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湖之南丨电力助力湖南经济社会高速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南频道 编辑:秦舷 2022-10-22 11:11:44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21022103723.jpg?x-oss-process=style/w10

这片热土位于洞庭湖之南,是谓湖南。大湖之南,山河锦绣,人杰地灵。

湖南其山,有南岳七十二峰错落巍峨,南以衡阳回雁峰为首,北以长沙岳麓山为足;

湖南其水,有湘、资、沅、澧,四条大江灵秀无比,一路欢歌,蜿蜒流入洞庭湖。

三湘四水,物华天宝,山水之间,生机勃勃。

湖南山水,滋养出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崇文而尚武,经世以致用。特别是近代以来,湖湘大地俊采星驰、雄才辈出,不负“惟楚有才、于斯为甚”的盛名。

人民日报社湖南分社推出“大湖之南”融媒体专栏,依托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南频道、人民网湖南频道,立足三湘大地,讲述湖南好故事,传播湖南好声音,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湖南新篇章。

大湖之南,你我共同的家园!

大湖之南丨电力助力湖南经济社会高速发展

人民网记者 林洛頫

国网湖南送变电工程公司员工在湖南平江电厂500千伏送出工程p26号塔位进行高空走线验收。李欣摄(图片一).jpg?x-oss-process=style/w10

国网湖南送变电工程公司员工在湖南平江电厂500千伏送出工程p26号塔位进行高空走线验收。李欣摄

湖南湘江新区天际汽车长沙匠心智造工厂的焊装车间内,机械臂正抓取各种零部件进行自动焊接;梅溪湖大剧院内一场精彩的话剧表演在灯光变化中上演;夜晚长沙浏阳河边的小区内居民们正在家中做饭、看电视……这一切都离不开稳定的电力作为支撑。

电力作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它的建设是一项永远在路上的工程。今年《湖南省电力支撑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年)》正式对外发布,明确提出加快电力体系建设,实现“以电兴业,以电强省”的战略目标。

这一方案的落实让湖南“获得电力”水平不断提升,将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充沛的电力,成为提升湖南省长远竞争力的标志性工程。如今,湖南正加速构建以“三力”为支撑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的根基,拓展经济增长的空间,催生湖南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国网湖南送变电工程公司员工在1000千伏南阳~荆门~长沙特高压交流工程线路工程进行施工作业。。受访单位供图(照片二).jpg?x-oss-process=style/w10

国网湖南送变电工程公司员工在1000千伏南阳~荆门~长沙特高压交流工程线路工程进行施工作业。。受访单位供图

持续提升外电供应能力

9月下旬,位于长沙县郊区的1000千伏南阳—荆门—长沙特高压交流工程线路(12标段)N6091~N6111施工现场,空中、地面十余名施工人员密切配合,正在进行附件安装施工,大家趁着好天气抓紧时间作业。

“高空人员注意,间隔棒平面应垂直于导线,与直线压接管的距离应大于0.5米!”现场施工负责人陈良金背上的衣服已被汗水浸湿大半,眼睛全神贯注地盯着空中。此时约130米高的空中,两名身着蓝色工作服的高空人员手脚攀扶着导线,弯腰缓缓前行。

到达安装点后,他们坐在导线上,开始安装间隔棒。“间隔棒60斤一个,升到空中后,由于受力点只有会左右摆动的导线,并不固定,安装起来对施工人员的体力和技能都是不小的考验。”该工程项目负责人刘永宽介绍。

1000千伏南阳~荆门~长沙特高压线路工程作为湖南第三条跨省特高压大通道,已完成全部基础和组塔施工。目前,国网湖南电力每天投入200余人冲刺架线,近十个作业面同步开工,工程目前已处于最后的验收消缺阶段,预计将于今年10月底投产。

该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华中电网“日”字型主网架,显著提升省间电力交换能力,保障华中电网系统安全运行,为湖南地区增加200-300万千瓦供电能力,对于促进湖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举足轻重。

“湖南是华中地区能源资源匮乏省份、能源输送的末端,能源供应长期存在一定压力,电力作为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外电入湘的基础设施建设,对解决湖南能源保供具有重要意义。”湖南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2017年6月,湖南首个特高压工程——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2021年12月,南昌—长沙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运,该工程与酒泉—湖南特高压工程组成“一交一直”特高压网架,让湖南电网进入交直流混联电网新阶段。

为满足未来经济发展对电力增长的需求,2019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进一步加大对湖南电网的投资力度,加快外电入湘特高压通道、乡村电气化建设,湖南电网在政企合作模式下大步向前,外电入湘建设正跑出“加速度”。

