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2月19日讯(记者 杨朝文)在湖南汨罗市桃林镇高丰村,据不完全统计,全村劳力2100人,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就有1700多人,村里2000多亩耕地,耕种者大多数是老人。大量良田撂荒,农民耕地保护意识不强,导致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突出,严重影响当地农村产业发展和粮食生产安全。近年来,汨罗市在高丰村推进整村耕地流转全域整治,通过耕地集体经营管理,不仅盘活了村里的土地资源,还探索出一条耕地保护新路子。
为切实改变高丰村的耕地保护现状,高丰村村委会按照“农户自愿、村级统筹、规范流转、合作社运行”的“大包干”思路,将全村耕地经营管理权从各分散的农户手中集中流转到村集体。通过各方筹措资金,高丰村以实施土地平整、整修沟渠等工程为抓手,将小田改大田,把抛荒多年的旱土和高岸田整治为高产稳产的优质水田。一系列“组合拳”打下来,村里的田土不但改善了整体耕作条件,便于机械化耕作,还增加了200多亩耕地面积,农业产业发展前景一下就光明起来。
耕地整治完成后,高丰村村委会将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和部分种田能人手中,进行集中连片生产经营。在土地流转合同中,村委会也明确,整治后的农田只允许种植水稻,不允许种植其他经济作物或旱作物,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2000多亩耕地经过流转和全域整治,耕作条件得到全方位改善,合作社和种田能人流转到这批连片土地,水稻种植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经营也逐渐在当地兴起。而高丰村村集体通过收取管理服务费等方式,每年还有10多万元的收入,这也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村民基本社会保障注入新活力。高丰村面临的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难题也因此迎刃而解。
来源:红网
作者:杨朝文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