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交通学院“红色公路”实践团参观浏阳路史馆。
红网时刻新闻7月12日讯(记者 汪衡 实习生 赵倩男 通讯员 韦文杰 何彦辰 王扶摇)当一条美丽公路遇上“红色文化”,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效应”?日前,长沙理工大学交通学院“红色公路”实践团赴浏阳市开展调研工作,了解浏永公路建设中的红色故事。
浏永公路工程从决策到立项,从设计到测量放样,从房屋拆迁到工程施工,再到工程竣工,只用了三年时间,其中蕉溪岭隧道3900米,是当时全国第二、全省第一长的公路隧道群。
“浏永公路建设,开辟我国‘国道县修’之先河,为浏阳经济带来了第一次大腾飞,同时熔炼和锻造了浏永公路精神,即‘不怕苦不怕死、 顽强拼搏、 甘当路石’。”浏阳市浏永公路建设工程师团队成员娄伟华介绍,浏永公路的建成正是湖南人拥有吃苦耐劳优秀品质的见证。
浏阳市蕉溪组蕉溪村的戴高华是一名有43年党龄的老党员。浏永公路修建时,他曾主动参与修建,他说,“在党员的带领下,当时有69名党员主动上交党费并带头修路,很多村民也自发跟我们一起,没有修路的村民也经常为工人端茶送水。”
“目前镇上成立了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计划在全镇开展100场‘文艺+理论’宣讲活动。”蕉溪镇党委书记傅爱华表示,近年来,蕉溪乡深挖本地红色基因、讲好烈士故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其中浏永公路精神是他们宣讲的重头戏。
“如何让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与身边的英雄故事,成为交通线上的一道靓丽风景,这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实践团负责人刘丁胜说,此次调研,让他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思考。
“交通的发展见证着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挖掘公路建设中的红色故事,赓续交通建设中的红色血脉,是新一代交通人的青春和使命。”交通学院党委副书记涂道勇表示,学院将着力探索公路建设过程中蕴藏的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引领和教育一代代交通青年在交通建设征程上继续奔跑。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编辑:周怡琳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