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谭忠欣 长沙报道
▲马坡岭为中国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长沙北有马栏山,东有马坡岭,相比“中国V谷”马栏山的赫赫有名,“种业硅谷”马坡岭则显得深藏不露。
长沙市芙蓉区浏阳河东岸的马坡岭,在她不平凡的岁月里,为中国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很少有一个地方能像马坡岭这样对农业一往情深。
湖南省农科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就在这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生前扎根在这片田野。
这里有6位农业院士,有298家现代种业企业,隆平高科、华智生物等近百家中国育种龙头企业坐落于此。
▲湖南农业大学处处是风景。
这里有三季有花四时有景的湖南农业大学:春赏樱、夏赏荷、秋赏枫、冬赏梅。
筹备近一年,岳麓山实验室即将开工建设,必定在种业发展历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种业硅谷”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也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湖南农业大学的新使命。
随着岳麓山实验室呼之欲出,马坡岭不仅在赓续“禾下梦”,更在全力打造农业科技高地,用中国种子播种全球,新的丰收盛景正在酝酿。
时尚与科技,中国种业的弄潮儿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沾上了“农业”二字,难免和“土气”分不开,其实,湖南农业大学不土,甚至很潮!他们武可挽袖,在田间实践挥洒汗水,每一片实验田都承载着研究人员的心血,每一粒种子都是他们种下的希望;文亦能执笔,在实验室里潜心求学,每一项成果都见证着师生夜以继日的坚持和付出。
▲2月15日下午,岳麓山实验室集聚区项目建设指挥部揭牌仪式在湖南农业大学举行。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岳麓山实验室将成为“中国饭碗”最坚实的支撑。
一粒种子,以涓埃之微,阳光雨露适宜却能长成参天大树;国之种业,产业规模不大,却以稳粮之基,承载着安天下、定社稷的重任。建好岳麓山实验室,打造新时代“种业硅谷”,必须要有敢于亮剑的底气。而底气何来?
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弘向记者介绍,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学校依托作物学、园艺学、畜牧学等优势学科,以官春云、印遇龙、邹学校、刘仲华院士为引领,重点围绕水稻、油菜、畜禽、蔬菜、茶树、中药材等重点领域种源“卡脖子”技术问题鼓励科技人员“揭榜挂帅”、协同发力、联合攻关,着力实现生物育种的创新突破,解决种源上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切实巩固湖南种业科技的领先优势。
▲湖南农业大学实验田中的油菜花,绘成了长沙春天最美的样子。
阳春三月,正是油菜花盛放的季节。提起油菜花,人们总会想起金灿灿的颜色。而在湖南农业大学油菜花实验田中,色彩斑斓的油菜花争相开放,青白色、纯白色、红色、深红、橘红色、粉红色、桃红色、粉黄、紫色、黄花央斑、白紫央斑、金黄央斑……多彩油菜花吸引了大量师生、游客慕名前来观赏。
▲刘忠松教授在实验室。
湖南农业大学刘忠松教授花30年破译了油菜种子“变色”的密码,多彩油菜花海不仅成为了湖南多地的网红景点,更是培育出了可以在冬季开花的油菜花。
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处长匡勇介绍,学校近三年科研项目经费一直位居湖南省属高校第一位,202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资助突破5000万元,创历年新高,获省科学技术奖12项,连续两年获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刘忠松教授团队关于黄籽油菜基因组的解析在《Nature Genetics》发表,实现了该校该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
时尚与科技的弄潮儿,这才是湖南农业大学的“真面目”。
深耕“试验田”装上“中国芯”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基于农业科技的支撑。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
湖南农业大学以创新为“犁”,奋勇开拓,以科技为支撑,不断探索新模式、新方法,始终走在现代农业改革创新的前列,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攻克这些“卡脖子”技术,才能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端牢“中国饭碗”,湖南的农学科技工作者底气十足。
▲邹学校院士在樟树镇指导樟树港辣椒生产。
湖南人爱吃辣,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院士邹学校更是擅长研究辣。
在湘江之滨,湘阴县樟树镇有一个村名叫友谊村,村里家家户户都在种辣椒。这几年辣椒的价格可以说是一路走高。
一斤鲜辣椒就要卖300元,这是市场上普通辣椒价格的10倍到100倍。友谊村的刘超种了六七亩辣椒,每年的收入有十三四万左右。
樟树港辣椒这几年横空出世,被竞相追捧。而它其实是由一个已经被淘汰的老品种创新改良而来。
