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在武夷山村综治中心的监控大屏。刘宾摄
哗啦一声,王启辉俯身在办公桌上摊开一份“武夷山村产业布局图”。上面十多个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区域版块,分别被他用黑色签字笔做了标注:龙虾养殖、柑橘种植、低洼田改造、拟建汽贸市场、拟建农民工培训中心、招商中、提质建设中……
乍一听“武夷山村”,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位于江西与福建两省交界处的武夷山。其实,它是湖南省汨罗市汨罗镇下辖的一个村庄,位于汨罗市城乡结合部,紧邻240国道,有50个村民小组、5400多人。
武夷山村于2017年由原先的南托、北托、茶木3个村合并而来,王启辉是村党总支书记。若从2005年担任南托村村主任算起,他已在这里工作了17年。
2019年,武夷山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2021年,获得“湖南省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称号,同年,武夷山村党总支获评“湖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乡村振兴既要靠产业支撑,又得抓好基层治理。”王启辉说,坚持党建引领是做好这些工作的核心与关键。
武夷山村村民服务中心。刘宾摄
党员带头当先锋 乡村建设展新貌
一栋栋“别墅”连排成片,平坦的柏油路两旁,桂花树枝繁叶茂,迎风摇曳。初夏时节,紧邻武夷山村村委会的南托片区集中建房点——南托新村处处绿树成荫,尽展美丽乡村图景。
“不仅绿化好,还有专门的保洁员,安装有路灯、24小时监控,一点不比城里差!”72岁的村民杨培放笑着说,搬进来6年多,他在这里一直住得很舒心。
2014年,在汨罗市推进屈子生态湿地公园建设中,武夷山村如今的南托片区——当时的南托村——被纳入拆迁范围。时任南托村党支部书记的王启辉和村干部商议后认为,可以利用这一机会进行集中建房。
“村民集中居住,有利于实行社区化管理,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节约土地资源,对于本身就地处城郊的武夷山村而言,这是迈向城镇化的必要一环。”王启辉说。
尽管集中建房点距离原先的居住区仅有短短700米左右,但安土重迁的村民一开始并不愿意搬迁。他们的顾虑不难理解:在老地方居住多年,早已习惯,新的建房点当时还是一片荒地,以后建成什么样,看不见、摸不着,谁会轻易点这个头?
为了赢得群众支持,王启辉拿着集中建房片区规划图、房屋设计图,和村委会班子成员一起,挨家挨户上门解释政策、征求意见。
水泥屋面改成瓦屋面,房屋增加后门,西侧开一扇窗,降低楼梯坡度以方便老年人出行……村民提出的所有要求,他都认真记好,并一一兑现。一番诚心实意的沟通,让群众的态度从拒绝变成了观望。而要让大家从“一旁看”变成“跟着干”,还得再使一把劲,靠党员来带动。
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杨培放第一个在搬迁协议书上签了字。他所在的李家屋九组第一批同意搬迁的4户村民中,有3户是党员。之后,从十几户到几十户,最终南托片区260多户村民都相继同意拆除旧房子,搬进了新小区。
旧的宅基地退回村集体,武夷山村由此节约出450多亩土地,均进行了复绿。南托片区开了头,北托、茶木两个片区也不甘落后,进行有规划的集中建房。如今,全村已有400多户村民搬进了集中建房点。
去年,选址紧邻武夷山村的汨罗市一中动工开建,计划将在2022年9月竣工开学,这一利好消息令许多村民喜笑颜开。45岁的村民姜湘利坐在自家明亮的客厅里笑着说,在集中建房这件事上,她和村里很多人都有一个相同的看法:村干部顾全大局、想得长远、办得实在,是在全心全意带领村民谋福利、谋发展!
武夷山村集中建房点的房屋整齐划一。刘宾摄
党建引领聚合力 基层治理见成效
2017年合村前,南托、北托、茶木三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状况各不相同。南托家底最殷实,此前通过集体土地征收、老企业征收以及拆迁补偿等,集体经济账户上有3000多万元,北托也有一定积蓄,茶木的家底最薄。
这钱怎么用?有人提出,不如各村把各自的钱分掉。“资金分下去,是一锤子买卖,能听见几个响?” 对此,王启辉有不同看法:“合了村就是一家人,如果经济基础薄弱的茶木片区发展跟不上,拖累的难道不是全村的形象?”
