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谋事而定求发展,砥砺前行开新局——绥宁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来源:红网 作者:刘仲九 编辑:张立 2022-11-23 20:00:07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刘仲九 绥宁报道

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

唐家坊镇的猕猴桃长势喜人;东山乡的红提挂满藤蔓;武阳镇万亩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收获颇丰;黄桑生态旅游区和花园阁湿地公园,前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群众安居乐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生态宜居的背后,是邵阳市绥宁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不断努力,是“1+5+1”措施的具体实化,更是守底线、抓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

强化顶层设计 全面统筹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2022年3月,绥宁县出台了《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2022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大行动”实施方案》《2022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大行动”考核办法》三个文件,作为全县开展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指导文件。

其中,“五大行动”实施方案涵盖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行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升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乡村治理水平提升行动、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创建行动。由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同步实行“季考核、季通报”,强化督导考核,确保“五大行动”落实落地见效。

在此基础上,绥宁县又针对日常工作短板、脱贫群众持续增收以及台账资料等方面,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质攻坚月’”行动,巩固“五大行动”走深走实。

狠抓成果巩固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家住黄土矿镇大湾村的匡解贞,原有房屋被住建部门认定为C级,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经县住建部门统计,全县类似匡解贞这样存在住房隐患的共有73户,现已纳入危房改造范围,于6月份完成新建或维修,第一时间解决群众住房问题。

QQ截图20221123202733.png

“危房不住人、人不住危房”,绥宁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据统计,今年来绥宁县发放春季各类学生助学金963万元、受益学生达14885人次,发放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1710万元、22054人,“雨露计划”共资助学生1932人次289万元;组建家庭医生团队83个共575人,对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患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和肺结核等四类慢病患者6388人,全部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每个季度进行随访服务;脱贫人口和困难群众全面参保并资助到位,享受全额或半额资助对象2.69万人,参保资助687.17万元;安排资金1200万元,实施饮水安全工程提质改造155处,实现乡镇驻地通自来水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5.7%,水质达标率100%,农村群众饮水安全率10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指导标准由4380元/年提高到4620元/年,农村低保月人均救助水平由237元提高到247.5元,均超过省定标准;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成立业主管理委员会,组建由村(社区)“两委”干部、管委会成员、楼栋长、单元长、安置点党员组成的网格员队伍,确保搬迁群众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对搬迁群众落实“311”就业服务,组织开展技能培训3723人次,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2965户8212人实现100%就业。

重点关注“10类人群”,明确“5种情形”必须纳入。绥宁县建立一月一排查机制,组建了线上信息员、线下监测员、线下帮扶员“三支队伍”,通过部门筛查预警、群众自主申报、干部走访排查,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对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今年来,全县共排查9.8万户33.9万人农村人口,新识别监测对象1643人,均在10天内安排结对帮扶干部“一对一”帮扶,并制定帮扶计划,30天内落实帮扶措施并录入系统,程序全部履行到位,实现“应纳尽纳”。截至目前,全县共有监测对象4825人,对其中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均优先安排乡镇副科级及以上干部、有帮扶能力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结对帮扶,落实产业、就业、综合保障等帮扶措施4271条,户均4.18条;选派工作队114个、工作队员312名、驻村第一书记114名,重点村、示范村、红色美丽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脱贫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均按要求足额选派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

发展特色产业 不断提高群众收入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2022年绥宁县安排产业发展资金9964万元,优先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

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红提掩映藤叶之间,颗颗饱满、色艳香溢,淡淡的果香沁人心脾,令人垂涎欲滴。近年来,东山乡凭借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等因素,大力发展红提种植。目前已发展到5600亩,年产量达1500万斤,通过项目务工、土地流转、田间管理等多种方式,年可带动周边12个村的村民增收近1.6亿元。东山乡已成为湖南省有名的红提之乡,享有“应季水果甜心”和“邵阳红提之乡”之称。

QQ截图20221123180149.png

“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绥宁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红提、猕猴桃、黄桃、八月瓜等特色水果以及黄精、雷公藤、茯苓等中药材;依托竹产业资源优势,实现楠竹年加工量约1500万株,竹笋年加工量约5万吨,生产竹木复合板、竹西餐具、竹滑板、竹管道等核心产品,年工业产值约18亿元,竹产综合效益约30亿元;提升种业水平,2022年全县制种面积达7万亩,其中制种组合88个,预计生产优质种子1200多万公斤,总产值6.61亿元。因制种产量高,种子质量优,市场竞争力强,袁隆平院士曾称绥宁县为“中华杂交水稻制种第一县”。目前,已建设笋竹两用示范林1万亩、竹笋压榨厂10个(200个标准榨)、示范性油茶加工作坊1座、油茶林抚育9100亩,发展绞股蓝2000亩,新增牛羊标准栏舍1万平方米和设施养鱼4000平方米。2022年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1.6万余元,实现“两个高于”的目标。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旅游+”效益。每年农历四月八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八姑娘节”盛大开幕,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民俗风情活动,让大量的海内外游客参与;黄桑生态旅游区,每到夏季便一房难求,旅客在这里亲近自然,沉醉在这“天然氧吧”中无法自拔;驻足鸡公坡红军烈士陵园、邓小平征战绥宁指挥所旧址,聆听红色故事、追寻红色足迹、感受红色情怀;相约花园阁湿地公园,在奇特的“十里山水画廊”中感受别具特色苗族民俗风情的同时,领略“人间仙境”。

