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醴陵:昔日抛荒地,今朝谷飘香

来源:红网 作者:文建美 邓立平 编辑:姜姿 2022-09-21 12:02:30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截图_20220921085441.png

微信截图_20220921085607.png

机收水稻。

微信截图_20220921085527.png

颗粒归仓。

红网时刻新闻9月21日讯 (记者 文建美 通讯员 邓立平)嘉稻成熟满地黄,粒粒透清香,正是丰收时节。9月20日,在醴陵市王仙镇狮村早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水稻田里,两台沃德收割机来回穿梭,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从已收割的地块看,尽管今年是大旱之年,平均亩产仍可达到450公斤左右。”正在田间忙碌的合作社负责人陈宇说。板石一组靠近河边的这片田面积约110亩。之前,正常年亩产量只有200公斤左右,若遇洪涝灾害,甚至绝收。村民将之弃耕抛荒多年,地里长满杂树和灌木,大的比碗口还粗。

今年开春后,合作社响应政府治理耕地抛荒的号召,组织专门人员和机械设备,开发整理这片抛荒地。在当地农技人员指导下,5月中旬,田里全部种植上了超级稻,全面推广使用测土配方施肥和“一喷三促”等先进技术,从播种到施肥,从病虫防治到成熟收获,全程使用机械化。

面对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政府送来了抽水机帮助抗旱保粮,加上合作社也投资购买了一批抽水设备。很快,旱情得到缓解。

穗穗黄澄澄,株株沉甸甸。“稻谷籽实,不愁销路。”陈宇说,稻谷刚上田,就有加工企业上门收购,稻谷还未入仓,就被“抢购” 一空。

“冬季,也不能让田荒着。”水稻种植成功后,陈宇有了新打算,水稻收获后,合作社计划将这片田全部种上“双低(低芥酸、低硫代甙)”优质油菜,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果。一亩地至少可以产100公斤菜籽,合作社自己榨油出售,不但每亩可再增收800元以上,还能培肥稻田,为明年种稻亩产再提高打下基础。

据了解,因受自然条件和水系破坏等多种因素影响,醴陵市共有抛荒水田4.12万亩,旱土0.15万亩。该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坚决制止耕地抛荒有关事项的通知》《醴陵市耕地抛荒工作实施方案》《醴陵市治理耕地抛荒七条措施》等系列文件,筹集资金超600万元,采取镇级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的工作体制,按“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按180元/亩的标准,对抛荒治理的种植户和经营主体给予补助,到如今,已发放抛荒治理补助资金327万元。同时,派出了20个抛荒治理技术指导小组进村下田进行分类技术指导和核查,并印发了1200多份抛荒耕地治理复耕技术明白纸。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抛荒耕地治理4.09万亩,剩下因地势较高、坡度较大、缺水断路、开垦难度大的1800亩抛荒耕地,可望在11月份前全部治理到位。

来源:红网

作者:文建美 邓立平

编辑:姜姿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2/09/21/1185207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