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宁远治超工作:坚持“五好”标准 谱写“五新”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欧阳永生 周胜海 何丛芳 编辑:见习生郑志祥 2022-07-26 15:24:21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7月26日讯(通讯员 欧阳永生 周胜海 何丛芳)今年以来,宁远县治超工作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源头治理、齐抓共管”原则,按照队伍建设好、工作机制好、管理服务好、工作业绩好、整体形象好的“五好”标准,打好“组合拳”,凝心聚力、强力推进,着力打造治超“2022升级版”。

源头治超迈出新步伐。坚持把源头管控作为治超工作治根本、利长远的工作,努力开拓创新,推行了“四个一”的创新工作举措。建立一个责任体系。压实“领导责任、主管部门责任、企业主体责任、行业管理责任、乡镇街道属地责任”等五方面责任,建立健全源头企业联管联控机制。打造一个示范样板。对莲花水泥厂进行重点指导,从阵地建设、设施设备配置、合法装载、台账管理、制度建设、宣传培训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改造,精心打造源头管理示范点,让其他企业学习有样本、操作有示范。实现一个平台监管。在全市率先建立治超信息平台,经宁远县政府公示的10家年货运量15万吨以上的企业称重及视频监控全部率先与省、市、县信息平台联网,实现了原来单纯依靠人力到企业现场巡察监管向主要通过信息平台线上监管的飞跃发展,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探索一个督导机制。宁远县治超办抽调业务骨干组建了一支专业队伍,专门从事源头经常性巡察督导,指出问题、开具整改清单、指出整改方法、整改回访。“四个一”举措施行后,源头企业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数量大幅下降。

路面治超开创新局面。联合治超队伍规范化。宁远县治超办从交通、交警、公安抽调人员组建路警联合执法组,明确职责任务、工作要求,制定管理办法,安排专用车辆,实行实体化运作。路面巡察整治常态化。除县治超办路警联合执法组对全县国省干道开展常态巡察整治外,县交通执法部门、交警部门还经常性开展集中巡察整治,同时县治超办坚持每月组织路政、交警开展联合巡察整治,持续保持路面治超高压态势。查处违法行为精准化。充分利用信息平台、不停车检测系统、交警电子抓拍系统获取车辆违法信息,通过平台监管人员指挥、执法队伍快速出击,对违法运输行为和非法改装车辆实施精准有效查处。

站点治超展现新形象。宁远县十里铺超限检测站实行交警与路政同时驻站,路警联合、工作联动,规范管理、文明执法。交警与路政执勤紧密配合。每天实行24小时联合执勤,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增大了执法力度和效果,闯关冲卡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科技与人力监管齐头并进。充分运用十里铺超限检测站新建的交警电子抓拍系统,完善标线标识和配套设施,在人眼和电子眼的双重监视下,通行货运车辆主动进站检测,促进了站点安全有序。站点与卡口协作良性互动。对于违法运输和闯关车辆,由下一个卡口交警进行拦截,同时便于调取抓拍证据,从重打击处理,从而减少违法行为,提高执法人员安全系数。今年来,仅县十里铺超限检测站电子抓拍系统共抓拍不进站检测货运车辆426台次,已全部录入交警处罚平台,有力地维护了治超检测秩序,提高了货运车辆检测率。

科技治超开启新征程。一方面,实现智能守卡。按照省治超办“十四五”不停车检测系统建设规划要求,先后建设了天堂、禾亭、清水桥、太平四处不停车检测系统,拟定于今年10月底前完成省下达的S348线冷水不停车检测系统建设任务,建成后,全县共有5套不停车检测系统和一个固定超限检测站,达到了主要交通干线出入县关口不停车检测系统和电子抓拍系统全覆盖,“电子眼”对过往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行为实行24小时不间断抓拍,减少了执法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执法矛盾,有效地打击了违法超限超载行为,提高了道路运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实行双管齐下。为了有力打击遮挡号牌逃避智能抓拍违法行为,县治超办牵头组织交通、交警开展专项行动,不定时、不定点,采取查一阵换一个地方、随机性杀回马枪的方式,人工与智能双力齐发,严查在智能眼下玩“障眼法”的投机行为。上半年,不停车检测系统抓拍违法行为共立案400余件、调查处理400余件,查处率、结案率均达到省市要求。

依法治超形成新震慑。大力推行“一超四究”。在严厉打击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行为的同时,严格执行“一超四究”制度,对现场查获的超限超载车辆,深入追究车主、驾驶员、运输企业、货物源头企业的责任,做到每处罚一台超限运输车辆,都将车辆、驾驶员违法信息以及货物装载源头及时抄告到宁远县交通运输部门和市治超办,上半年共抄告300余份,交通运输部门按照“一超四究”制度要求,依法追究货物源头、运输企业的责任,共查处货物源头企业16家次、货物运输企业3家次;对一年内超限运输超过3次的2台货运车辆,正在依法依规吊销营运证,对一年内超限运输超过3次的货运车辆驾驶员将吊销从业资格证。大力推行失信惩戒。对拒不执行处理处罚决定的驾驶人、运输企业、货运源头企业,将信息转送法院和职能部门,纳入失信名单,促使其接受处理处罚。今年以来,共移交职能部门纳入失信人名单86件次。

来源:红网

作者:欧阳永生 周胜海 何丛芳

编辑:见习生郑志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2/07/26/1156270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