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5月20日讯(通讯员 何齐 曾峰)2021年以来,道县坚持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干部人才优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高位推动 种好乡村振兴“责任田”
坚持精准发力、压实责任,始终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这一重大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制定出台《关于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建联系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56名党员县级领导分别指导联系1个村党组织。2021年,各县级领导深入基层检查指导乡村振兴工作240余次。制定下发《关于贯彻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的工作方案》《关于在全县深入开展“五建五强”活动、擦亮“树湘红”党建品牌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全年12个方面48项重点任务,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精准对接、一体推进。全面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积分管理,把党组织书记抓基层组织建设、乡村振兴等五个方面10项内容纳入平时积分考核,年终进行民主评议,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考准考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层层压实责任。去年,评选出村(社区)“十佳”担当作为领头人10人,对连续两年排名靠后且被定为“不合格”等次的3名村党组织书记予以免职。
道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暨深入开展“五建五强”活动、擦亮“树湘红”党建品牌动员会。
固本强基 夯实乡村振兴“桥头堡”
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提质工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等党内基本制度,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不断提升。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注重从致富带头人、复转军人、大学生村官特别是回乡创业青年党员中选拔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配齐配强“两委”干部1994人,换届后班子成员相比换届前下降3.6岁,大专以上学历相比换届前占比提高18.6%。全面提升基层运转保障水平,为584名村主职干部落实养老保险缴纳和补贴,村级运转经费平均每村18万元、原建档立卡贫困村达22万元,普通村(居)、原建档立卡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全年基本报酬分别达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和2.5倍,充分激发村干部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动力。
选优派强 充实乡村振兴“主力军”
把最精干力量放在基层一线,让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坚持党员发展计划向农村倾斜,加大从农村致富能手、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不断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去年以来,共新发展党员823人,其中大专学历以上文化、35岁以下人员439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大力推进“头雁”队伍提质行动,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开展乡村振兴“擂台比武”和走村观摩,动态储备100名年纪较轻、能力较强、后劲较足、群众认可的村社区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书记)进入“优秀村级干部百人团”。坚持尽锐出战,严把驻村工作队“入口关”,统筹考虑农业农村工作经验、专业技术特长等要求,去年共派出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队102支、驻村工作队员282名,实现重点帮扶已脱贫村、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等六类乡村振兴重点村工作队全覆盖。
道县营江街道藠头产业乡村学堂现场教学。
精心培育 提升乡村振兴“硬实力”
坚持把乡村干部素质能力提升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针对换届后村“两委”班子工作经验不足、业务能力不强等问题,充分发挥县、乡两级党校“主阵地”作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层次分领域举办乡村振兴、党建业务知识等培训班46期,进一步提高村“两委”干部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活学活用的能力。不断探索和完善“党建+乡村振兴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围绕“四个精准”,聚焦有发展潜力、有创业基础的农村党员和青年农民,大力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青年党员和新型职业农民363人,逐步培养出更多数量、更具成色的乡村振兴“土专家”“田秀才”。持续深化“党校课堂+教育基地”两位一体的教学体系,采取“农民点单、财政买单”的方式,把培训课堂设在“田间地头”“基地公司”,举办接地气的“乡村学堂”34期,培训学员1200余人。
2021年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工作会议道县人才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筑巢引凤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不断拓宽紧缺人才引进渠道和本土人才培育渠道,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制定《道县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方案》,完善党委书记抓人才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建立人才工作联席会商机制,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压实责任、形成合力,夯实乡村人才振兴基础。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位,全年送培各类基层定向培养人才367人,其中农医特岗送培人数居全市第一。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乡村振兴实用人才110人,连续2年保持75%以上增速。精心选派31名科技特派员精准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乡村学堂”70余次,组织开展“十行状元、百名工匠、千优技工”培育评比,举办首届道县“水电工技能大赛”“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技能大赛,连续两年举办“道县村播带货”电商大赛,连续三年举办“道州工匠”技能比武,依托永州工贸学校、“乡村学堂”挖掘、培养本土技能人才1518名。
来源:红网
作者:何齐 曾峰
编辑:王杨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