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叶芬 岳阳报道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这项重大改革。
多年来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完全符合我国国情水情,是江河保护治理领域根本性、开创性的重大政策举措,是一项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重大制度创新。
临湘塔,岳阳市临湘市长江岸线的最美网红打卡地之一。
碧波荡漾,水清鱼跃,四周植物高低错落,水面不时有轻盈的蜻蜓掠过,一派野趣横生的自然景象呈现眼前。谁能想到,前些年这里还是一处黑臭烂泥塘。如今,这个以百年临湘塔为中心、总占地面积126亩的文化生态园,融合历史的厚重与生态的和谐于一体,成为了长江岸线的最美网红打卡地之一。
近年来,岳阳市临湘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狠抓河湖治理,全面推进河(湖)长制从“有名”“有责”向“有能”“有效”转变。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临湘市河(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成效明显,受到通报表彰,也是此项工作湖南唯一上榜的县(市)区。
三条“金点子”绘就“最美岸线”
观潮君认为,无论是河长制还是湖长制,其核心要义都是“责任制”,最终需要落实在治理。各级河长湖长只有把“干什么”想清楚、“怎么干”做到位,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如此一来,才能以“水”为笔,绘就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龙源水库。
“临湘市要围绕‘进、活、特、绿’作文章,着力实现高质量发展。”3月25日,岳阳市委书记曹普华为临湘市的“河湖文章”定调。“进”指的是经济总量、质量、均量全面进位,建成实力雄厚的“湘北门户”;“活”指的是产业活、机制活、市场活,敞开门户促发展,提升区域经济活力;“特”指的是建好特色园区、特色产业、特色小镇,壮大产业集群,推动转型升级;“绿”指的是突出绿色理念、汇聚绿色动能、实现绿色惠民,在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上走在前列。
岳阳市临湘市境内有长江岸线38.5公里,河流66条、湖泊9个。临湘市以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为统揽,坚持流域共治、水岸同治、城乡统治、全民齐治,书写新时代治水兴水的“临湘答卷”。
曾经,长江临湘段码头林立、堆场密布,岸线被侵蚀得千疮百孔。如何破解治理难题?临湘市委书记、总河长王文华的答卷上赫然写着三条“金点子”:推进沿江打非拆违、实施工业污染整治、建设“长江最美岸线”。
“金点子”有了,关键还得真抓实干才能落地见效。
黄盖湖。
2018年以来,临湘市依法关停境内长江岸线非法砂石码头、堆场17处,并联合水利、公安、海事和湖北水政等部门开展长江、黄盖湖联合执法60多次,查处各类水事违法行为30余起,彻底规范了防洪保安、航道管理秩序。
在沿江打非拆违基础上,临湘市自2019年起持续推进沿江护堤林建设,废弃码头、砂石堆场复绿,可视范围森林提质和沿江工业园区绿化提质,累计造林7850亩,完成全线生态复绿。
滨江化工产业是临湘工业园区的主导产业,但也给长江生态带来了隐患。临湘市委、市政府拿出大刀阔斧的魄力,破局“化工围江”之困,强力推进沿江地区化工产业退出工作。
截至目前,临湘滨江地区22家化工企业中,已经有12家完成设施设备拆除和省、市现场验收,剩余的10家今年年底将全面完成退出任务。
为从源头上净化入江水流,2020年,临湘市与三峡集团紧密合作,投资8.91亿元建设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今年底可望全面实现城区雨污分流,城区生活污水将实现“全收集、全处理”。
落日余晖里的长江临湘段。
持续整治后的长江临湘段,生机盎然,满眼尽带生态绿,被赞誉为“最美长江岸线”。
湘鄂“七联共治”共同撑起生态河湖的天空
黄盖湖,是临湘市与湖北省赤壁市的界湖。
过去,黄盖湖到处可见圈湖养鱼捕鱼的“迷魂阵”,湿地环境惨遭破坏,鱼类资源严重退化,迁徙越冬候鸟生存堪忧。
为了清除河湖“四乱”,临湘市联合湖北省赤壁市,掀起了全面整治黄盖湖生态环境的“绿色风暴”,全湖6800口网箱、9636亩矮围栏得以彻底拆除,黄盖湖区天然水面全面退养。遍布临湘的146名河湖警长、36名民间河长以及14名检察长,将河湖保洁从“被动”变为“主动”,共同支撑起生态河湖的天空。