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院士邹学校和他的团队三十多年来致力于将农业现代化,不停地选育新品种,满足农民和市场的需求。中国的土地上,盛放着了不起的湖南“椒”傲。
▲官春云院士在油菜实验基地。
新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油菜产量不高,所榨成的食用油弥足珍贵,许多农民吃的是没放油的“红锅菜”。官春云立志提高油菜的产量,解决中国人吃油的问题。金黄色的梦想,在春天里破土而出。30公斤!100公斤!150公斤!油菜亩产节节高升,从“有油吃”到“吃好油”,官春云院士用六十年的时光丰润了我们的餐桌。
▲印遇龙院士在猪场。
三十多年来,印遇龙一直在琢磨一件事情:怎么养好一头猪?这项研究,关系着全国产值万亿的生猪产业。他建造了“五星级”猪舍,专门研究小猪们的吃喝拉撒。
于是——养猪更有效率了:以前猪每长1斤肉,需要吃4斤饲料,如今只需要吃2.8斤。
猪肉更加安全了:通过改良饲料配方和饲养模式等营养策略,饲料中抗生素可以不再使用。
猪场更加环保了:沉淀收集粪污的处理系统、采用湿帘加负压降温的“空调”等等,这样的猪圈,减少了80%的污水排放,运营成本大大降低。
印遇龙助推宁乡花猪成为中国“四大名猪”、选育的“湘沙猪”获批农业农村部生猪新品系。
论文写在田野山林,人才植根三湘大地
“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句话一直鼓励着湖南农业大学的所有科研人员。对他们来说,研究农业技术,不是为了取得实验室里亮丽的成绩单,而是要把相关技术踏踏实实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综合性、一体化解决方案,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提供有力支撑。
湖南农业大学的精准“排兵”“布阵”,也激荡起师生投身脱贫攻坚、矢志乡村振兴的强大决心,一批批专家、中青年学者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外,把大量精力都投入到农业生产一线,奔走在三湘大地,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强农兴农之歌。
“论文写在田野山林,人才植根三湘大地”这正是广大湖南农大人多年执着坚守的真实写照。
端牢“中国饭碗”底气,离不开我国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重视和培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技创新是关键,农业高校必须走在前边,发挥智力引擎和科技引擎的作用,当好‘人才库’‘成果库’和‘智力库’”。陈弘介绍,近年来,他们紧扣农村实际问题“对症下药”,让最新的农业农技理论知识在农业生产中落地生根。
学校联合湘赣鄂渝黔5省18所高校、科研院所,成立武陵山罗霄山片区和湘赣边区乡村振兴科教联盟;以省委确定的14个乡村振兴创建示范县和13个重点帮扶县为重点对象,选择湖南重点培育的农业千亿产业、区域性特色主导产业以及学校已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产业,聚焦畜禽、蔬菜、茶叶、油菜、中药材、水果、水稻、淡水渔等领域,长期、稳定实施“一个产业集群、一个责任学科、一位首席专家、一支稳定团队”的工程,通过聚合产业、政府、企业资源与学校学科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全面提升片区内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科技水平,全链条、全方位、全周期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刘仲华院士在茶园。
茶,浸润着淳厚的人生态度。刘仲华院士用三十多年的浸泡,赋予了茶叶的新生。
去年10月,教育部公布第四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推选结果,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院士团队黑茶提质增效与产业提升工程科技帮扶项目《科技创新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全面振兴》成功入选,为湖南省高校入选的2个项目之一。
2006年,湖南农业大学开始向安化派驻挂职的科技副县长、科技特派员,组建了由湖南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刘仲华院士为首席专家,萧力争、王坤波等挂职科技副县长、湖南省科技特派员、湖南省“三区”人才、湖南省“万名”工程专家为主体的“安化黑茶产业科技帮扶团队”。
刘仲华院士团队研发茶叶提质增效和深加工关键技术引领我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安化成为中国茶叶税收第一县、全国茶叶百强县第一,2007年至2020年,安化茶园面积从10万亩发展到36万亩、茶叶加工量由1万吨增加到8.5万吨、综合产值由6亿元增加到230亿元,累计纳税近16亿元。茶叶加工企业由15家增加到21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全县14.86万贫困人口中有近10万人因茶脱贫,创造了产业振兴的“安化模式”。
600多年的安化黑茶重新焕发活力,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金叶子”。
记者相信岳麓山实验室将不断提升中国种子的水平与实力,化解一个个“卡脖子”问题,守护好农业的中国“芯”。未来,更多育种成果将从马坡岭向种业企业转移和农民大田应用,中国人的饭碗将端得更牢。
来源:红网
作者:谭忠欣
编辑:贺纯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