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22年永州市冷水滩区社会民生改善工作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来源:红网 作者:成文杰 唐东升 编辑:陈小婷 2022-12-29 10:11:49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12月29日讯(记者 成文杰 通讯员 唐东升)12月28日上午,永州市冷水滩区举行2022年社会民生改善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冷水滩区推动全区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以及进一步做好社会民生保障工作的思路和打算,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一个热词。为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冷水滩在全面提升“六位”建设工作水平下了很大功夫,能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好的经验和下一步的打算?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明:“学位、床位、车位、厕位、房位、摊位”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一项重大的决策部署,冷水滩区作为“六位”建设的首倡地,始终把“六位”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中之重,强化措施,逐一落实,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学位”建设方面:近年来,冷水滩区共投入约20亿元改扩建19所学校、新增学位3.4万个,积极破解“入学难”问题,有效解决了冷水滩区义务教育大班额难题,助推永州市中心城区教育水平的提升。

在“床位”建设方面:持续优化医疗资源,党的十八大初期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共有2100余张,2022年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现共有3200余张,建设养老兜底保障床位1950张。依据《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到2020年,我国每千人口床位数控制在6张左右,冷水滩区的床位建设已达标。

在“车位”建设方面:近年来,中心城区累计建设完成民生实事停车位项目492个,共新建停车位6.03万个,其中公共停车位4.6万个,人行道及道路停车位1.43万个,并倡导全区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开放内部停车场,填补城区公共停车泊位缺口。同时,智慧停车平台应用的投入使用,提高了车位周转率,让百姓不仅有地方停车,更能放心停车。

在“厕位”建设方面:积极推进“厕所革命”,新改建农村卫生厕所4.7万个,公厕24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在“房位”建设方面:冷水滩区着眼保障性住房改造,2011年以来申报公租房项目54个,分配公租房8030套;申报棚户区改造项目38个,计划建设18155套,已建好13746套。自2020年以来承接市里移交公租房租赁补贴发放,两年来全区共计发放租赁补贴1191户共计114.02万元。

在“摊位”建设方面:新增“五心”农贸市场摊位1.5万个,设置地摊经济临时经营点31处,重点打造了德源路“传统手工艺一条街”、零陵中路“古玩一条街”、愿景国际香港道“特色小吃一条街”等多处地摊特色经营点,解决就业岗位7000余个。

为民解决“急难愁盼”工作没有终点,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苦干实干,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记者:道路交通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冷水滩区在守护群众的出行安全提高群众交通安全出行意识方面采取了那些有效举措?

副区长周显平:冷水滩区紧紧围绕道路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等核心工作为支撑,坚持四个聚焦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全区道路交通亡人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连年实现双下降。

一是聚焦交通安全宣传。深入开展交通安全进机关、进乡镇、进学校、进小区、进商场、进园区“六进”行动,组织实施播放一次交通安全知识、发送一个警示案例、发放一次宣传手册、曝光一期违法案件、学校开展一次主题班会、签订一份告知书、制作一处宣传栏的“七个一”活动。2022年,召开新闻发布会5次,深入学校、企业、单位、社区、乡镇等地,开展专题教育10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25万余份,发送交通安全宣传提示短信8万余条,出动流动宣传车160次,发布交通违法行为曝光台26期。农村、社区网格员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信息推送数量38828条,发放宣传册374760次。

二是聚焦隐患排查整改。出动交警、交通、应急、住建、城管、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执法人员130余人对全区所有道路风险隐患、重点隐患车辆再次进行地毯式排查,建立问题清单和工作台账,坚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限期销号。今年来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427处,已整改到位401处,整改率93.91%;遮挡视线隐患3531处,已整改3531处,整改率100%。同时,开展道路交通设施补短板专项行动,投入资金800余万元,补齐国省道安全短板,累计修复网状裂缝5000余平米,修复坑槽1000余平米、施画振荡减速标线约800余平米、标线1500余平米。下步拟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三小”“五小”工程、钢护栏、交通信号灯等设施建设,全面提升道路通行安全性能。

三是聚焦交通违法整治。深入开展“全区道路交通安全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全区公交车、出租车、工程运输车、低速电动车四类车辆集中整治行动”“戴帽工程、超限超载、低速电动车三项专项行动”等一系列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常态化落实农村“六个严禁”、城市“六个严查”,对乱停乱放、闯红灯、闯禁区、假牌假证、无牌无证、酒后驾驶、乱挤乱插等交通违法行为,予以重拳整治。2022年,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各类违法行为25.03万余起,其中酒驾319起、醉驾243起,超员769起,行人违法29973起,车辆违停35216起,非机动车和摩托车违法34097起,摩托电动车驾乘人员不戴安全头盔36316余起,货车超载1680起。目前,城区停车秩序有所好转,交通拥堵逐步缓解,道路环境逐步改观。

