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张兴莎 长沙报道
眼看新一轮疫情在全国大范围席卷,湖南省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姚英杰向记者坦言,他心中的弦绷得更紧了,目前全体员工已经持续坚守786天,面临现阶段这关键一战,他最担心的就是人心疲惫。
疫情来势汹汹,湖南疫情防控难度也随之升级,湖南机场“守门人”的工作变得更加重要!
其一:入湘者逐一查验,工作细致繁琐程度升级!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作为湖南门户,疫情防控一直面对多重压力,既要从严从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又要坚决筑牢“外防输入”屏障,还要确保全省疫情防控大局稳定。
然而,此次疫情不是零星出现,几乎一夜之间遍地开花,20多个省份受波及,中高风险区一下增加至数百个。
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同时,长沙机场迅速反应,升级员工防护等级,及时对入港航班管理进行了分类调整升级,对所有入(返)湘旅客在出舱门时“双复核”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机场工作人员正在查验旅客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另外,针对上海、深圳等重点区域落地长沙的航班,管控也更加严格。除常规的“湖南健康码”“行程轨迹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外,这些航班的旅客还将由专人带领走专用通道,前往流调点开展“整机流调工作”,排查其行动轨迹。
如若在航站楼或航班上发现有发热旅客如何处置?想必这也是你关注的问题。长沙机场的医疗急救中心接到消息,将立即出动救护车“点对点”将旅客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
另外,密接人员也将以闭环的方式,通过救护车“点对点”转运至隔离酒店。各类特殊情况一旦发生,长沙机场都将采取“闭环点对点”运送至指定地点的方式。
记者发现,疫情形势的升级让原本精细的工作变得更加繁琐,工作人员查验频率更高了、查验航班更多了、关注的重点人群更杂了,这更磨练人的意志与决心。
其二:国际航班风险高,社会关注度再升级!
机场是疫情防控的高风险区,更是“外防输入”的最前线。
3月15日,大连发现90个混管样本结果可疑阳性,专家表示病毒来源暂不排除与国际货物运输有关联,这也再次引发了社会对国际物流疫情管控的关注。
记者3月16日抵达长沙机场国际货站时,不断有货物从世界各地运抵长沙。“高峰期时一天有3架飞机入境,可装载200—300吨货物。”空港实业货运分公司国际货站副主任孟辰介绍。
以波音747飞机为例,疫情之前卸货时间通常不超过2小时,而现在至少需要6-7小时,仅货物本身就需经过四次消杀,分别是在机场内焖仓30分钟进行第一次整板消毒、卸到停机坪里的第二次整板消毒、运送到仓库里进行第三次整板消毒、再单独对每一件货物进行六面消毒。
工作人员正在机舱内对货物进行消毒。
另外,每一次航班到达后,所有设备、场地、人员,以及整个环境都还要进行消杀。国际货站一直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不动摇,从严从实从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目前,长沙机场仅有往返非洲内罗毕的一趟国际航班,每周开航一趟,运送旅客200人左右。”湖南省机场管理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汪曦向记者表示,入境旅客一直是重点管控对象,机场已设置专门通道,闭环将旅客送至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
记者还注意到,民航局近日发布自3月21日至5月1日期间,因疫情影响,调整了部分上海入境国际客运航班,一共涉及106个班次,入境点将由上海浦东机场调至国内另外12个口岸机场,其中就包括长沙。
汪曦表示,机场集团也将着重加强对新调整至长沙的国际航班管控,动态调整工作方案,绝不松懈。
其三:严防外溢是最后底线,员工心理压力再升级!
记者也一直在思考,为何此次疫情发展如此迅猛。3月14日凌晨,张文宏医生微博中的一句话点醒了很多人,“防控的节奏不能乱,大家对于下阶段防控的信心不能丢失……”
确实,在持续高压状态下,大家心理疲惫了,思想懈怠了,行动迟缓了,这些比病毒本身更可怕,现在绝对不是“躺平”的时候。
长沙机场工作人员正在穿着防护服作业。
就机场实际工作而言,员工们持续坚守防止输入的同时,一旦不可避免地出现感染,严防疫情外溢将是最后的底线。做好员工闭环管理工作,做好大家的心理疏导,一定是现阶段工作的关键。
高风险岗位的员工,工作期间必须长时间穿戴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执行“上班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7天”工作模式,几乎不与外界接触。
“长时间不能和朋友们聚会,时间久了确实容易与社会脱节。”空港实业货运分公司监装监卸员刘久辉3月15日完成工作,入住茉莉溪空港国际社区,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入住集中隔离区,他说在隔离区主要还是想家、想要自由。
茉莉溪空港国际社区集中隔离的住所。
针对员工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机场集团还聘请了专业的心理医生咨询疏导,并经常组织慰问活动,尽可能改善伙食与居住条件。目前,隔离区内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还设置了篮球场等运动设施。通过各类方式,希望可以有效提振员工信心,缓解心理负担。
最后,记者想谈谈在特殊时期探访长沙机场的感受。在过去的786天里,长沙机场一直是挡在前头最冒险的先锋队,是一天不落与病毒博弈的主战场,更是最易产生厌战情绪功亏一篑的一线。而他们即便牺牲自己的生活,都在竭尽所能坚守岗位,我们又怎能不做好自己呢?
还是那句话,再难还要再坚持!和记者一样,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不给国家添堵!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兴莎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