那么,岳阳市临湘市是如何推动河长制由从“有名”“有责”向“有能”“有效”转变呢?观潮君发现,他们总结出的经验就是:强化担当抓落实,书记、市长均担任总河长,带头巡河巡湖,推动县、乡、村三级河长常态开展河湖巡查。细化标准抓落实,根据河湖现状,突出治理难点,编制“一河一策”,由河湖长审定签发,为系统治理每条河流开方下药;因地制宜、因河施策,全面推行目标管理,细化分解任务,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严格考核抓落实,制定河湖长制工作考核细则,将河湖治理任务纳入政府年度考核,同时,重视考核结果应用,持续组织评选优秀河湖长,对工作措施不力、任务完成不到位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约谈问责。
王文华告诉观潮君,治理黄盖湖就是围绕“沿湖同治、水陆联治、综合施治”十二字治水方针,创新推行湘鄂“七联”共治黄盖湖的管理模式,实现沿湖同治,在提升水安全上彰显“绿色实力”;水陆联治,在优化水环境上构建“绿色格局”;综合施治,在改善水质量上打造“绿色屏障”。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2020年,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启动,临湘沿江沿湖528户、811名退捕渔民全部“上岸”,实现转产转业。在河湖整治的基础上,临湘市联合岳阳云溪和湖北监利、洪湖、赤壁4个县(市)区,建立沿江跨区域联动执法轮值制度。
2021年,黄盖湖防洪综合治理项目工程正式竣工,跨省环湖地区群众从此彻底告别水患之忧。经过接续生态攻坚战,黄盖湖的水质稳定提升,黄盖湖湿地越冬候鸟种群、总数成倍增长。黄盖湖被评为“湖南省美丽河湖”,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20年,黄盖湖越冬候鸟总量超过5万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候鸟达4种80只。
观潮君发现,河(湖)长制还需河(湖)长“治”。制度建立之后,落实到位是关键,“治”字蕴含的行动实效,就是关键中的关键!
以水拓链做活“水经济”释放“水活力”
岳阳临湘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因水而兴。
为了做活“水经济”,释放“水活力”,临湘市沿白云湖——长安河——源潭河——黄盖湖——长江水系,精心打造临湘浮标小镇、聂市茶乡小镇、长江生态文化园等游钓、茶旅、文旅等亲水产业品牌。依托沿江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临湘市相继打造出临湘塔、白马矶、黄盖湖湿地观鸟以及谷花洲暴动纪念园初心之旅、壁山红色文化旅游、龙窑山瑶文化之旅等一批长江文化旅游品牌,成为临湘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岳阳中非工贸产业园,是湖南目前投资规模大、落地速度快、发展成效好的对非经贸平台。
此外,岳阳市临湘市充分发挥通江达海优势,深度融入双循环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2020年,中非工贸产业园落户临湘高新区,总投资50亿元。园区探索打造“大宗货物+加工贸易+临港产业”的发展模式,致力打造中非大宗商品交易地、内外贸融合发展示范地。目前,一期项目已经相继投入运营,二期项目正在加速推进当中。
1月24日,湖南省发改委正式批复总投资6亿元的临湘长江鸭栏港提质改造项目,拟新建3个3000吨立式泊位,年货物吞吐能力可望达到480万吨以上。临鸭公路提质、长江大道东线立项正在加速推进,大进大出、优进优出、成网成环、互联互通的集疏运体系正在形成。
长江岸线临湘段。
临湘市委副书记、市长刘琦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发扬“披肝沥胆、披星戴月、披荆斩棘”的“三披”精神,始终保持“厚着脸皮、踏破脚皮、磨破嘴皮、撑着眼皮”的“四皮”作风,精心做好“进活特绿”四字文章,用心用情用力落实好河湖长制工作,为岳阳市打造“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河湖生态体系贡献“临湘力量”。
来源:红网岳阳站
作者:叶芬
编辑:钟保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