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寻找中国式现代化村庄模样丨桃源县梨树垭村:“私人订制”小村的幸福蓝图

来源:红网 作者:王诗颖 编辑:秦舷 2022-11-10 15:47:56
时刻新闻
—分享—

55151668062616_.pic.jpg

从桃源县龙潭镇出发前往梨树垭村,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如虬龙般盘卧在连绵山峦的云雾间。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村庄是什么模样?请看来自乡村的一线观察。即日起,红网时刻新闻推出《寻找中国式现代化村庄模样》系列报道。这些对中国乡村现代化最朴素的探寻探究,正是中国广袤大地追求共同富裕路上最宝贵的经验。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诗颖 常德报道

中国式现代化村庄是什么模样?

对于常德市桃源县梨树垭村来说,中国式现代化村庄的样子,或许要从一条17公里的蜿蜒山路开始说起。

梨树垭村,藏宝于深山,拥有得天独厚的山地资源,但因为交通不便,限制了村民的出行,从小村到镇上的那17公里山路,也成为了打通山村“经脉”的关键。

55141668062602_.pic.jpg

昔日的贫困村脱胎换骨,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以及梨树垭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修路、电改、拉网、整村规划……这个曾经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元的小村庄,彻底摘掉了“穷帽子”,走出了一条属于“梨树垭”特色的致富之路。

如今,一个以运动观光休闲旅游为主的特色旅游村落正初见雏形。

逆袭:整村规划 全面发展

2011年,梨树垭村和剪家界村合并,成立了新的梨树垭村,新村成立之初,路差、电弱、没网。虽然自然环境优美,但是少有人来;文化古迹丰富,却鲜有人知;村民们都在土里刨食,有的连房子都盖不起,能走出大山的更是少之又少。

怎么改变这样的现状?“想要富,先修路。”

于是,一场以修路为突破口的脱贫攻坚战很快在村里打响。

在随后的八年时间里,梨树垭村不仅打通了从村到镇的公路,还基本实现了40多公里的整村硬化,干净的水泥路铺到了村民们的家门口。

修好了路,再来解决水、电、网的问题,为了让村民们都能用上自来水,村干部带头挖沟埋管,建立了集中供水点。终于在2019年年底,全村都用上了干净方便的自来水,彻底改变了过去靠天吃水的历史。

2016年和2020年,村里进行了两次电改,如今明亮的灯光照亮着这个深山里的村庄。近年来,梨树垭村的村支两委先后投入了350多万元,新建了3座移动基站,拉通了网络宽带。如今,村里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手机和有线电视,80%的村民家里也接上了宽带。

从泥泞小路的艰难前行到公路上汽车、大巴的风驰电掣;从靠天吃水到自来水在大山里哗啦啦流淌个不停……梨树垭村迎来来幸福流蜜的日子。

55181668062733_.pic.jpg

村民住上了新房子,走上了水泥路,用上了自来水,通了网络……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6年,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成立驻村帮扶工作队,正式入驻梨树垭村进行对口帮扶。

驻村帮扶工作队综合考察了梨树垭村的地域环境、产业基础等方面因素,决定立足村情实际,对梨树垭村现有乡村格局进行整体规划、重新布局,进一步整合优化乡村资源,释放村庄发展新动能。

在经过家底调查、问卷调查、走访入户调研等一系列扎实的基础工作做铺垫之后,2019年,梨树垭村第一份村庄规划——《常德市桃源县龙潭镇梨树垭村庄规划(2020-2035年)》出炉。随后又几经考量、精心修订,出了一份更为具体详尽的五年规划“蓝本”:

《常德市桃源县龙潭镇梨树垭村庄规划(2020-2025年)》。从空间要素、产业升级培育、生态保护和改善三个方面着手,确定了梨树垭村近五年的发展规划:要将梨树垭村打造成“油茶林果生态农业种植,山地运动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美丽乡村。

从整治村民的危居民房到硬化、绿化村道;从村容村貌改造到规划村民公共活动场所……梨树垭村守住了青山绿水,也留住了美丽乡愁。

发展:村庄“红”+“绿”旅游项目

基础打好了,产业也不能落后。

55161668062628_.pic.jpg

梨树垭村产的梨含有丰富的硒元素。

梨树垭村产的梨含有丰富的硒元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能防癌的富硒梨。

梨树垭村的梨好吃、水分足,含硒量也多,但从前都是村民各种各的,难成规模,再加上村子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梨子也卖不出去,最后只能自产自销。

2016年底,村里成立了梨树垭梨富种养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近千亩。

除了梨园的产业化,驻村帮扶工作队发现村里的土地和气候还适合种植猕猴桃和茶叶,于是又开辟了百亩猕猴桃产业园和500多亩云雾茶园。

为了实实在在受益于民,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又研究开创了“贫困户70%+合作社20%+村集体10%”的分红模式,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得租金,入股分红得股金,务工投劳得佣金,多渠道实现增收。

此外,村庄规划还对梨树垭村的一、二、三产业都进行了全面的考虑,升级现有农业,对光伏发电站进行扩容,依托第一产业及生态条件,发展村庄“红”+“绿”旅游项目,通过相互的联动作用,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

55171668062641_.pic.jpg

千年银杏。

梨树垭村自然资源丰富,有森林面积30000多亩,至今保存有中南五省杉树王、千年银杏、百年古松、古枫、明朝古迹、城门沟一线天等自然景观。贺龙元帅曾带军多次路过这里,也留下许多动人的红色故事,成为了如今梨树垭村珍贵的红色旅游资源。

近年来,梨树垭村全面整合了山水田园、农林花果、山地运动和民俗文化等资源,既保留了最原始淳朴的部分,也加强了旅游景观的升级和管理。

昔日的贫困村脱胎换骨,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口袋鼓起来了,住上了新房,开上了小汽车,有活干会娱乐,幸福的笑声在村庄里回荡。

来源:红网

作者:王诗颖

编辑:秦舷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2/11/10/1203123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