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5日讯(通讯员 凌显富)水西村位于炎陵县南部,洣水河绕村东边而过,全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7户856人,全村有党员28名。水西村深得天地眷顾,历史悠久,环境优美,境内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有“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的生动画卷,是纯天然的避暑休闲胜地。
近年来,炎陵县水口镇水西村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精神,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整合资源力量,创新载体平台,筑牢红色根脉,擦亮党建品牌,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推动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让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产业兴旺之地
水西村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以破解村级集体经济“空壳”、农户持续增产增收等问题,目前全村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稳步推进反季节大棚蔬菜种植、小龙虾养殖产业、黄桃、奈李等特色种植产业和以民宿为代表的乡村文旅产业。
“在我们合作社的基地里连片的蘑菇栽培大棚错落有致,棚内先种的密密麻麻的菌棒整齐排列着,一朵朵肉嘟嘟的蘑菇菌棒模样喜人…”被称作“香菇姐姐”的刘立云信心满满地介绍着,水西村龙炎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正准备设立公司,实行公司制管理,继续扩大规模,进一步开拓种植食用菌市场,并在打造品牌、精深加工上下功夫,延伸产业链条,开始研发和加工鲜蘑菇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争取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给乡亲们,带领大家共同富裕。
自大力发展民宿产业以来,不到一年的时间,水西村的民宿、农庄等竞相开放,开张纳客:有提供蔬菜种植、采摘、烹饪一条龙服务的农家院落;有塑造“青砖伴瓦溪”意境的门庭大院;也有质朴自然,还原“慢生活”的清新小屋。
“水口镇的民宿在周边已经小有名气了,每逢节假日前来游玩的顾客络绎不绝,这个‘五一’小长假生意更是火热,接待的都是提前预订的游客。在水西村发展民宿我们越来越有信心,感谢政府对民宿产业的扶持。”水西农家乐民宿负责人叶贞安眉眼间透着喜悦,高兴地说道。
水西村还通过土地流转、种植补偿扶持等有效举措,充分发挥优势资源,将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生态观光农业,实现观光农业发展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和新方式。
生态宜居之地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广阔滩涂湿地,悠悠芦苇丛,有一群白鹭在栖息,如画般夺人眼球,这一场景吸引了他的驻足停留。
水西村洣水河畔,白鹭三五成群,时而在水中觅食嬉戏,时而在空中亮翅飞翔,从容不迫,轻盈优雅。白鹭素有“环保鸟”的美称,是一种生活在河流、湖泊、滩涂、沼泽等湿地环境的候鸟。白鹭对栖息地的水质和空气要求苛刻,它们千百年来择洣水河而栖,是对水西村优美生态环境的最佳“赞誉”。
水西村扎实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落实落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将生态作为主旋律,将绿色作为主色调,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让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深入人心,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分类、厕所革命、粪污治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工作,着力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村庄环境。
通过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水西村环境更加美丽,道路笔直畅通,房屋整齐划一,田垄纵横交错,各项基础设施也实现提档升级。目前,村里已完成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农网升级改造、村卫生室、路灯安装、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村道硬底化等民生工程建设,让水西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老百姓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不断增强。
乡风文明之地
“一本本家谱,一件件老物件、一张张老照片……只要有空的时候,我都喜欢来村里看看这些布满岁月印记、蕴含人生情感的老物件,感受过去的风俗习惯,接受良好家风的文化熏陶。”
从老红军、老党员到普通老百姓,从老物件收集、老故事发掘、老照片奉献到组织筹划,群众热情高涨,积极参与,纷纷献上“传家宝”。织布机、纺线纳鞋、鞭牛耕犁、电影放映机、打水井……这些群众与祖辈情感交流的“活物”,不仅是人们留住乡愁、传承家风、发展乡村文化的重要见证,更是老一辈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艰苦朴素的家风。
乡村要振兴,群众的精气神是关键。水西村以党建为统揽,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出台村规民约,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实践活动,建立健全了党员干部与群众联户结对“五个到户”机制,采取“一联一”“一联多”等形式,以定期或不定期走访、电话、微信等方式,实现了“家家党员联、户户见党员”目标,此外,该村还通过“支部书记讲党课”“屋场会”、文化长廊宣讲、村级微信公众号、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庭院”评选活动等载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让党心连着民心,党心更贴民心。
生活富裕之地
以前,走在水西村的村组乡间泥路上,鞋子总是被一层厚厚的黄泥包裹,大风天的时候,头发总是被扑面而来的灰尘黏住。
矮矮的土房,夏天时异常闷热。产业得不到发展,年轻人也不愿意留下来,都外出打工了,家里的老人也只能默默守着家,期待游子的归来。
现在,泥路被水泥路取代了,“绿树成荫、百花齐放、小桥流水、鱼翔浅底、野鸭戏水…”已是随处可见场景,河堤的生态廊道现如今已成为群众闲暇娱乐的打卡地。水西村如同被拂去灰尘的珍宝,在青山绿水间,熠熠生辉,这里的人渐渐变得富足安康,原先破旧的土房也逐步被崭新的砖房所替代,还拥有了自己的“私人庭院”。从贫穷落后到渐渐富裕文明,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是一次华丽的脱变。这里依旧群山环绕,但是是一个更有力量,更有活力的水西村。
水西村始终把提高乡村振兴质量放在首位,坚持精准、精细工作导向,脱贫,大力推广“扶贫车间”“扶贫工厂”等产业化帮扶模式,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帮扶;创新资产收益扶持、金融扶持等方式,支持促进群众“多头”增收。同时还结合帮扶户的家庭实际状况,足额落实农村低保、医疗救助、教育补贴等政策,紧盯低收入群体,关心弱势群体,兜牢民生底线。
如今的水西村,勤劳、互助、节俭、和谐的新理念已蔚然成风,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实景图正在呈现。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凌显富
编辑:颜洪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