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种植蔬菜开展病虫害交流。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张珍 长沙报道
近日,隆子县三安曲林乡召开“菜篮子工程”项目分红会,33名群众共拿到分工现金共计3.3万元。
隆子县坐落于西藏山南市南部、喜马拉雅北麓河谷地带,海拔接近4000米。这里属高原温带干旱季风气候区,太阳辐射强烈,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全年无霜期只有125天左右,农作物在这里很难存活。曾经一度,吃上新鲜蔬菜水果也成为奢侈。
常德援藏工作队来到这里后,为改变隆子县蔬菜要向外购买现状,进一步改善当地藏民的生活习惯,开始有针对性地开展高原生态大棚建设项目。经过几任援藏工作队接力奋斗,生态大棚项目不断扩大,2016年,常德援藏工作队正式启动西藏隆子县“菜篮子工程”建设,工程产业园选址于隆子县南城产业园区,距离县政府所在地约1.5公里。
技术指导实现“蔬菜自由”
种植瓜果蔬菜对土壤的要求很严格,在高原种植瓜果蔬菜更是难上加难。为推进以果疏大棚为主的高效农业的发展,打造山南高效农业示范点,常德还专门选派了农业系统短援专业技术人才对大棚果蔬种植进行指导培训。
时任常德市第九批援藏工作队领队、常德市委副秘书长、西藏隆子县委常务副书记李进介绍说:“我们当时结合当地实际,在技术方面给予很大支持,改良土壤问题,不定期向蔬菜大棚种植基地派驻人员推广蔬菜种植技术,并通过传帮带把技术教给了当地群众。”
湖南省常德市第九批援藏工作队通过调研发现,西藏餐饮行业对食用菌的需求量较大,受制于本地气候及技术条件,未形成规模化种植,食用菌供用主要依靠从内地运输,成本高,销售价格昂贵。为解决这一民生问题,常德援藏队采取柔性人才援藏机制,计划外申请并选派两名食用菌种植专家入藏,专门指导高原规模化食用菌种植技术。
高海拔地区规模化种植食用菌并无经验可循,入藏后两位专家对隆子县的地理、气候及温湿度情况进行广泛调研和研究,并率先开展了试种。试种成功后,迅速网购了一批食用菌生产所需的机械设备,在当地采集木屑、青稞秸秆等生产物资,手把手地对当地技术员示范讲解从食用菌母种生产至出菇的全过程、各环节,确保每位学员都能够全面掌握食用菌种植技术。
提起大棚种菜,隆子县村民扎西若杰难掩对常德援藏干部的感激:“多亏他们,以前这里大棚的菜只能满足附近村民的需求,现在不但能保证整个隆子县的人都能吃上当天采摘的新鲜蔬菜,而且价格还比外地运输来的菜要便宜,我们大棚的蔬菜也可以供应给周边县市的村民。”
“菜篮子工程”助力群众增收
一批又一批常德援藏工作队用湖南人“霸得蛮”的狠劲,牢牢把握隆子县工作特点,克服各种困难,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不懈努力,“菜篮子工程”不仅让隆子县的群众实现了“蔬菜自由”,还成为当地群众致富道路上有力的“助推器”。
“菜篮子工程”开创了该县有机蔬菜规模化生产的先河,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户”的运作模式,结合异地搬迁,连片打造成专业的蔬果生产产业园区,不仅改善了当地居民的营养结构,提高了生活质量,还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就业难题。
易地搬迁前,群培一家4口还住在海拔4000多米高的雪沙乡普卓村,靠种植1亩青稞地勉强为生,加之自己常年身体不好,看病买药已经快把家里的积蓄花光了。2016年,隆子县“菜篮子”基地建成。群培主动报名来学习蔬菜种植和农机操作等新技术,还举家搬到隆子县的新房子,自己和家人都有了更稳定的收入。现在,群培年收入达到10余万元。“菜篮子”拓宽了贫困户的增收渠道,实现异地搬迁户及一部分当地群众不离乡、不离土、就近就便就业,有效地提升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2019年以来,“菜篮子工程”连续三年对隆子县370名脱贫群众每人分红1000元,已实现69人就业,其中脱贫群众38人,包括易地搬迁群众29人,月均工资3500元;大学生4人,月均工资6000元。
如今,走进隆子县“菜篮子” 工程产业园区,宽敞的道路两旁一排排连片的白色蔬菜大棚格外显眼,沿路两旁,彩色的格桑花在烈日骄阳下随风摇曳。目前,“菜篮子”工程产业园区共建设智能温室大棚241个。大棚种的有西红柿、黄瓜、辣椒、玉米、西瓜等43个产品,长势很好。
来源:红网
作者:张珍
编辑:翁子茜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