今年湖南省政府又专门针对“三力”发展情况,印发《湖南省强化“三力”支撑规划(2022-2025)》,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每年新增电力稳定供应能力在400万千瓦以上,稳定供应能力2025年达到6000万千瓦。

如今,宁夏—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有序推进,今年获国家核准并开工建设,建成投产后具备800万千瓦送电能力;而该特高压工程送端配套建设464万千瓦煤电之外,主要配套建设新能源1300万千瓦,湖南将通过该特高压线路用上来自西北的清洁能源。

“到2025年,湖南将形成湖北、四川、甘肃、宁夏等四大外电入湘‘高速通道’,外电入湘能力突破2000万千瓦,将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撑。”湖南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当前,湖南电网已形成以特高压为支撑、500千伏电网“三纵四横”、220千伏电网“手拉手”环网供电的坚强主网结构,这为省外优质电源引入,提升电力系统应急备用能力,确保电力安全稳定供应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国网湖南送变电工程公司员工在长沙沙坪-马王堆220千伏线路工程开展220千伏沙滩II线电缆外护套耐压试验。受访单位供图(图片三).jpg?x-oss-process=style/w10

国网湖南送变电工程公司员工郭怀先、蔡雅阶等在长沙沙坪-马王堆220千伏线路工程开展220千伏沙滩II线电缆外护套耐压试验。受访单位供图

强化省内电力投资建设

长沙夏季气温持续飙升,封闭的GIS室里密不透风,像一个巨大的蒸笼。此时电力员工大汗淋漓,背上的衣服被汗浸透,汗珠一颗接一颗地从脸上滑落,他们抬起手臂把汗一抹,手上的工作一刻不停。

施工环境艰苦不影响电力员工的匠人精神,他们将线圈一丝不苟地捆好固定,整齐的标签、清晰的线路,在机器背板上一一进行着安装。随着主变压器发出均匀的嗡嗡声,变电站成功运行步入正轨,在此连续奋战多日的电力员工们脸上流出了笑容。

“连续5年实施长沙电网‘630攻坚’,效果逐渐凸显。”7月,长沙县110千伏毛塘变电站1号主变五次冲击合闸成功,标志着国网湖南电力集中投产项目规模最大、工期最为紧凑、任务最为艰巨的阶段性攻坚工作取得好成果。

本轮集中投产项目大多位于长沙城区,共投产22个输变电工程,新建线路总长度314公里、变电容量311万千伏安,数量、规模均创下长沙电网集中投产的新纪录,对提升全市供电能力、支撑园区产业发展、优化主网架结构、加快新长沙智慧电网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今年国网湖南电力5项500千伏迎峰度夏项目全部投运,共增加500千伏线路188千米,新增变电容量300万千伏安。其中,500千伏长沙特高压送出工程顺利投产,极大增强了湖南电网对省外电能的消纳能力。

500千伏郴州东输变电工程投运,则优化了郴州地区电网结构,完善了鲤鱼江电厂转供湖南的通道;500千伏平江电厂送出线路投运,支撑湘东、湘北地区用电增长需要;500千伏娄底西变电站投运,对打通湖南中部西电东送通道起到关键作用;500千伏岗市2#主变投产,提升了葛洲坝送湘能力和常德地区供电可靠性,为洞庭湖地区提供了强有力能源保障。

“湖南电网‘十三五’期间投入比‘十二五’增长一倍多。”国网湖南电力发展部副主任潘力强介绍:近10年间湖南电网基建投资累计达1493.94亿元。2021年湖南电网完成基建投资235.91亿元,是2012年投资额的3倍左右,电网基建投资排在全国前五。

湖南在加强电网建设的同时,对于抽水蓄能、新能源项目也同样倍加关注。今年9月,湖南江华湾水源抽水蓄能项目、炎陵抽水蓄能项目分别在江华瑶族自治县、炎陵县开工建设;加上6月开建的安化抽水蓄能项目,湖南今年开建的抽水蓄能电站达3个。

与此同时,已开建2年多的平江抽水蓄能电站有望在2025年投运1台机组,这些抽水蓄能项目将承担湖南乃至华中电网调峰、调频、调相、储能、系统备用和黑启动任务,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和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做出重要贡献。

“目前,湖南省18个抽水蓄能项目纳入国家中长期规划,居全国第二位。”湖南省能源局负责人介绍,湖南重点实施煤电兜底稳供、新能源倍增、能源大受端、能源强网、能源储备调节、智慧能源等6大工程,力争到2025年全省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达到2500万千瓦以上。

