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洞庭湖最大的优势是生态,生态就是最具价值的“软黄金”。洞庭湖的生态优势如何转化为湖南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座”,还有很多文章需要去做。端好洞庭湖的“生态金饭碗”,我们亟需配上一双“好筷子”。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朝文 陈诗芹 通讯员 杨瑛 黎振兴 长沙报道
“楚云团翠八百里,澧兰吹香堕春水。”
曾经,洞庭湖有着道不尽的碧波万顷、说不完的浩淼潋滟,让人沉醉其间、流连忘返。然而,在江与湖的关系长期演变、发展与保护的博弈中,洞庭湖逐渐出现淤积萎缩、调蓄功能减弱、湿地功能衰退、水源涵养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等系列问题。
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也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我国的主题就是“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当天上午,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洞庭湖生态疏浚系统治理工程建设,并且强调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着眼长远、尊重规律、修复为要,加快推进洞庭湖生态疏浚和修复,以洞庭湖治理的实际成效,不负“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
为何要部署开展洞庭湖生态疏浚系统治理工程建设?洞庭湖的“结石”之痛究竟有多严重?
▲ 红堤岸绿水清黄盖湖。
作为湖南人的母亲湖,洞庭湖曾经有着“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壮阔景象。她不仅滋养着三湘儿女,还在调蓄长江洪水、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因而洞庭湖又被人们称为“长江之肾”。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运用之前,洞庭湖区淤积泥沙每年平均1.2亿吨,调蓄容积大幅减少。连接长江与洞庭湖的“四口”年均径流量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1332亿立方米减少到如今的479亿立方米,其中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则由80亿立方米减少为16亿立方米,偌大的洞庭湖,水浅之处不过脚背,昔日的一口大水盆变成了浅浅的菜碟。
这种情况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洞庭湖区水多水少都成灾。枯水期长江水进不来,洞庭湖水蓄不住,季节性干旱、断流式缺水等问题日益严重;同时,淤积的加重,也导致部分区域水呆、水脏、水臭,造成“水窝子里没水喝”的窘境。而在汛期,洞庭湖调蓄功能减弱,汛情依然是湖区人民心腹大患。
长期以来,洞庭湖牵动着多少人的心。如何趋利避害、治水兴水,全面系统做好洞庭湖的水文章,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近些年,国家持续开展洞庭湖治理与保护,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湖南省着力改善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全力提升洞庭湖区的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保障,可谓是动作频频,亮点闪闪。
● 堤防加修夯实防洪安全基础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难在洞庭。作为长江流域防洪抗灾的“主战场”,夯实水利基础,完善防洪蓄洪体系,造福一方百姓,是洞庭湖保护与治理永恒的主题。钱粮湖等3垸、安化等9垸、围堤湖等10垸堤防加固工程3个项目于2009年开工,2020年完工,共加高加固洞庭湖区一线堤防766公里。3个项目的实施,切实提高了洞庭湖区防洪能力,能有效抵御常遇洪水,有力保障垸内人民正常的生产与生活,有效保证洞庭湖区与长江中下游流域的防洪安全。
● 排涝设施建设提升湖区排涝能力
2017年,国家将洞庭湖区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纳入国家加快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实施范围。工程总规划总投资48亿元,包括18个涝区101个项目,其中已经完工83个,其余18个项目正抓紧扫尾,工程将于2022年主汛期前全面完工。该项目新增排涝能力1237立方米每秒,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926.1万亩。2019年以来,项目在抵御洪涝灾害中发挥明显的减灾效益,减少受淹面积8529平方公里、受淹耕地810万亩、受灾人口300万等,2020年未出现城区受渍现象,垸内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 沟渠疏浚畅通水系脉络
2018年到2020年的三年时间里,洞庭湖区共完成6.45万公里沟渠疏浚和11.17万口塘坝清淤,有效恢复了洞庭湖垸内沟渠连通性能和塘坝蓄水能力,构建出了旱能灌、涝能排的沟渠塘坝生态活水网。2021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水利系统牵头督导实施16个河湖连通及沟渠清淤项目,一共完成205.08公里河湖水系综合整治及沟渠疏浚、31口塘坝清淤、2处内湖整治,完成清淤119万平方米,生态护坡68万平方米。
▲ 洞庭湖北部补水一期工程——华洪运河补水工程。
● 生态补水解渴洞庭
2018年以来,湖南相继实施洞庭湖北部地区分片补水一、二期工程,以长江干流、松澧水、草尾河为水源的3条补水动脉初步打通,累计补水超过12亿立方米,改善洞庭湖北部地区200万亩耕地灌溉水源问题和168万人的供水水源补给条件,并有力提升了大通湖、华容河、珊珀湖、三仙湖水库等水域水质,生态效益、民生效益显著。二期工程的6个项目预计2023年可完工,届时又将改善洞庭湖区30多万人、100万亩耕地生活生产水源条件。
● 规范河道采砂管理
湖南省全面停止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采砂,先后出台《湖南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湘资沅澧干流及洞庭湖采砂规划》,为维护河道采砂良好秩序提供了法治保障,并持续开展打击非法采砂“霹雳”行动、长江流域河道采砂综合整治、全省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让涉砂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一修一建,一疏一补加一护,“长江之肾”洞庭湖正焕发应有生机。
不仅如此,对于复苏洞庭湖,湖南还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在确保洞庭湖丰水期水域面积2625平方公里不减少的基础上,力争到2025年,洞庭湖生态疏浚基础夯实,四口和四水尾闾河道疏浚基本完成;在枯水期生态水面达到700平方公里、生态补水量18亿立方米。到2030年,全面完成洞庭湖生态疏浚,全面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在枯水期生态水面达到1000平方公里、生态补水量45亿立方米,全面实现绿色和谐、洪涝无虞、质优量足、循环高效的目标。
这样的目标,你们期待吗?
来源:红网
作者: 杨朝文 陈诗芹 杨瑛 黎振兴
编辑:张立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