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暑假,各地旅游市场持续升温。7月16日,“国宝回家——宁乡首届青铜文化艺术节启动式”在炭河里青铜博物馆举行,标志着为期三个月的宁乡首届青铜文化艺术节正式拉开序幕。消息一出,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各地游客闻讯而来,特别是广大宁乡市民可以在家门口一“饱”国宝眼福,乐享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幸福宁乡实至名归!
国宝回家,盘活的是青铜文明
青铜文明源远流长,古老而灿烂。国人对青铜文明并不陌生,翻开中学古代中国史教科书,前几页内就有四羊方尊等著名青铜器图片。但鲜有人知四羊方尊的出处,不在河南、陕西等青铜器出土集中地带,而在长江以南湖南宁乡西部黄材镇月山盆地一个叫转耳仑的小山丘。这一点,若不是特地了解过,大部分国人想象不到,甚至连不少宁乡人也难以置信宁乡竟然是国宝四羊方尊的家乡。
自1938年四羊方尊出土起,宁乡境内陆续出土青铜器1500多件,其中炭河里西周城址就有400多件,由此宁乡被考古界誉为“南中国青铜文化中心”,炭河里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湖南唯一的西周古城遗址。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宁乡市委、市政府对青铜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保护、开发和利用青铜文化的力度持续加大。2013年,投资4亿元的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同年,《炭河里遗址保护条例》出炉,炭河里遗址管理处成立;2016年,炭河里青铜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2017年,主打西周文化的炭河古城景区盛大开业,大型演艺《炭河千古情》首次开放并引爆省内演艺市场;据统计,五年来炭河里景区累计接待市内外游客400多万人次,游客们穿周服、行周礼、吹陶笛,梦回西周,掀起了一股西周文化热。
举行“国宝回家”活动,再次将世人的目光聚焦在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集中展示青铜文明之美,为广大游客提供青铜研学平台,必将进一步增强南青铜文明的影响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国宝回家,复活的是珍贵文物
文明的鼎盛常常伴随着人类对于技术的极致追求。三千年前,勤劳智慧的大禾方国工匠们用最原始最简单的工具,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一系列复杂工序,打造了精美绝伦的中国青铜器十大传世国宝之一四羊方尊、“鼎王”人面纹方鼎、“瓿王”兽面纹巨型铜瓿、“铙王”象纹大铜铙等震惊世界的青铜器。
新时代,如何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更好更美地讲好文明故事,是当下博物馆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国宝回家,将一次性展示20余件当地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而核心看点非四羊方尊和“三大天王”莫属。其中,“三大天王”分布不一,齐聚炭河里“娘家”十分难得,将成就炭河里建馆以来青铜器展览的实物之最、份量之最、规模之最。同时,借助5G云网底座,结合XR空间计算能力,珍藏于国家博物馆的四羊方尊也将“现身”炭河里,以数字化形式实现与游客的三维展示。这种数字化手段的展览方式,将开启炭河里博物馆文物展览之先河,真正承担起新时代“让文物活起来”的责任和使命。
国宝回家,激活的是文旅消费
湖南省《关于进一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若干措施》提出,要把举办旅游发展大会作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消费促进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旅游发展新模式。
宁乡创新举办以“国宝回家”主题的艺术节,陆续开展青铜文物展、文创产品博览会、农特产品展销会、泼水节、音乐会等九大活动,将最大限度发挥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办节效果,有效激活文旅消费市场。经测算,青铜文化艺术节期间,预计能新增省内各地游客10万人次以上,带动当地旅游增收,加速恢复文旅市场;结合沩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周边大小景点,如沁人心脾的沩山漂流、龙泉漂流、天紫漂流,山水一色的青羊湖,茶山上的避暑小镇沩山,晨钟暮鼓的密印寺,引人入胜的千佛洞,古朴清香的南轩文化园等,搭配一小时车程的灰汤温泉、韶山花明楼红色之旅,游客可组合出多种线路的“两天一晚”周末游进行个性化选择,不失为疫情背景下省内短途游、长株潭周边游的上乘选择。
国宝回家,家兴人旺。当前,正值宁乡加快建设工业强市、农业大市、文旅名市的关键时期,文旅融合发展条件成熟、大有作为。展望未来,以青铜文化为特色的炭河里景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继续通过深挖文化内涵、创新展览方式、提升馆藏能力,发展数字化展示、沉浸式体验、虚拟展厅、高清直播等新型文旅服务,用科技赋能文物、传承文明、弘扬文化,让更多珍贵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推动文化和旅游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加快建设一座穿越千年、跨越时空的文旅名市。
(本文作者系宁乡市委网信办特约网评员 大禾观察)
来源:红网
作者:大禾观察
编辑:韩阳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