家留了下来。
倒不是他们不想躲,是因为她家孩子太小,而且生了病,没办法离开。一家人就这样躲在屋里,紧闭大门。
这天傍晚,因为下大雨,有三位红军女战士不得已在徐家屋檐下避雨。透过门缝,徐解秀看到战士们挤在狭窄的屋檐下,任由雨水淋湿衣裳,并不进来打扰,这让她十分意外。
于是她大着胆子拉开了门,请几位战士进来,给她们熬姜汤驱寒。到晚上,徐解秀又卸下门板拼成床,请战士们休息。
那时候,徐家只有一条破棉絮,三位战士也在急行军中丢弃了行装,只带着一条棉被。雨夜寒冷,四人便挤在一张床上、合盖一条被子。
第二天,红军战士临行前,要把被子送给徐解秀。可徐解秀说什么都不肯要,推让间,一位战士拿起剪刀,把被子剪成两半,并将一半塞到了徐解秀手上。
红军是好人,是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一半送给百姓的好人,徐解秀赶忙让丈夫上了山,把自家经历说给山上的村民听。
从此以后,沙洲村家家户户的大门都为红军敞开。在那段最艰难的革命岁月里,几百名红军战士在沙洲村得到了休整。
半条被子,见证着风雨相伴、生死与共的岁月,铭记着红军与百姓之间质朴的鱼水深情。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深情地讲述了这段往事。一夜之间,藏在大山深处的沙洲村,走进所有人的视野。
今天的沙洲村,依然保留了徐解秀老人的故居,还建起了“半条被子的温暖”陈列馆,吸引了360多万的游客来到这里。
五座凉亭 传承与人为善之风
其实,在沙洲村,与人为善的传统由来已久。
在沙洲村旁一条废弃的古官道上,留有一座凉亭,是一位名叫朱为善的人所建。
朱为善是清光绪年间的一名增生,父母为他取名“为善”,就是希望他能践行祖训,广做善事。
朱家是明嘉靖年间迁居至此的,那时候这里已有苗族同胞居住,他们接纳了朱家,帮助朱家在这里扎根。受到善意对待的朱家人,一直秉持着与人为善的祖训。
到朱为善这一代,当他看到官道上来往的挑夫和行人,整日经受风吹雨淋,无处歇脚时,便拿出多年积蓄,修建了五座凉亭。
如今,尽管古官道早已废弃,但其中一座凉亭保留了下来。亭中一块“日读善书、力行善事,为往来行人共避风雨”的石碑,记载了沙洲人与人为善的悠久传统。
互帮互助 共创村庄美好未来
秉持这份传统,沙洲人在互帮互助中走到了今天。
2000年,沙洲村在政府的帮助下修通了公路。这一年,瑶族青年朱向勇走出大山学习技术,学成回来后,他把自家的水稻田,改种了果树。
三年后,果树上结出的第一批果子,让朱向勇小挣了一把。
想着有钱要一起赚,朱向勇便把自己的技术、经验,毫无保留分享给大家。在他的带动下,沙洲村民纷纷种上了果树。2010年,村里的果树迎来了大丰收。
这本是个喜庆的事,但大家却都喜庆不起来,因为那年行情不好,他们种的果子价格跌得厉害,根本没人来买。
眼看挂在树上的果子快烂了,朱向勇连忙带着大家,全国各地跑销路。最后终于拿到了一笔六吨的订单。
有了订单,该怎么分配?沙洲人二话不说,让家庭最困难的人家先来。
后来沙洲人组成了水果种植合作社,还请来科技人员给大家培训,凭借集体的力量,沙洲村的水果种植产业得到了稳定发展。到2021年,沙洲村靠水果产生的收入占到村里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0%。
今天的沙洲村,被大片果林环绕,馥郁的果香飘满整个村庄;八方游客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给小山村带来无限活力;而一条直通村口的高速公路,则带给村庄更多的便利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今晚20:00,走进大山深处沙洲村,看一座因“善”而美的村庄。
《记住乡愁》乡村振兴系列
播出内容:《沙洲村——风雨相伴 乐善为家》
播出时间:2022年2月11日(周五)20:00
播出频道:CCTV-4 中文国际频道
来源:记住乡愁
编辑:章杰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