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标准化种植 工厂化生产 娄底首个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闪耀杉山镇

来源:娄星融媒 作者:谭芳 李燕飞 编辑:肖慧 2022-11-30 14:53:47
时刻新闻
—分享—

在大棚入口,坐在靠椅上的工作人员正“玩游戏”般用遥控器操纵着除草机,在待翻垅的空地上来回除草;在另一个辣椒树长势喜人的大棚内,衣着整洁、脚穿皮鞋的工作人员正在给辣椒扶苗、或采摘。这是记者日前在娄星区杉山智慧农业产业园见到的现代农业生产场景。

图片7.png

据了解,该农业产业园是省发改委认定的第一批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重点项目。由娄底市城乡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实施,由其子公司——聚兴农业公司具体负责建设和运营。园区核心区域位于娄星区杉山镇桐梓、花溪村地段,致力打造以“生产+加工(流通)+科技”的现代蔬菜产业集群,发展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它包括智慧叶菜和瓜果蔬菜大棚、智慧玻璃温室等五个功能区和冷链物流中心、检测科研中心等,推出观光农业,集产、学、研于一体,必将带动该区域现代蔬菜产业发展,助力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智慧”活力。

图片8.png

目前,智慧农业产业园(一期)项目五个功能区已基本建成,包含农作物育苗、种植、栽培等阶段。在生产中广泛应用智能温湿系统、智能补光、智能水肥一体化滴灌等技术。园区运营商柳成是一名从湖南农业大学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在本地有着7年的种植运营经验,他一边带记者参观,一边介绍:“我们这个生产流程实行了高度智能化管理、标准化种植、机械化作业、工厂化生产。在减少耕作劳动强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做到了提产提质双丰收。在农作物生长中,我们使用的生物防病虫害技术,能使产品达到绿色无公害水平。”

当天,柳成还就现代智慧农业和传统大棚农业生产模式作了具体比较,他说在传统大棚种植中,假设一个大棚为一亩地,一对夫妇同时段顶多能管理2到3个大棚,而且每亩产值只能维持在1到2万元;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管理、生产的新型智慧农业,前期土地除草、翻垅等都是实行机械化。在后期育苗、种植过程中,通过对大棚温度、病害、土壤肥力及湿度的远程监测等,可针对具体区块、具体作物实施精准调温、施肥、除病、浇灌,能很好地保证产品的品相和质量。园区有专业的技术指导,一对夫妇最少可以同时管理10个大棚,每亩产值可提高到5至8万元,让产量产值能翻3到5番,纯收入能成倍增长。“在这里,农民种植就像进车间,穿着皮鞋、打着领带都能种出高质量瓜果蔬菜。”

走进西红柿种植大棚,一股西红柿的清香扑鼻而来。柳成告诉记者,这些藤蔓式西红柿引进的是荷兰最新品种和种植技术,每株可长到3米以上,亩产可达8000公斤,每亩产值5至8万元,纯收入可达3到5万元。

图片9.png

在辣椒棚里,只见辣椒长势喜人。柳成介绍这种辣椒是园区引进的最新品种,栽苗40天后可挂果,能长至3-4米高,种一季可结果3年,亩产约4000公斤,可错峰上市,一年四季均可供应。

“产量提高了,市场销售怎么把握?”记者问他。柳成回答说目前园区施行的是对接订单农业模式,我们根据大客户的需求,先拿到产品订单后再种植,充分解决了供需矛盾。目前,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随后,记者走进智能玻璃温室。棚内设有无土栽培景观区、产品展示区、智能物联网数控中心三个功能区域。物联数控中心是核心区域,被称为园区的“大脑指挥中心”。园区内的智能LED补光灯、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上喷下滴灌设备、智能温湿度控制系统、智能远程控制设备、智能传感系统等功能,将通过物联数控中心的分析计算结果,给出作业指令,达到全自动化精准作业。

据介绍,娄星区杉山智慧农业产业园作为市城乡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重点项目和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的主导企业,项目一期投产后,预计年产蔬菜2000多吨,产值可达1600多万元。周边农户通过土地租赁、入股分红和务工等形式,增加收入,直接带动500多户农户受益。它通过着力打造具有现代化特色的农业产业园,发展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成为我市现代蔬菜产业发展和乡村产业兴旺的示范样板。

来源:娄星融媒

作者:谭芳 李燕飞

编辑:肖慧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655/63/1209854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