他和班子成员商议后达成共识:散是一盘沙,聚成一团火。武夷山村要发展,三个片区就得拧成一股绳!
话说得漂亮,能做到吗?有村民在心里犯嘀咕。
过去,北托和茶木两个片区基础设施落后,村容村貌是短板。拓宽主干道、安装路灯、治理黑臭水体……合村后,武夷山村支两委用了半年多的时间,花大气力对两个片区的居住环境进行改造。
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村民心底的疑虑逐渐被打消:合村不是做做样子,三个片区不分彼此,集体的钱集体花,生活也比过去更有奔头了!
乡村发展三分靠建设,七分靠治理。“邻里矛盾多、管理难度大”是合并村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怎么既能让村民参与到村庄管理中来,又能真正地为他们解难题、办实事?武夷山村探索出“党建+社团”这一举措,进一步完善乡村自治路径。
外出务工的村民忧心家中孩子的学习,村里便发动退休教师和热心党员群众成立“助学社”,由志愿者每周为需要帮助的孩子免费提供作业辅导;根据村民不同的兴趣爱好,成立腰鼓队、健身队、舞蹈班、舞龙会等多个文体小组……武夷山村共有4个党支部、24个党小组,党员200多名,合村后,在村党总支的引领、组织以及党员的积极参与、带动下,村里相继成立了老年协会、红白理事会、矛盾纠纷调委会等9个协会社团,目前吸引了3500多名村民参与其中,逐步形成了“人人进社团、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无本市及以上上访、无治安刑事案件、无公共安全事件,群众满意度高,近年来,武夷山村基层治理工作交出了一份“三无一高”优异成绩单,并先后获得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湖南省平安村(社区)创建示范单位、湖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湖南省文明村(社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武夷山村一片低洼地经改造后,已发展成果园。刘宾摄
布局产业促发展 乡村振兴添动力
在王启辉摊开的那张“武夷山村产业布局图”上,被标记了“柑橘种植”的区域,如今已是连片的果园。熊海平3年前种下的100多亩柑橘和脐橙,今年已经挂果,进入了收获期。“预计能有5、6万斤的收成。”他说。
今年53岁的熊海平老家在湖南浏阳,之前从事园林绿化工作。2017年他转变思路,准备发展果树种植业。为了选一个合适的种植基地,他到多地进行了考察、比较,最终定在了武夷山村高家坪。2019年9月,熊海平和村里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
“这里不仅交通方便,而且土地成规模。村里提前从村民那把地流转了过去,并修好了灌排渠、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我直接和村里签协议,省心、方便。”熊海平道出了他的考量。被他相中的这块地,过去其实属于低洼田,易内涝,常年撂荒。
据了解,为了充分盘活土地资源,近年来,武夷山村以每亩300元的价格,把一些耕种条件差、分布零散的小块土地统一流转到村集体。之后,通过平田埂、降梯度等手段进行升级改造,使小丘变大田,让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
为了保障村民的利益,流转土地时,村里把土地周边的沟渠坝路等公共面积都算入了流转面积当中。“等于多给村民算了钱。”王启辉说,经过升级改造,这些土地被分门别类地划分成不同区域,该种粮的种粮,该招商的招商。
下一步,武夷山村还将把农业基地升级为田园综合体,增加采摘、研学、农事体验等文旅项目,带动乡村旅游,并在周边规划建设农贸批发市场、汽车修配市场等商业物流集散中心,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把武夷山村打造成为“城乡融合示范点”。
“在这儿,还要建一个面向全国的农民工培训中心!”站在他办公室的会议桌前,王启辉指着眼前的村庄产业布局图上一块被红线描出的区域,用颇为期待的语气说:“以后省内外的农民朋友来到汨罗,都能在这里进行交流和学习。”
村庄被纳入城区发展规划,土地资源今后只会变得愈发紧俏,为何要特意建这样一个农民工培训中心?扎根基层十多年的王启辉有自己的思考:要推动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是大势所趋,这离不开培训平台与载体的支撑。作为武夷山村的 “领头羊”,他说自己有责任在这方面做出探索和努力。
来源:人民网
编辑: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