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察丨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湖南民政部署“四个转变”

来源:红网 作者:陈彦兵 编辑:周怡琳 2022-03-10 12:07:16
时刻新闻
—分享—

2222.jpg

会议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彦兵 综合报道

“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对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事业提出殷殷嘱托。

如何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3月9日,2022年全省民政工作会召开,总结2021年工作,部署2022年任务,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湖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曹忠平出席并讲话。

兜底保障坚持不落一人、不漏一户

2021年,湖南民政系统大力巩固深化兜底保障成果。坚持不落一人、不漏一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制定低保、特困等认定办法,建立低收入人口与防止返贫致贫人口监测标准“两线合一”机制,探索建立主动发现预警机制。超额完成重点民生实事任务,全省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达到591元/月和5256元/年,月人均救助409元和264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平均每人每月补贴80.8元和75元。建设特困供养床位5298张,其中护理型床位4238张,民生兜底保障网织得越来越牢。

困难群众实现了应保尽保。坚持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建立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落实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委托照料服务,34个县市区救助改革试点成效明显,全省保障特困人员37万人、临时救助73.16万人次、流浪救助9.58万人次,高龄津贴、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78.11万人。依托信息化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对象精准认定,精心组织实施“福彩助残” “福康工程”,全省收治困难精神病患者5100多名,为2.1万名居家精神病患者提供社区康复服务,真正给特殊困难群体予以特殊关爱。

2022年,湖南民政将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通过民政兜底脱贫一批,尤其是易返贫致贫对象,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今年将着力办好重点民生实事,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着力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建立财政分担机制、容错纠错机制,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精准救助;着力构建大核对机制,完善跨部门、多层次核对机制,加强低收入人口监测预警,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着力构建大救助体系,发挥社会救助部门协调机制作用,聚焦特殊困难群体,统筹各类专项救助措施,坚决整改审计发现的基层挤占挪用截留资金、“漏保”“政策保”等违规违法行为;着力构建大帮扶格局,建立城市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办法,探索开展异地急难性临时救助,加快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实现政府救助与慈善衔接联动,切实增强城市包容度和民生工作温度。

大力发展优化基本社会服务

2021年,湖南民政大力优化基本社会服务供给。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强城乡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机构、农村互助养老设施等建设,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制定出台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监管措施,举办首届岳麓山养老高峰论坛,开展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衡阳、郴州成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项目试点。大力推进智慧民政建设,残疾人“两项补贴”、孤儿保障实现“跨省通办”,结婚登记在市州实现“全市通办”,“网上办”“掌上办”覆盖业务面进一步扩大。

2022年,将坚持在实践中优化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加注重基础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动乡镇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农村互助型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新增5000张机构标准护理型床位,完成2万户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更加注重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结构,强化公办养老机构骨干作用,推动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建立完善集中照护制度,推进农村养老提质升级,积极探索“物业+养老服务模式,满足不同类型的服务需求。

优化残疾人福利供给,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开展社会保障助残、托养供养助残、康复辅具助残、慈善爱心助残等“爱残助残行动”,切实关爱特殊困难群体。加强救助管理,坚持阵地前移,加强主动救助,开展区域中心站试点,保障救助寻亲、落户安置、源头治理等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

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涉及亿万家庭幸福和儿童权益。2021年,湖南建立未保工作协调机制,落实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政策,62万名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到位。

2022年,将进一步理顺未成人保护工作机制,主动发挥牵头部门作用,推动成员单位履职尽责,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问题,形成未保工作强大合力。履行“两个兜底”责任,加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建立主动发现、及时兜底的机制,规范儿童收养工作,依法查处违规收养儿童行为,严防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事件。推进集中康养,大力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市级儿童福利机构要集中养育由民政部门长期监护的孤弃儿童,县级机构要逐步转型为未保中心,加强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培训,落实儿童主任岗位补贴,更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

聚焦共同富裕发展慈善事业

2021年,开展了“湖南慈善奖”评选表彰,“爱心改变命运”等慈善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实施福彩“十百千万”工程,全年销售51.43亿元,筹集公益金16.65亿元。

2022年,湖南将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制定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意见,培育发展慈善组织,弘扬慈善文化,开展“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做优做强慈善品牌,引导慈善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加快全民慈善、人文慈善、阳光慈善、法治慈善进程,发挥好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

同时,大力提质社会工作,推进基层社工站项目2.0版本建设,落实志愿服务记录证明制度,大力褒扬志愿服务活动,浓厚全省志愿服务氛围。大力发展福彩事业,坚持“一把手”工程,深化“十百千万”工程,建设新渠道、应用新技术,推动全省福彩稳中有进、健康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湖南民政战略重心由脱贫攻坚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转变,发展任务由兜底线、保基本向强服务、拓领域转变,发展方式由行政供给向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转变,发展目标由“有没有”“够不够”向“好不好”“优不优”高质量发展转变。

来源:红网

作者:陈彦兵

编辑:周怡琳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2/03/10/1099181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