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雄伟的北京人民大会堂。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图片来源:新华社)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珉颖 北京报道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等新概念、新表述、新提法中释放着怎样的信号?红网时刻新闻专访了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院长、社会学系教授张成岗。
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院长、社会学系教授张成岗
红网时刻: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强调“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历程的起点上,在完善分配制度方面出现的这些新表述,您认为有何深意?
张成岗:这说明我们的社会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在社会政策研究领域,一直在使用一个“政策范式”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政策范式经历了两个明显的范式阶段,即“经济型政策范式”和“社会型政策范式”。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政策在政策目标、责任结构、运行模式等方面都会发生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主要的政策是经济发展导向型的政策范式,经济增长是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经过40多年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增长到一百一十四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为社会保障的完善、公共服务的健全等建立了非常好的物质基础,并且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2022年8月10日,联合收割机在黑龙江北大荒集团红星农场有限公司田间收获小麦。(图片来源:新华社)
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在以经济导向型为主的政策范式下,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贫富差距等。我们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经济发展不是发展的全部,社会发展同样重要。经济发展只是实现民生的手段而非发展的最终目的,民生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当我们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上,对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公共政策的范式当然要随之进一步优化和深化。那么,在完善分配制度方面的新表述、新提法,表明了社会发展导向型政策范式的进一步优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其中,“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等就是比较具体的做法。
当经济迅猛发展,财富积累速度快了,贫富差距也就可能被拉大。例如,行业之间的差距、阶层之间的差距,都需要相应的制度进行调节和管理。只有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避免财富积累的无序性和“野蛮性”,才能防范化解风险,保持社会稳定,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等收入群体是促进社会稳定、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力量。尽管存在着一些“最常用标准”和“探索性标准”,国际上关于“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并没有一个类似“国际贫困线”的统一标准。
我倾向于把中等收入群体(中产阶层)理解为一个整体性概念,不仅包括可观的收入,还包括良好的文化素养与受教育程度,相对满意的职业以及相应的社会地位等。中等收入群体在拉动供给、扩大内需、促进双循环尤其是内循环形成新发展格局当中是一个重要的力量。只有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扩大了,我们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才是更趋稳定的社会结构。
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景色。(图片来源:新华社)
红网时刻:“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落实?
张成岗:针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具体落实方式,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已经提出非常具体的方法。例如,“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社会的流动率不断提高,社会向上流动是主流,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亦是大势所趋。除了相关政策以外,我想,我们还可以从低收入群体出发,从潜力大的群体着手,扩大基本盘,让有希望、有条件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人群尽快进入。例如,外来务工人员这个群体有将近三亿人,他们的子女同样是一个不小的群体。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跟父辈们不一样,他们生在城市、长在城市,主观上他们更希望能够融入城市,客观上他们也可能已经很难再返回农村。相比于其他土生土长在城市的同龄人,他们遇到的挑战更多、更大、更现实,例如,接受教育的机会、就业的机会、社会保障的程度等。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勤劳致富,促进就业公平,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而不是“漂”在城市。另外,城里还有一部分尚未成为中等收入群体的市民也是很有潜力的。让潜力大、规模大的群体通过勤劳致富尽快成为中等收入群体,对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次,就是青年群体。以教育为核心的人力资本一直是向上社会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青年的重要作用。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应努力做好青年的引导工作、教育工作,给予他们更好的施展平台。让青年在未来通过努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对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广大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面对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使命,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培养坚毅品质,把握锻炼机会,在历史舞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现自我、成就家国。
红网时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哪些内容让您印象深刻?
张成岗: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很多内容都很打动我。
第一,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阐述让我印象深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经历了一个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方法上不断丰富的过程。
尽管最初西方规划的现代性构成了整个世界发展进程的重要出发点,但不可否认的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已远远超出了现代性的最初方案。“现代化”并不等同于“工业化”,“工业化”也不能等同于“西方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在新时代的重大实践开拓和理论开拓,“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我们不能盲目模仿、照搬国外经验,既要吸取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又要融入中国国情加以提升、完善与创新,要充分发挥人口优势,推动共同富裕,平衡物质与精神文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我们基于国情选择的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则是我们对世界的贡献。
所以,我们新百年征程的奋斗目标,不仅值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期待,对于整个人类文明来讲也是值得期待的。
第二,是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强调。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当今世界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从发展趋势看,经济竞争逐渐成为世界竞争的核心内容,其实质是科技竞争,并突出表现为以自主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科技竞争。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发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应当更加注重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推动科学技术更好更快发展,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必须承认,在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中,我们国家都处于相对落后位置。但当下,我们正处于新全球化、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中国社会转型发展三重叠加历史阶段,能否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抓住机遇,实现从“跟跑”向“并跑”和“领跑”并行的战略性转变,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我们需要对教育、科技、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
“科学创造更美好世界”,我们不仅要有创新发展水平领先的“硬”科技,更要发展“至善”的技术、“以人为中心的技术”;要坚持价值引领,不仅要快速发展,更要“又好又快”发展。例如,在智慧治理领域,同样要构建以人为中心的“有温度的智慧治理体系”,要推动“善治”与“善智”互构的社会治理新图景,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智慧治理新局面。只有人民群众觉得日子变好了,生活方便了,我们才算成功了。
因此,这就对我们的教育和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人才要有理想有信念,敢担当,肯奋斗。
所以说,党的二十大报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告诉我们往哪走、跟谁走、怎么走。我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来源:红网·观潮的螃蟹
作者:陈珉颖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