9月28日,大唐华银株洲电厂扩能升级改造项目开工,选用2台当前世界最先进的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煤电机组,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年发电90亿千瓦时;平江电厂全力奋战今年底投运。

10月10日,攸县300MW地面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工建设;湖南省14个地州市20多个风电项目正抓紧建设中。湖南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南省内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基本是成熟一个,开工一个,今年风电顶峰达200万千瓦,成为了用电高峰时不可或缺的力量。”

国内首座220千伏智慧能源站——株洲成家(白关)220千伏智慧能源站投产。受访单位供图(图片四).jpg?x-oss-process=style/w10

国内首座220千伏智慧能源站——株洲成家(白关)220千伏智慧能源站投产。受访单位供图

推进电力数字化转型

8月31日,国内首座220千伏智慧能源站——株洲成家(白关)220千伏智慧能源站正式投产。该智慧能源站融合了变电站、数据中心站、交直流微网、充电站、光伏站、5G通信基站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构建“能源流、数据流、业务流”三流合一的一体化运营平台。

远远望去,220千伏智慧能源站极具现代气息的站外墙体设计和满眼的绿色让人眼前一亮。该工程电气技术负责人吴振华介绍:“该工程模块化建设、积木式施工和一体化调试,大幅减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建设成本,实现了建设融合。”

智慧能源站相比于传统的变电站,构建了交直流微网,以“一张网”覆盖站内全部交直流负荷,通过能量管理系统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行;探索低碳供能新途径,站内建筑采用直流供电,光伏电能即发即用、就近消纳,提升能源转换效率。

“依托于站内搭建的智能监控和一体化辅控平台,可实现设备智能感知、自动控制、机器人智能巡检、一键顺控等功能,开创智慧运检新模式。”湖南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施工项目经理黄湘源表示,该站建成投产将为株洲航空产业城和服饰产业园区提供高品质综合能源供应和电力保障,并显著缓解株洲河东城区电网迎峰度夏压力,提升株洲电网供电可靠性。

株洲成家(白关)220千伏智慧能源站的建设只是湖南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一个缩影;借助国家加快发展电力的东风,湖南电力部门正借助数字化转型让电力大数据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

同时,针对各类企业用户,湖南全面落实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为提升小微企业“三零”服务、中大型企业“三省”服务夯实了基础,湖南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和客户电力获得感都在不断提升。

今年夏天,湖南电网负荷持续在高位运行,关键时刻“虚拟电站”统筹调度全省3479座小水电站,实现了聚合管理的效果,形成最大502万千瓦的顶峰响应能力,相当于2座百万千瓦级电站,有效助力湖南省电网供需平衡。

“虚拟电站”其实就是湖南上线的源荷聚合互动响应平台,它是一座看不见的电站,没有厂房也没有发电机,但借助光纤、无线专网以及北斗通信等技术,能轻松指挥全省3479座小水电站,让小水电站实现统一管理,水资源发电利用率大大提高。

伴随着水库闸口的缓缓打开,清澈的江水顺流而下,此时大屏上实时显示着水库闸口的画面以及不断变化的电力数据,国网湖南供电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吴海入表示:“虚拟电站”的使用让我们在水资源的科学调度上有了预判与规划。

湖南永州潇水流域共有5个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48.7万千瓦,今年初统一接受聚合管理,共享水文数据监测、电站运行等数据。截止目前,该流域水电同比增发电量7100余万千瓦时。

“过去我们只了解自己电站坝上坝下的水位,如今电站能了解全流域的水文趋势,精准调控闸门,每天增发电量十多万千瓦时。”潇湘电站是潇水流域第三梯级电站,该电站负责人李一平对比使用“虚拟电站”的情况后说道。

凤滩水电厂大坝。受访单位供图(图片五).jpg?x-oss-process=style/w10

凤滩水电厂大坝。受访单位供图

同样,今年湖南柘溪、凤滩、东江三大水库也借助数字化,通过国网湖南电力按照主汛期洪水监测预报机制,与气象部门深入合作,精准预报三大水库来水情况,坚持多方会商,研判雨情、水情、汛情,在确保水库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整体提高了水电厂发电效益。

如今,国网湖南电力正发挥“数据赋能+技术创新”双引擎驱动力,为支撑政府决策搭建了沟通更畅的展示平台。其中,配电网覆冰数字沙盘、配网停复电全过程集约管控应用等多个大数据应用优秀成果感知配网的健康状态,让配电网少“生病”,不“生病”。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南频道

编辑:秦舷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