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小学民族民间美术教学展示暨观摩研讨活动开幕。
全省各地的美术教研员及优秀美术教师代表参加活动。
红网时刻新闻11月3日讯(记者 潘锦 通讯员 傅飞林 陈丫欢 )11月3日,湖南省中小学民族民间美术教学展示暨观摩研讨活动在长沙芙蓉区一中双语实验学校开幕,以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深化美术课程改革,展示湖南省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成果,探索民族民间美术进校园进课堂的新理念、新途径、新方法。
本次活动由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长沙市芙蓉区教育科研中心、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承办。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刘建琼、党支部书记曹汉庆,长沙市教科院副院长孔春生,芙蓉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杨红,芙蓉区教科中心主任陈婕等出席活动。
活动主题为“民族民间美术进校园”,全省各地的美术教研员及优秀美术教师代表参加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现场课堂展示、经验介绍、专题研讨、专家点评、专题讲座,以及来自全省各地中小学生的优秀民族民间美术作品展览。
开幕式由湖南省美术教研员朱小林老师主持,杨红介绍了芙蓉区近年来在美育教学上的理念和取得的成绩。来自湘西自治州教科院的徐锋老师、株洲市二中青龙湾小学的曾玉珺老师、长沙市芙蓉区教科中心的彭海鳌副主任分别作了《湘西民间美术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指尖起舞 奔向未来:非遗剪纸传承工作汇报》《体验·理解·创生·育人:芙蓉区中小学民族民间美术进校园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经验分享。
其中,彭海鳌结合区域民族民间美术进校园的经验及课题研究,总结并提炼出了三条特色做法“体验分层,传承传播并举;理解为先,构筑单元学习;创生课堂,变革教学方式;聚焦素养,凸显实践育人”。芙蓉区一直坚持用美术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落实美术课程的民族民间美术教学内容。正因为如此,民间玩具、扎染、编织、仿银饰、水墨画、版画藏书票、陶艺等民族民间艺术得到了很好的传播与传承。芙蓉学子在民族民间美术课堂中不仅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还通过民族民间美术课堂,进行了体验与创造,使学生的学习进入到“理解、评价、创造”的高阶思维,培育了核心素养。
与会者们在芙蓉区文化馆,参观全省中小学生民族民间美术作品展览。此次展览有来自全省各市州的200多件民间美术作品,如邵阳的编织,岳阳的巴陵戏脸谱、郴州的浮雕纸版画,吉首的苗画等等。学生作品精彩纷呈,耳目一新的材料及展出形式、充满童趣与创意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
省市区专家对各学校系列化、主题性的美术创意实践给予充分肯定。芙蓉区育英西垅小学的“泥人泥塑”“泥泥狗”“鱼灯”民间玩具作品作为长沙市参展代表之一,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与好评。该校作品以民族民间玩具为媒,叙述着生动活泼的儿童故事。
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省市区专家的专业引领下,湖南省中小学民族民间美术进校园进课堂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将绽放出一朵朵中华优秀文化艺术教学的花儿,在学生心灵深处培育中华文化的素养和根基。
来源:红网
作者:潘锦 傅飞林 陈丫欢
编辑:秦舷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