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暖阳下的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
十八洞村精准坪志愿者施芳丽是一名嫁进十八洞村的媳妇。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嫣 任晔 王诗颖 秦楼 片头 成静岚 湘西报道
火红的灯笼,飘扬的五星红旗,深秋暖阳下,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精准坪广场上,游人如织,这里伫立的“精准扶贫”石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11月2日上午9点,十八洞村精准坪志愿者施芳丽正在有序收拾演出物品,她笑着说:“明天将迎来属于我们十八洞村的特别节日吉客节。9年前深秋的那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考察,提出了‘精准扶贫’重要理念,从此我们这个苗族小村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天是我们村民心中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日子,也是如今村里最盛大的节日。”
今年“苗家吉客大舞台”群众文艺表演,施芳丽也参与到了其中,她们的节目是独具民族特色的苗族服装走秀《嫁衣》。
施芳丽和姐妹们在彩排现场,反复练习、仔细斟酌每一个细节。
“演出倒计时了,今天是我们最后一次彩排。作为队长,我心情十分激动,明天我一定会和13个十八洞村姐妹一起,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苗族走秀表演。”话音刚落,施芳丽就赶忙拿起背包,三步并作两步,朝飞虫寨彩排现场走去。
返乡:笃定的选择
今年26岁的施芳丽是吉首妹子,也是一名嫁进十八洞村的媳妇,自2013年嫁到村里,到如今在这里安家落户,一晃已有9年光景。
说起第一次来十八洞村的印象,施芳丽至今难忘。“我记得那天恰逢下雨,雾很大,能见度很低,脚下全是泥巴路,随处还能看到散落在路上的牛粪……”施芳丽坦言,那时自己感觉十八洞村真的很落后,因此,婚后便和老公一起去浙江打工。
2016年,听到亲戚们说起十八洞村发展得越来越好,村里的居住环境也焕然一新了,这让长期在外务工的施芳丽夫妇萌生了返乡就业的想法。
“当时,我和老公在外打工有好几年了,考虑到在外打工不是长久之计,村里有这么好的平台和条件,我们也想就近照顾老人、小孩,于是当年我们就下定了决心返乡。”2016年年底,施芳丽夫妇一起回到了十八洞村,老公返乡养蜂,施芳丽也在安顿好家里的生活后,于2017年9月,在村里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
施芳丽回忆,“当时回到村里后,我发现十八洞村没有讲解员,游客在寨子里游览一圈,几分钟就走完了。那时我就想作为十八洞村村民,我有责任,也有义务把总书记来我们村发生的动人故事分享给更多人,希望更多游客在十八洞村多停留一会儿,更深入地了解这个苗族小村寨。因此,我回村第一份工作选择成为了一名讲解员”。
“我清楚地记得回村上班的那一天是2017年9月1日。”施芳丽笑着说:“那天我的内心十分激动,因为我终于可以为家里分担一些收入压力了,那一刻,我感觉看到了阳光,很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有奔头。”
改变:踏实的幸福
如今,回想起刚返乡的那段日子,施芳丽依旧感慨万千。“以前我们在外打工的时候,虽然女儿很渴望我们陪在她身边,但她从来没有说出来。2016年年底我和老公回家的那一天,女儿看到我走进家门,轻声地说了一句:‘妈妈,你回来了’,当时听到女儿说的这句话后, 我的心里百感交集,心头有一股暖流在涌动。我知道那是她这几年来,最高兴的一天。”
“现在我和老公在家门口工作后,女儿不再是留守儿童了,性格也变得开朗了许多,我们也能就近照顾老人,收入也比曾经在外务工时的每年2~3万,翻了2倍。”施芳丽坦言,“对于现在的生活我感到很知足。如今,生活在十八洞村,我觉得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了”。
施芳丽给来自国外的游客讲解。
返乡回村这几年,施芳丽在欣喜地感受到小家庭变化的同时,也在十八洞村这个大家庭里、在讲解员工作中,收获了满满的感动。
