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3月15日讯(通讯员 李秋德 冯小雪)近年来,冷水滩区采取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与粮食生产措施,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粮食产量不降低,筑牢粮食生产的“安全线”。
领导领办。建立区级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组长包户的“四包”工作责任制,开展“六个一”服务,即制订1份种粮规划、抓好1个重点村的“扩双增面”、扶持1户种粮大户、建立一个种粮合作社、协助办好1个100亩集中育秧示范点和1个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示范点。将粮食播种面积、集中育秧列入粮食生产绩效考核,推行每周一督一排名制度,对排位靠后乡镇开展约谈。
严禁抛荒。大力宣传“种地得补贴,不种地不得补贴”政策。并建立抛荒耕地治理台账,对抛荒1年以上的耕地停发地力保护补贴,对抛荒2年以上的耕地,提供承租式、“菜单式”“保姆式”三种土地托管模式,流转给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和涉农企业实现复耕复种,截至目前,供销合作社组织开展承租性托管5000亩,菜单式托管7000亩,保姆式托管1万亩。
打造示范。创建“早加晚优”双季稻万亩示范片4个、千亩示范片11个、500亩示范片11个、200亩示范片183个,示范面积6万余亩。示范区内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技术指导。通过农业订单式生产工厂化集中育秧面积17.3万亩,为稳定双季稻面积49.7万亩以上打下坚实基础。
优化服务。整合涉农项目资金近1.5亿元用于对全区大中型沟渠整修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并列支2210万元用于水稻集中育秧、农机累加补贴等。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给予贴息贷款扶持,开通“粮食贷”“特色贷”等业务,担保贷款金额1.2亿元,新增贷款主体100户以上。完善区、乡、村三级农资配送体系,依托9个乡镇惠农服务中心和125个村级综合服务社,组织调运储备化肥1.35万吨、种子47.7万公斤。
来源:红网
作者:李秋德 冯小雪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