四是聚焦制度常态管理。首先,按照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建立区、乡、村三级“路长制”责任体系,全区共配备区级总路长2人、干线路长3人、乡级路长94人、村级路长547人、巡查员644人,建立路长制巡查台账,对巡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置,安排专人进行跟踪销号。自今年6月份常态化巡查护航道路安全以来,共排查道路安全隐患383处,现已全部完成整改。其次,依托乡镇(街道)道安委建立交通安全管理站(简称交管站),各行政村(社区)建立交通安全劝导站(简称劝导站),目前,全区共有“两站两员”人数631人,其中交管员54人、劝导员408人,“一村一辅警”人数169人。再次,加强非法非标低速车辆管理。进一步推进了辖区内摩托车、电动车等车辆生产企业、经销门店、改(拼)装企业、维修企业的整治行动,制定下发《关于禁止销售非标低速电动车和摩托车的通告》《冷水滩区非标摩托车、电动车集中整治行动方案》,要求自2022年7月23日起,全区非法非标低速车辆不得上路行驶。目前,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检查车辆经销门店168家次,约谈28家销售企业,辖区所有门店已全面禁销非法非标车辆,同时,各乡镇、街道及交警部门对辖区内已售非法非标车辆进行全面登记造册。

记者:十年来,冷水滩7696户2376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全部稳定脱贫。请问冷水滩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采取哪些措施确保脱贫人口持续增收?

副区长伍诗仁:冷水滩区守牢底线,坚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放在三农工作的突出位置,突出利益联结、就业创业、政策直达三项举措促增收,确保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据初步测算,全区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4793元,增幅20%。

一、探索利益联结机制共赢整合涉农资金。出台《冷水滩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使用管理办法》,将涉农项目资金、财政扶持资金等量化为村级集体股金,按8%-10%的年收益率,约定年限,入股到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效益好、成长性好的企业,用于发展壮大村级集级经济和脱贫和监测人口分红。用好衔接资金。全区下拨中央省市区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314万元,57%共3031.5万元用于产业发展,实施产业帮扶2581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就业4750户。巩固原有成果。巩固原有“一特两辅”等主导和特色产业的利益联结成果,扶持蔬菜、柑橘、青蒿、油茶等优势特色产业有序发展;建成湖南恒伟、星辰生物科技等省、市、区现代农业产业园34个,建成标准化种养殖基地120余个,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备案基地14个、“湘江源”蔬菜基地2个,为脱贫户增收致富夯实奠定产业基础。

二、推行扩就业兴创业增收。全面推行就业创业带动脱贫人口稳定持续增收。扩就业。紧盯脱贫人口务工总规模不低于上年的工作目标,全区实现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脱贫人口8210人就业,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3.60%;建设就业帮扶车间22家,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288人;开展脱贫人口专场招聘会,78名脱贫群众招聘进园区就业;畅通异地就业输出渠道,2627名节前返乡脱贫人口返岗。兴创业。大力推广“水稻+N”模式,在10个乡镇街道大力推行《普利桥种粮记》中鲁头碑村的成功经验,共创办基地12个,总示范面积863亩,主要模式有稻+禾花鱼、蛙、泥鳅、甲鱼、龙虾、鸭子等,每亩年收入3000—12000元。

三、实施优惠政策精准直达。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全区春季雨露计划共补助922人次,补助金额138.3万元。精准落实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建立了“奖、贷、补、助、减、免”等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资助义务教育原建档立卡等五类贫困生8128人538.6万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至4608元/年,残疾人“两项补贴”提高至75元/人·月。全区确保有贷款需求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应贷尽贷,2022年新增小额信贷2273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记者:“双减”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词,请问我们冷水滩区在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的同时如何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副区长王付荣: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专门部署,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冷水滩区把准把稳“双减”工作方向盘,把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治本之策,强化作业、手机、睡眠、读物、体质五项管理,着力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主要有以下四点举措: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的“双减”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制定了《冷水滩区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和《“双设计”(课堂和作业)助推“双减”活动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课程改革、作业管理,课后服务、督查督导、学生评价等工作机制,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高位推动全区“双减”工作,全区教育改革提质减负效果明显。

二是提升教学质量。第一要“守住课堂”,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破除“五唯”,因材施教,守好校内课堂教育教学主阵地。第二要“把住作业”,在优化作业设计上做研究,在控制作业总量与时间上下功夫,走好“双减”作业管理最后一公里。全面实行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四年级学生书面家庭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学生书面家庭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家庭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双休时及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第三要落实好“课后服务”,提升延时质量。全区71所中小学校共开设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等八十多种社团,共有7.0万名中小学生、4800余名教师参与了课后服务,全面提升学生多方面综合能力素养。