“有一次,我带了一个小学研学团,我带着这些城里的孩子们游十八洞村梨子寨,当走到石拔三大姐家时,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细节:以前十八洞村的条件十分落后,石大姐家唯一的照明器材就是一盏节能灯,大姐家一年的电费用不到5元钱。说到这里,当时我就反问在场的孩子们,你们一天的零花钱是多少呢?说完在场的孩子们都沉默了。我就接着说,可能有的小朋友一天的零花钱就够我们十八洞村的村民们交一年的电费了,当你想要浪费食物时,就要想想农村孩子们的生活,要节约粮食,懂得粒粒皆辛苦。”
施芳丽回忆,当时自己在现场给孩子们讲了这个细节后,孩子们都很触动,也更深刻地理解了节约的意义。“许多小朋友都笑着跟我说这次研学旅行很值,懂得了很多人生道理。当我听到孩子们这样的反馈后,我也为自己能从事这份工作感到幸运和自豪。”
这些年,从十八洞村到北京,施芳丽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讲述了上千场十八洞村脱贫攻坚的鲜活故事。今年4月,施芳丽又做了一项大胆的决定:跳出熟悉的工作圈,迎接新挑战,转行成为一名精准坪志愿者。
2022年4月,施芳丽(左一)转行成为了一名精准坪志愿者,主动向游客介绍当地的苗族文化、茶文化和诗文化。
“每次带团时,我就看到精准坪志愿者们在给游客介绍苗族文化,介绍茶文化、诗文化,还看到他们去走访村里缺乏劳动力的家庭,主动去帮助这些村民……后面我深入了解了他们的工作后,觉得十分触动。从文化扶贫到文化振兴,他们9年来,一直无偿坚守在这条道路上。正是因为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所以今年我也自愿加入到了这支队伍中来。”
施芳丽坦言,“现在每天我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为来到精准坪广场的每一位游客积极地宣传我们苗族文化、茶文化、诗文化,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述,让更多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十八洞村的民俗风情,然后把这些具有十八洞村特色的苗族文化带出这座大山,传播到全世界。”
期许:灿烂的生活
盘起长发,戴上银发簪,整理精美的苗族服饰……11月3日上午10点,梨子寨“苗家吉客大舞台”群众文艺表演现场,施芳丽和13个姐妹们正在后台做着上台前的最后准备。
施芳丽“苗家吉客大舞台”群众文艺表演表演后台,做着上台前的最后准备。
上场前,施芳丽内心有些感慨,她眺望远方,环视四周,曾经这个偏僻、贫穷、落后的苗族小村寨,9年间,早已变了模样:房前屋后的泥巴路铺上了青石板砖;四面漏风的房子变成了鳞次栉比的吊脚楼;一打雷下雨就停电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村里有了用电专线;现在自家的房子也在改造装修,再过不到半个月就能住上新房……施芳丽情不自禁地说,“十八洞村的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
谈及对于未来的期待,施芳丽坦言,“我希望女儿能够认真学习,长大后留在十八洞村,为家乡的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同时我也希望今后的十八洞村变得越来越好。”
吉客节当天,十八洞村举办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吉客”在苗语里是感恩、感谢,吉祥如意的意思,在汉语里,意为吉祥的客人。
11月3日,施芳丽在表演现场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而她脚下的路,走得更加坚定了。
随着一首悠扬苗歌的响起,大屏幕上闪现出许多十八洞村村民们的动人笑脸,施芳丽和13位姐妹们一起,手拿苗族器皿、刺绣包……徐步朝观众走来。
曾经的日子依旧历历在目,如今的生活甜在了心头。今年11月3日,施芳丽和姐妹们都是十八洞村这个盛大节日里的幸福主角,回望9年来自己亲历的十八洞村“山乡巨变”,施芳丽在台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而她脚下的路,走得更加坚定了。
来源:红网
作者:王嫣 任晔 王诗颖 秦楼 成静岚
编辑:秦舷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