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西州:万企兴万村 擘画乡村振兴“同心圆”

来源:红网 作者:李兵 编辑:江雪 2022-12-26 14:25:38
时刻新闻
—分享—

8.jpg

湘西州万企兴万村,汇聚起擘画乡村振兴的同心力量。

666.jpg

湘西州工商联(总商会)向全州民营企业和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发出参与乡村振兴的倡议。

9.jpg

龙山县洗洛镇欧溪村的百合种植基地蓬勃生机。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兵 通讯员 张光升 吴宜芝 彭玉函 报道

初冬时节,在湖南湘泉药业公司窝勺中药材基地里,漫山遍野的吴茱萸散发着特有药香,笑脸盈盈的村民们哼着小调,正忙着收获累累硕果。

湖南德农牧业集团宽敞的圈舍里,成排圈养的湘西黄牛憨态可掬,“农户+村集体+龙头企业”的产业发展模式,使养殖户每养一头牛都是致富牛。

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里,沉甸甸的柚子正陆续出山,湖南周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村里进行柚子产业帮扶,每年为每户农户分红1000元以上。

自2021年以来,湘西州积极响应全国、全省工商联“万企兴万村”乡村振兴行动,实施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全面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多途径多形式探索有效载体,逐步推动形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持续带动更多群众实现共同富裕,推动企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赢。截至目前,已动员1000余家商协会、企业参与,335家商协会、企业结对帮扶村400个,投入20亿多元,带动群众致富10万人。

打好特色牌 兴旺一方产业

湘西州把“万企兴万村”行动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2021年初,州委州政府把“万企兴万村”行动列入对县市年度绩效考核目标任务,明确由州委统战部牵头实施;州委书记虢正贵多次在民营企业家会议上要求全州广大民营企业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企业家精神的殷切希望,积极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在促进共同富裕上勇挑重担。州委统战部两次召开联席会议,专题听取“万企兴万村”行动汇报,组织州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开展专题调研。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州委统战部的坚强领导,为全州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注入了“强劲动力”。

小雪过后,古丈县红石林镇马达坪村的茶叶基地仍然绿意盎然。茶叶能成为该村“金字招牌”,湘西州浙江(温州)商会会长单位湖南富康农业“功不可没”。湖南富康农业抓住特色产业茶叶种植、开展产业帮扶,在马达坪、老司岩等6个村流转土地1000余亩,实际解决3000多人就业,带动村民在家门口致富,生动地描绘了民营企业结对共建助力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湖南三旭农业有限公司逐步探索出“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通过公司提供无偿技术指导、进行保护价收购、承诺单张蚕种产茧量保障等方式,累计带动凤凰县711户、3015人养蚕。一年来,累计收购桑农蚕茧20余万公斤,帮助群众增收1094万元。

湘西松柏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实行“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产业化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带动周边村民种植水稻3.5万余亩,年产值达8000余万元,人均增收3000元。

周生堂生物、鼎盛茶叶、五龙茶叶、秀宝农业、众泰中药材等民营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结对帮扶73个村,发展茶叶、猕猴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流转农村土地7.8万亩,带动农村产业园建设10万亩。

跟着产业发展的步伐,农户“钱袋子”逐渐丰厚,村企“联姻”真正成为乡村发展的主心骨,正是“万企兴万村”行动在背后发力。

2021年6月,湘西州高规格启动“万企兴万村”行动,制定了《全州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乡村振兴行动的实施方案》,成立州工商联、州乡村振兴局、州农业农村局、州农发行、州农行、湖南农村信用社湘西办事处为成员单位的“万企兴万村”行动领导小组,建立议事机制,并通过及时召开启动会,吹响行动集结号,确定“万企兴万村”乡村振兴行动“三步走”思路。

如何推动“万企兴万村”工作从点上开花走向面上成景?

湘西州首先对重点乡村振兴联系村的村情、产业、民营企业帮扶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搜集60个乡村振兴重点村的村企帮扶情况和120家州工商联常执委企业的联村帮村情况,动员全州商协会、民营企业进行精准对接。

一时间,商协会、民营企业带着资金、技术、信息、管理和人才优势,纷纷向乡村田野集结,掀起了既有企业、商会整体帮村,又有小微企业、商会会员结对帮扶“比、学、赶、超”的热潮。

推进村企共建项目落实,使民营企业完成从“输血式”帮助到“造血式”兴旺的转变,发力点在哪?