三是严格校外培训。区教育局联合区直十二个职能部门全面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设立审批、教学管理、收费管理等各环节监管,精准治理让校外培训热度“降温”。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全区暂停审批新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2021年12月起暂停非学科类审批。大力压减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义务教育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由原有73所,压减至19所(其中营转非19所,转型22所,注销32所),压减率74%。

四是强化工作督导。制定了《冷水滩区组织责任督学开展“五项管理”督导工作方案》,将“五项管理”内容纳入学校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实行一月一督导、一月一通报制度,采取校园巡查、推门听课、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全方位督查督导,强力推进“双减”工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双减”政策的落实是素质教育春天的开始,赢得的是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的美好未来。冷水滩区将继续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做足课程内涵“加法”,做实教学负担“减法”,真正激活孩子的热情与创造力,让教育“返璞归真”。

记者: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重要民生工作,请问冷水滩区在食品安全监管执法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副区长齐晓慧:今年疫情防控工作十分艰巨,特别是食品安全这块要求特别高。为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冷水滩区结合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坚持“谋发展必须谋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保民生必须保安全”的方针,积极开展了四类专项行动,做好了四项监管防控,夯实了四个源头治理,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具体如下:

四类专项行动包括:一是开展“食品生产质量提升”行动。对辖区内获证的在产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风险分级,并按照风险分级所需的检查频次进行检查,截至目前,检查食品生产企业63家次,下达责令整改63份,发现问题175个,并建立了食品生产环节食品安全风险清单、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二是开展学校食品安全“护苗”行动。组织教育、卫健等部门开展春、秋两季学校食品安全、饮用水及“三考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及联合督查并以政府督查室名义下发督查通报,下发交办函12个,交办问题126个。三是开展“明厨亮灶”工程。全区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已经全覆盖,57所公立学校食堂100%建成“互联网+明厨亮灶”,其他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一心团膳、金茂祥、湖南绿源)“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分别达到65%和100%。建立HACCP或IS22000管理体系的校外供餐单位比例达到100%。四是开展食品安全抽检及核查处置。根据2022抽检计划,市场监管部门计划抽检任务1610批次,截至目前已完成抽检任务1615批次,总完成抽检率为100.3%,已出结果1615批次,不合格66批次,不合格率为4.09%。

四项监管防控包括:一是抓实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推广使用湘冷链追溯系统,指导281家经营企业使用湘冷链系统并张贴了门店码,发放溯源码493462张,累计进入系统流转冷链食品1417.3吨。二是加强特殊食品监管。全面整治未设置专区专柜、提示牌不醒目、警示用语不规范、产品混放销售、虚假或夸大宣传、经营资质不全、标签标识不合规、进货查验不到位、跨境电商产品转售等违规销售行为,切实规范特殊食品销售行为。三是加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针对网络订餐平台上出现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证照公示不齐、经营野生动物等问题,要求平台加强监管,强调网络订餐平台的主体责任。四是持续开展野生蘑菇中毒防控。组织食安委成员单位开展野生蘑菇防控工作及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深入社区、学校开展保健食品“五进”专项科普、消费者权益维护、校园食品安全等主题宣传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万余份。

四个源头治理包括:一是排查产地环境污染风险。组织了精干工作力量,对全区有可能存在涉镉或涉铊污染的在产企业及关停企业进行了一次全面梳理和排查,排查在产企业或关停企业地块共38家,未发现新的涉镉或涉铊问题。二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区完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6个,以“菜果茶药(材)”为主农业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面积达2万亩,辐射带动周边农业标准化生产达26万亩。三是深入推行“合格证”“身份证”制度。全区所有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休闲农庄等四类试行主体生产的蔬菜、水果、畜禽、禽蛋、养殖水产品全面实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实现产地凭合格证准出,共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21506张。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项目为契机,全区“二品一标”、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及“一县一品”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企业55家和102个农产品进驻湖南省农产品“身份证”管理平台;256家企业入驻国家追溯平台。四是坚持风险防控,持续提高安全监测水平。有序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到目前,冷水滩区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和区畜离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站共完成果蔬畜离水产快速检测1326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1个,合格率99.92%,发布检测通报7期。乡镇完成监督抽查和风险排查共计6712批次,合格率为100%。

同时,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累计立案查办食品案件138起,查扣涉案产品货值金额5.81万余元,罚没金额67万余元,移送公安机关5件。当事人被公安立案2起,对风险大的重点产品及重点区域,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提升了威慑力。其中,对城区酒类经营者开展集中整顿,立案查处销售假冒侵权白酒经营者3家,涉案白酒市场价值达百万元,其中移送公安机关2家,刑事立案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人,有力打击了食品类知识产权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并引导群众积极举报违法犯罪行为。截至目前,共接收食品类投诉举报1187件,办结956件,其中调解成功275件,调解成功率达32.43%,经查属实立案33件,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6399.9元。

来源:红网

作者:成文杰 唐东升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656/63/1218526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