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蔡和森的一生都在这里浓缩,你也将在这里读懂信仰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满延坤 编辑:杨雁霞 2022-09-20 15:52:19
时刻新闻
—分享—

娄底市双峰县城有两条道路:曾国藩大道与蔡和森大道,它们分别以当地两位杰出的历史人物来命名。曾国藩与蔡和森,是双峰的双子星。在县城的复兴路与书院路交汇处,伫立在此的便是蔡和森纪念馆;几十公里外的光甲堂,便是蔡和森和妹妹蔡畅童年待过的地方。蔡和森的一生,都浓缩在这里。

第一个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人、中国第一个明确使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的人……在蔡和森身上,你能看到敢为人先的一面,也能看到忧国忧民的一面,更能体会到他对革命、对信仰的忠贞与坚持。

纪念馆内,光甲堂旁,一段段尘封的记忆等待你去唤醒,一段段革命家的足迹等待你去探寻,一段段鲜活的历史等待你去发掘。在这里,你或许能读懂,什么叫信仰。

故事:刺破黑暗、走向光明,伴随他的一生

来到蔡和森纪念馆,你会感受到他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馆内140多件文物、照片、著作,将带你重回那段峥嵘岁月。推开馆门,一尊主题为“利刃”的雕像伫立在此。眼前的蔡和森一手拿书,一手握笔,神情激昂,手中的笔如同一把刺向反动派的利刃,劈开重重黑暗,指引着革命群众前进的方向。

几十公里外的光甲堂,是蔡和森与妹妹蔡畅童年居住的场所,记者前去,正遇闭馆。但会客厅、绣房、打米房、农具房等等,都记录着这个革命家庭曾经的生活印记。蔡和森13岁时,父亲还把他送到伯父蔡广祥辣酱店当学徒。这样的场景,你依然能在今天的蔡和森纪念馆里重温。

刺破黑暗,走向光明,伴随蔡和森的一生。在母亲的支持下,蔡和森于时代巨变中萌生出追求真理、解救中国的思想。1918年,他与毛泽东、何叔衡等一群有志青年成立新民学会。沿着洞庭湖游学时,一日狂风暴雨,蔡和森思绪万千,毅然写下一首《少年行》。这首诗中写道:匡复有吾在,与人撑巨艰。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当你再次读到,很难不为之动容。

1919年12月,一艘游轮从上海开往法国,蔡和森一家远渡重洋,踏上了赴法勤工俭学之路。

观察:革命的浩然正气,在纪念馆内都有体现

最初蔡和森的法文基础不好,但他在白天刻苦自学,晚上挑灯夜读,馆内展示的一些复印件,就是蔡和森在法期间,用湖南人的“霸蛮”精神“猛看猛译”的一些著作,包括了《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部分内容等。

在法国,蔡和森还和向警予登记结婚,成为了革命伴侣。馆内展出的结婚照上,两人共同捧着一本打开的《资本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讲解员介绍,这场婚礼轰动了蒙达尼全城,人们把两人的结合称为“向蔡同盟”。

1921年,蔡和森在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馆内的一面墙上放有一面大的党旗,上面写道:中国共产党——蔡和森于1920年9月16日第一个提出。

一幅幅照片向我们展示了夫妻二人的革命历程。1928年3月20日,在武汉参与地下斗争的向警予被叛徒出卖,终年33岁。7月22日,蔡和森写下悼文:伟大的警予、英勇的警予,你没有死,你永远没有死。你不是和森个人的爱人,是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这封悼文,也被珍藏在此。

1931年,蔡和森被特务逮捕,英勇就义,时年36岁。敌人用最残酷的方式对待蔡和森:用四个铁钉将其四肢牢牢钉住,用刺刀一刀刀刺向了他的胸膛。馆内虽还原了这一场景,但现实往往更为惨烈。蔡和森在历史上留下的时刻,短暂而光辉。

未来:多与学校合作,让孩子们融入到现场来

走出纪念馆,来到蔡和森广场,蔡和森同志光辉一家雕像矗立中央:蔡和森、向警予、蔡畅、葛健豪、蔡鹿仙、李富春,一个个革命先烈的脸庞在阳光的衬映下熠熠生辉。1987年,蔡和森纪念馆建馆。1995年,蔡和森纪念馆被确定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馆至今30余年,它见证了许多市民游客来此参观学习。

周玉桃是该馆讲解员,她来这里已经一年多了。工作的每一天,她都要向来此参观的游客市民讲解同样的内容,但她却并未感到枯燥。“蔡和森身上有很多优秀品质,我作为一名讲解员,也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利用红色阵地,宣讲红色故事。”

那么,蔡和森身上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他带头剪发,第一个提出中国共产党,正是勇于接受新思想、敢于挑战的体现;他在法期间勤奋好学、挑灯夜读,这是身为一个湖南人所具有的吃苦霸蛮;在英勇就义的最后关头,嘴里除了讲革命、理想与信仰,绝不会讲敌人所需要的信息,更显示出他的坚贞不屈。

周玉桃说,目前来此参观的主要以单位组织的党建活动以及家庭亲子活动为主,场馆内也有多媒体设备让历史更鲜活。在未来,她觉得可以多与学校合作,让孩子们融入到现场来,成为小小红色讲解员,切身、实地感受馆内的精神内核。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满延坤

编辑:杨雁霞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