湘西州在出台“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优化调整结对兴村企业,按照产业对接、共赢发展的思路,采取一企多村、多企一村、因村因企、因地制宜等共建模式,帮助村企开阔思路,选准路径,形成各具特色的村企共建发展路子。

仅产业振兴中,200余家企业以发展农业产业、文旅产业、食品深加工等多种途径,结对帮扶村173个,投入16亿多元,帮扶群众7万多人,不断增长的数字,愈发坚定的步伐,犹如环环相扣的乐章,不断鸣响乡村振兴动人的和弦。

唱好融合戏 盘活村集体经济

龙山县洗洛镇欧溪村的百合种植基地里,成片百合争奇斗艳。基地外,屋舍俨然,以百合花为主题的精美墙绘正扮靓乡村。

欧溪村过去以传统百合种植为主,但百合需轮作,限制了产业发展。2019年,龙山县印家界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依托花卉产业,在村里建立了百合种植基地,大力推进农旅融合。“通过‘公司+村集体’的合作模式,以流转土地、劳务用工、产业带动和技术帮扶等方式帮助欧溪村发展产业,助村集体和农户增收。”公司总经理余小龙说,目前,公司共流转村里土地420亩,今年,村集体经济预计增收20万元。

欧溪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的“密匙”,与一项意义非凡的行动息息相关。

自“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以来,湘西州商协会、企业在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中,因地制宜、大胆创新,以产业为纽带,与村集体合作,构建起村企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助力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

湘西墨戎苗寨乡村旅游公司与苗寨全体村民合股开发旅游,结对龙鼻嘴等6个村,创建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旅游服务等经营实体160多家,开发茶叶种植2000多亩,建成标准化茶叶加工厂一座,开设营销网点20多个,提供了餐饮、演艺、安保、销售、保洁等服务就业岗位1400余个,每年为村民每人分红3000元以上,为村集体分红54.4万元。

湘西常德商会与凤凰县吉云村结成对子后,筹资6万元为吉云村修缮村民服务中心,为村集体出资4万元建设荷花种植基地。

湘西韵莱农业公司通过固定分红给农户和村集体,与273户、1125名农户签订为期5年的帮扶协议,每年为保靖县糯里村、下码头村、昂洞村等村集体分红17.2万元。

建好新磁场 带富一方百姓

“我在陶瓷厂工作了近十年,工资不比外面差,丈夫也在厂里工作,两人年收入加起来有近10万元,生活稳定且幸福。”谈起在家门口就业,泸溪鑫隆紫砂陶瓷厂员工张婷难掩心中喜悦。

鑫隆紫砂陶瓷厂是泸溪县马王溪村支柱产业。从2001年创办至今,工厂的红火让众多马王溪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目前陶瓷厂年产值近6000万元,解决本村及邻村村民就业260人,工人月工资普遍达3000元至5000元。

村民们以实实在在的笑脸,验证着村企“联姻”这一共富“套餐”的可行性,成为湘西“万企兴万村”行动带富一方百姓的成功案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该州通过“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商协会、民营企业参与乡村人才培育,帮助村民提升技能素养,提升致富带富能力,为乡村振兴事业培养多样化实用人才,激活乡村“造血功能”,建好带富一方百姓的新“磁场”。

保靖县鼎盛黄金茶公司与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每年开展培训20余次,培训农户1000余人。

龙山县印家界农业、凤凰县民瑞农业等公司负责人利用自身技术,培养了精品百合、水蜜桃等种植项目800多个,带动7个乡镇12个村的300余名本土人才和“土博士”促乡村技能振兴。

湘西阳光家政、湖南铭三鼎、惹巴妹手工等44家企业、学校,将课堂搬到农户家门口、田间地头,通过开展家政、物业安保、手工织品等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农村人口16000余人。湘西三湘印务、诚成纺织、洁宝日化等劳动密集性企业结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岗位,始终稳定工作和工资,实现“就业一人,致富全家”。

万企兴万村,同绘新画卷。州工商联主席滕树静表示,下一步,湘西州将引导民营企业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强化使命担当,在重点难点上下功夫,不断推动“万企兴万村”行动向纵深发展,把“万企兴万村”行动打造成助力共同富裕的响亮品牌。

来源:红网

作者:李兵

编辑:江雪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656/60/1217788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