提升人居环境 擦亮美丽乡村“底色”

每逢周一,长铺子乡30个村(社区)的干部,统一换上志愿者马甲,拿上扫帚、铁夹、铁楸对责任区域卫生进行集中清扫。

QQ截图20221123180213.png

这样的场景,是绥宁县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绥宁县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工作专班,着重解决集镇街道整治标准低、城乡接合部创文工作推进慢、部分农村地区人畜混居、生活垃圾乱扔等突出问题。全县配置垃圾收集桶8000个,收集转运车辆(打捞船)38辆(艘),环卫保洁工具6000件,与清运公司签订农村生活垃圾清运特许经营协议,全域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成武阳镇、金屋塘镇等16个乡镇垃圾中转站,保洁员工资待遇从原来600元增加到800元和1000元不等,实行每日两次普扫,12小时巡回保洁制度,全面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市场化模式运作。组建专业施工队伍,实行“首厕过关制”,完成农村新改(建)厕所2000户,完成率100%;全面排查房屋隐患,拆除“空心房”面积2.67万平方米。

此外,上堡、东山、花园阁和插柳等4个村正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每个院落张贴了垃圾分类宣传卡通片,逐步形成垃圾分类减量常态化机制,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

聚焦精神文明 开创乡村治理新局面

“坝那部落有戏看,大家快来。”伴随着一声呐喊,寨市乡六鹅洞村的坝那部落瞬间坐满了前来观戏的群众。由县委宣传部、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主办,县文化馆承办的“文艺轻骑兵”送文化进村(社区)活动在此开展,“文艺轻骑兵”为村民、游客送上了一份丰盛的“文化大餐”。推陈出新、守正创新,绥宁县先后创作了《闹塘》《草龙舞》等群众熟悉和喜爱的作品,组建的“文艺轻骑兵”深入基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送到群众家门口,全年文艺演出将达到150场以上,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QQ截图20221123180230.png

以上图片均由绥宁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与此同时,全县235个村(社区)按程序完成村规民约,新一轮的修订完善,遵循“大家议、大家定、大家认、大家守、大家评”的原则,坚持“以奖为主、奖惩结合”,注重精神鼓励为主和物质奖励为辅相结合,确保村规民约得到深入持久推行,每年至少召开1次村民会议或4次及以上村民代表会议;规范成立包括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移风易俗劝导队(志愿者服务队)等群众自治组织,重点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天价彩礼、滥办酒席、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薄养厚葬、攀比炫富、不赡养老人等不正之风;积极开展农村普法宣传,实施法治宣传窗村村有工程,按计划稳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成立了绥宁县法律明白人志愿者协会,村村有志愿者劝导守法、帮助用法,村村有律师担任法律顾问,深入推进乡村“五治”融合。

目前,绥宁县共有全国文明村1个,省级文明村镇3个,市级文明村镇19个,县级以上文明村占比65%,文明乡镇占比60%,培育了界溪口村、插柳村、新水冲村、佘家村、东山村等一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基地。

推进示范创建 打造美丽宜居村落

环村而绕,干净整洁的村道,娇艳欲滴的花朵,清澈见底的小溪,错落有致的民居,独具特色的建筑,乐安乡大团村的美,让人流连忘返,赞叹不已。在长铺子乡胡家大院,15棵参天古树,一条清澈的小溪加上一口不曾干涸的古井,自然古朴的气息环绕着这个拥有300余年的古院落,历史自然、人文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今年来,绥宁县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综合选定22个基础较好的村进行示范创建(4个精品村,18个示范村),累计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重点打造大团、花园阁等一批美丽宜居乡村,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目前已成功创建2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和5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项目关峡乡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完成。

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完善基础设施以及现场观摩、相互交流,进一步开阔视野、激发思维,推动各乡镇因地制宜,积极推进美丽示范创建,进而让乡村激发乡情、留住乡愁、汇聚乡贤。

谋事而定求发展,砥砺前行开新局。绥宁县委县政府坚决扛牢政治责任,以实劲、狠劲、韧劲推进中央、省市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集中物力财力人力建设“美丽绥宁、活力绥宁、幸福绥宁”,以实干担当奋力谱写乡村振兴的绥宁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刘仲九

编辑:张立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655/67/1208137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